南瓜缺素症的正确识别及防治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瓜缺素症与病毒病症状十分相似,致使很多种植户因判断失误而错失最佳防治时机,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正确识别和防治南瓜缺素症对南瓜生产非常重要。
  1. 缺素症状及发生原因
  ①缺氮症状及发生原因。南瓜缺氮时植株叶片变小,新叶淡绿,芽数变少,从下到上慢慢变黄:先是叶脉间发黄,随后叶脉变黄,最后扩展到整个叶片变黄;花落后坐果量少,果实膨大缓慢。主要是由于前期作业时施用有机肥过少,土壤含氮量降低或氮元素被较多降雨淋失;再者就是收获量大,造成土壤中氮肥含量减少,追肥不及时也容易出现缺氮症状。
  ②缺铁症状及发生原因。南瓜缺铁时植株新叶、腋芽开始时变黄发白,尤其是上部叶片、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和新叶叶脉先黄化,后逐渐失绿;叶片的尖端坏死,发展至整片叶子淡黄或变白,叶脉尖端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容易坏死,花色不鲜艳。主要原因有:在碱性大的土壤中,磷肥施用过量导致缺铁;土壤中的铜、锰等元素过多时,会影响南瓜对铁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也会出现缺铁症状。
  ③缺锌症状及发生原因。南瓜缺锌时叶片小且蔟生,斑点先是在主脉两侧出现,主茎节间缩短,叶片小而密,分枝过度,植株矮化,从中间叶片开始褪色,叶的边缘由黄逐渐变为褐色,叶缘枯死,叶片呈现稍外翻或卷曲。光照过强或吸收磷过多时易出现缺锌症状。若土壤pH值过高,即使土壤中有足够的锌,也不易被溶解或吸收。
  2. 防治措施
  ①缺氮的防治。根据南瓜对氮磷钾三要素和微肥的需求,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新鲜有机肥,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止缺氮。低温条件下可施用硝态氮;田间出现缺氮症状时,应立即埋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也可把碳酸氢铵、尿素混入10~15倍有机肥料中,施用在植株根部,然后覆土浇水。此外,还可以叶面喷洒0.2%碳酸氢铵溶液。
  ②缺铁的防治。土壤pH值应保持在6~6.5之间,可以施用石灰,但不可过量,避免土壤变为碱性;土壤不要过干或过湿;叶面喷洒0.3%硫酸亚铁水溶液。
  ③缺锌的防治。土壤中不要过量施用磷肥,而要有选择地施用酸性肥料来降低土壤的pH值,田间可每亩施用1.5千克左右亚硫酸锌,也可喷洒0.2%亚硫酸锌溶液。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肥城市农广校 邮编:271600)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对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5例黄疸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ZY组(38例)和XY组(37例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源于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但并非是对供给学派供给管理的简单复制。推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主动选择与必然要求。解决当下我国经济面
贫困生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一套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体系是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贫困生认定工作主要存在认定主体单一,
杨梅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且是优良的常绿观叶及观果树种。据统计,目前我国杨梅栽培总面积已超过21.3万公顷。然而,在大面积种植的同时,由于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使杨梅遭受到多种害虫的为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主要害虫种类    1. 刺吸式。  ①柏牡蛎蚧。以若蚧及雌成蚧固定于叶片正反面主脉的两侧及1年生或2年生嫩枝上刺吸为害,使叶片失去光泽,渐渐变褐枯死,被刺吸的枝条也会逐渐
一、本刊是服务“三农”的科普类读物。刊载的文章要求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通俗性相统一,特别是技术指导类文章,要能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二、投寄给本刊的稿件,内容要真实,数据要准确,写清作者姓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信息。  三、文章附图要清晰、美观,并附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四、本刊一般不转载、摘编他人的作品。如推荐他人的作品,务必注明原作品的出处和作者姓名。对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肺间质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
1. 人员、车辆消毒 在鸡场、鸡舍门口设消毒池,内盛2%~3%火碱(氢氧化钠)溶液,对进出场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鸡场环境每2周消毒1次,可选用1%~3%火碱或来苏儿等。    2. 舍内带鸡消毒 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次氯酸钠等消毒药物,按说明书稀释后对舍内鸡进行喷雾消毒,每周2次。    3. 设备消毒 水槽、饲槽要定期消毒,一般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清水冲刷干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