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线深度教学”:内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ngu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在线教学”的技术审视,需要超越“媒体观”,走向“学习观”.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在线深度教学”的内涵特质得以构建,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从“观念”和“环境”两个维度展开.通过对L高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论:大学教师的“在线深度教学”总体情况较好;个体“观念”因素对“在线深度教学”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学生观念”是“更具底层影响的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在线深度教学”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情况各有所异;教师日常的教学发展活动并不对“在线深度教学”产生本应具有的“实然”影响,这折射出教学“学术化”构建的深层意义.据此建议,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变革意愿”,要鼓励教师追问自身的“学科教育观”,要重视在线教学环境的“优质化”打造.
其他文献
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顽瘴痼疾是自上而下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中梗阻”现象,由上层制定的政策并未能有效地传导到基层,以改变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导致改革的效用递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的碎片化,因而提出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我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未来的着力点.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的视角,借助于工程学的思维、系统论的理念、控制论的方法,建构人才培养质量治理体系,通过精准施策,明晰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集成与协
教师教育体系是教师教育机构及确保这些机构顺利运转的制度的统一体,由教师教育治理体系、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和教师教育学术体系构成.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为现代化、专业化、高端化、融合化、协同化.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构,需要优化调整教师教育的院校供给结构、学历供给结构、制度供给结构,建立支持质量改进的教师教育大数据系统.
2007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百善中心小学和百善中学合并,成为现在的百善学校。当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为薄弱,百姓很不满意。学校管理层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主要是学校管理出了问题,导致干部、教师人心涣散、缺乏自信、精神动力严重缺失。因此,学校实施了“人心工程”,凝聚人心,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在达成学校整体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在教师追求个人价值的旅途中共促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以
期刊
韩国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设,旨在培养高附加值专门型人才,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国家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保障.通过系统梳理韩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项目及规模设立与调整的发展脉络,从动力机制和框架特征两大关键要素出发,分析和总结得出动力机制在于政府、市场、高校三方相互博弈、调整与配合的过程,设立与调整的框架特征具有依法规范性、相对自主性、动态灵活性,这为促进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范化、自主化、动态化、特色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在更为尊重高校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更强调高校质量建设主体责任与持续提升质量保障的能力.从质量保障能否提升质量、管理人员与教师对质量保障看法有何不同、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如何对接三个问题入手,指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出发点应为推动变革性学习,并进一步提出能够有效支持质量发展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总体框架,探讨了其基本准则与实施途径.
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能够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效性,还能够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1. 有助于实现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科内容的理论性非常强,中小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抗拒、抵触心理,将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在一起,能够实现理论知识
期刊
读书一定要仔细  1990年7月12日,我33岁生日当天收到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研究生部发来的录取通知书,我被录取为1990级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导师是鲁洁教授。9月初,赴南师大报到。  开学不久,校研究生会改选,校团委和研究生部的意见是请一位博士研究生出任校研究生会主席,选中我为候选人。能在南师大这所百年老校当研究生会主席,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满足,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啊!这里可是
期刊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中有三个主要决策机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学术委员会,分别进行重大决策、一般行政决策和学术决策.虽然三类决策机构的决策规则各有侧重,但就其决策的实质而言,都包含“民主”与“集中”要素.从理论和经验角度出发,剖析公立大学民主集中决策机制,揭示具体运行机制,分析“信息”“人情”和“比较”三种约束对于决策机制的影响,指出决策中的规范结构与行为结构的错位问题,最后提出要处理好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三者之间关系的建议.
健全“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标准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政策文本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认定政策的政策要素相对完备、政策目标趋于清晰、认定范围覆盖面广、教师岗位认定分级、评价认定标准更加多元,同时存在部分地区设置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认定标准门槛过低,评价认定主体较为单一,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健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校层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构建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认定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