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取得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问题的解释有很多。有种观点认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消极力量,是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这种观点客观上源自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主观上则源自对教师抗拒行为的片面理解。从已有的课程改革实践看,课程改革已对教师造成程度不一的冲击,抗拒与遵从在改革中都有体现,是教师应对冲击的不同方式。总体上看,教师对于课程改革遵从多于抗拒,但是抗拒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份调查显示,教师对课程改革持积极乐观态度、表示支持并主动适应者仅占41.3%。(见《教育学报》,作者:刘义国)
  抗拒可以分为多种形式,以公开化程度可以分为:隐性抗拒和显性抗拒。隐性抗拒主要表现为心理层面情感、态度的不认可;显性抗拒主要表现为语言上和行动上的抵制。显性抗拒在具体表现方式上可以分为语言上的抗拒、行为上的遵从,语言上的遵从、行动上的不配合乃至抵制,以及语言和行动的一致反抗三种方式。尽管形式不同,然抗拒已构成部分教师日常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它隐含在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遵从中,而且教师通常用赞同的语言掩盖抗拒。教师抗拒较为显著的表现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批判。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批判主要针对具体的改革内容和形式等,并因公众舆论和媒体的参与以及专家对课程改革的理论批判和质疑而强化。在教师看来课程需要改革,改革作为理念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课程改革中不合理的内容、形式、方法与步骤则需要加以审慎思考并加以批判。经常听到老师诸如此类的议论:“这不是我们的改革”,“课程改革是瞎折腾”。对他们来说,课程改革是额外的、外界强加的事务,增加了工作负担,是真真切切的威胁。课程改革违背了教师日常的现实状况,课程改革的规划设计既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其实施也不需要他们的合作与参与。
  语言上的公开批判是显性与正式抗拒的表现,沉默则可能是隐性与非正式抗拒的表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不满和抵制还可能表现为讲条件和困难,阳奉阴违等,最经常的方式是将课程改革化为“一次性任务”而不是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认真处理外在应试压力的同时,以“表演”应付上级对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的检查。抗拒作为教师采取的社会行为,尽管形式可能并不相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课程改革本身的不足;抗拒满足了教师内在心理需求;抗拒是各方利益均衡的契合点。
其他文献
近日,几位专家到学校考察访问,在谈到如何保持学校活力的时候,首先问我这个问题。  是什么让我保持持续的热情?  从经历的一些事情来说,令自己尴尬的地方其实很多:例如到了小学后,职称聘任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一直到了来到学校的第五年才在新的聘任中解决,工资刚刚涨上了半年;再例如你想争取对教师队伍进行一下新的补充、想对校舍的使用进行一番重新的设计和布局,发现这样的可实现空间其实不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困之忧  最近,我陷入到对某种心理恐惧的苦斗中,不断在各种试卷中步履蹒跚地游走,也不断在五花八门的题库中重温那些“似曾相识”的味道。这样的场景,在每年的会考关头都会上演。学生犹作困兽之斗,面对穷凶极恶、波谲云诡的选择、判断、填充、绘图之流的无尽试练,他们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工作激情,和挑灯夜战时喊出诸如“革命尚未成功”之类的崇高精神。而老师,此时充当了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每天数时段高强度机械化程序化
在红五月的美好时光里,我们相约在《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第4期的全刊导读中,本期教学月刊共8个栏目,19篇文章,着重围绕学生数学学习角度展开,因此可以用以下一张思维导图进行解读(见图1)。  一、导读概览分类  “我认为的还是我认为的吗?”我们寻找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与思维的轨迹,把本期主题定位为:学为中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并分成以下六大板块。  第一板块:专家话题直面核心素养
【摘 要】已知“拿走、游走、飞走、吃了、用了、跑了”和“还剩”,求“原来有多少”的题目,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解决问题中不可或缺而又难以理解的内容,也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用加法含义解决问题时无法回避而又难于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思维、图示思维、语言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教学“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通过启发、组织、点拨、评价,促进学生在操作、语言、思维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提
【摘 要】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需要教学同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将课堂所讲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引入生活素材,为数学教学服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巧用生活素材,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并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有效建构学生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 原型 经验 应用  数学生活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情境为数学学习提供了现实原型与应用空间
【摘 要】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确定研究问题时,尊重学生的基础与需求。师生共同设计研究内容和步骤,共同学习。通过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项目学习;以学定学;师生共创;学生主体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选择现实世界中自己关心的真实的问题,通过一个相对长期的任务,进行积极的、多元的学习。在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地进行
旅美教育家黄全愈博士曾介绍说,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学习绘画时所关注的评价方向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孩子画完后总是问:“像不像?”美国孩子画完后喜欢问:“好不好?”这种现象发人深省。  这种现象应该说是两种教育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透视这种教育现象后就不难发现,中国教育是先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榜样”,塑造一个偶像,然后千方百计地诱导孩子去模仿、去追逐、去复制、去膜拜。中国孩子问“像不像”,其实是
【摘 要】长度、面积均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从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的学习,是空间领域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不仅能发展度量意识、空间观念,也为今后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打下基础。对此,对 “面积”内容进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把握面积概念,渗透度量意识;感知面积单位,发展度量意识;理解面积公式,感悟度量本质。  【关键词】面积教学;度量;再思考  一、把握面积概念,渗
【摘要】本研究从我国中部H、J及N省农村地区的6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251名幼儿,对其入学准备状况进行测查,并向样本园中的27名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师幼关系质量,考察师幼关系与幼儿入学准备的关系。结果表明,师幼关系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幼儿入学准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幼儿入学准备与师幼关系的冲突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师幼关系的亲密性呈显著正相关。建议有针对性地改善农村地区师幼关系,着重转变农村地区的入学准备
【摘 要】数学问题的解决常常是有“模”的,在“建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图示、表格、公式等,用数学的语言把思考方法、思考过程、思考结果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思维可视化”。学生在经历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建立和模型分析的过程中,恰当运用图解,有助于从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发现,直至正确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去。  【关键词】数学建模;模型准备;模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