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入宝山,岂能空归?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让很多老师和学生进入了误区,尤其近几年中考命卷的改革,使得课内现代文更是没有了立锥之地,但笔者认为若能把写作教学与文本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文本,通过仿写、联想、补充拓展、赏析、评价等方法,既可以完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可为作文服务,使之成为写作源头之一,拓宽作文教学的道路。
  【关键词】课内文本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的源泉有两种:生活和阅读。由于阅历原因,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的能力有限。在实际教学中,阅读可供操作,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可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今天的学子们却与白纸黑字的书籍渐行渐远,他们更热衷于眼花缭乱的数字图片和震耳欲聋的超重低音。即便是对于《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也只是迫于考试压力才无奈地翻翻,如此情形,抄袭、拼凑、杜撰也就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缺乏个性,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让很多老师和学生进入了误区,尤其近几年中考命卷的改革,使得课内现代文更是没有了立锥之地,但笔者认为若能把写作教学与文本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文本,通过仿写、联想、补充拓展、赏析、评价等方法,既可以完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可为作文服务,使之成为写作源头之一,拓宽作文教学的道路。
  为此,在文本与写作的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几种做法,颇有成效。
  一、贴近文本——融入生活,体现真情实感
  很多学生的作文情感苍白、心灵空虚,显得无情、假情、矫情,因为他们缺少生活的阅历,缺少传统文化的积累,缺乏文化底蕴。
  八年级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享誉文坛的鲁迅、朱自清等人将真情倾注于平凡的小人物、琐碎的事中,朴实的语言,却引起读者共鸣,究其手法应是“以小见大”。在课文阅读中,学生逐渐感受“小”的妙处,目不识丁的阿长为“我”买“三哼经”(《山海经》),肥胖蹒跚的“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学生脑海中也不断浮现生活中的“小”来。
  学生在《父爱不如山》中写道: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却觉得,父爱一点也不像山那样磅礴、严肃、雄壮。很多时候,一个微笑,一个胸膛,一碗汤面,一次击掌,都蕴含着浓浓的父爱。甚至是失败时的一句冷语,自大时的一声责骂,犯错时的一个巴掌,全都是父亲爱的表达。
  从学生的《那双手》中,我认识一双一到冬天就会干裂、红肿,时不时还会刺痒的,满是伤痕的手,可就是这样一双伤痕累累的手,为“我”在冷水中,洗白色的校服,做天底下最好吃的饭菜。从学生的《弯腰》中,我知道了妈妈每天至少弯腰5次,一周35次,一个月150次,就是这些弯腰,使得妈妈的背弯了……
  还有:
  “脑袋里浮现这样的一幅画面:我的大手,拉着爸爸的大手,将我的温暖给予他。”“看到妈妈日渐衰老的脸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抽搐式的疼,如果有来生,你做我的女儿,让我来照顾你!”
  ……
  看着这些文字,谁又能说学生的作文中,没有真情实感呢?“小”题材终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爱来。
  二、模仿文本——吸取精华,打造作文亮点
  选入课本的文学作品,要么是大家之作,要么就是文辞优美、底蕴深厚的奇文,学生在阅读体会、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若能够适当地模仿,哪怕只是语言上的、修辞上的、句式上的有形的,肤浅的模仿,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但积少成多,坚持不懈地长期训练,定会在长篇作文中大放异彩。
  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这些脍炙人口的传统美文,曾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学习《陋室铭》后,我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仿写,收效超出想象,比如学生的《学习铭》:
  智不在高,勤奋则行。学不在深,努力则灵。斯是苦事,唯有耐心。少壮需努力,应当多用心。知晓中外事,博览通古今。可以谈书籍,阅诗经。无噪声之乱耳,无游戏之劳心。古有孔子云,今有郭敬明。鄙人云:何苦之有?
  小作者将《陋室铭》对仗工整的语言特点,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当中,符合语境,可谓模仿到了精髓。
  再如学生的《五缘学校铭》:
  楼不在高,学精就行。师不在多,艺精则灵。斯是新校,五缘扬名。左有育才阁,右有树人堂。书画墙上挂,奖状贴满墙。可以学数理,通语英。无车马之喧闹,有油墨之清香。地处厦门岛,面临五缘湾。真可谓“人才摇篮”。
  这篇仿写将五缘实验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校特色,用《陋室铭》的语言形式模仿出来,真是另有一番风味,同时这篇仿写也被放置在学校对外交流的网页上,成了学校的宣傳标语。
  三、深入文本——补充拓展,力求个性表达
  钱理群先生说:“文本是一个开放结构,当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时时展开想象,进入作品的情境、图像并加以渲染、发挥;关注人物的命运、故事的发展,并加以跌宕起伏的续接;体验作品的精神内核并尝试进行另一种包装,那么,阅读文本的过程就会真正成为创造潜能开启的过程。”扩展、补白、续写都是不错的训练手段,这种“再造作文”真正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在开展的“古诗词写意”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个性表达。
  在学生写作之前,先指导学生从能够引起强烈的感受的意象起笔,运用合理的想象与联想丰富意境。
  如以下这段文字是学生对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演绎:
  花自飘零水自流。纷纷落落的桃花瓣懒懒地在半空中伸懒腰,似纵情舞跃的小蝴蝶。不留意间哧哧投入水中,是要濯洗一身的倦意?清清的小溪水有条不紊地淌行,一步,再一步。肥嘟嘟的鳜鱼扭动着圆滚滚的大屁股,得意地向起飞的鹭群告别。呵,忍俊不禁。   尽管这段文字只是对原句的扩展,但小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字立体化,富有动感和情趣,展现了小作者思维的张力。 再如学生对《桃花源记》中桃花林的扩写:
  渔夫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船桨,双眼正寻找着清澈溪水中,为数不多的大鱼。就在他仰头擦汗间,两侧出现了两片粉红的云翳。粉色云雾中,隐约看见几点绿光。渔夫驾着船靠向一块灰黑色的岩石。船帮轻靠在石块上,激得三两只麻雀飞上树梢。石块上的青苔斑斑点点,似乎是在证明自己的年份。一片粉色花瓣悠悠落下,正好落在渔夫头上,是那样一种清澈,绝不张扬的粉中带着一星淡淡的白,宛如一轮倒影在水中的初生的新月。一瓣,两瓣,三瓣……仿佛事先约好似的,一瓣瓣地飘落,混着刚下的细雨,使人联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决心。树下的鲜草已被花瓣、落叶、野花打扮得如同一条名贵的西洋地毯,地毯的尽头是一座低矮的小山。
  好奇心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但的确人人都需要。渔夫扬起挡在前头的树枝,朝小船走去,雨声更浓了。渔夫划船走了,只留下一片花雨和一片细雨低声的诉说。
  一粉小瓣跌入水中,漾起一圈涟漪……
  这一部分文字,小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动静结合的细致描绘,再现了世外桃源的美景,让人不禁流连忘返。
  四、活用文本——发挥联想,丰富写作素材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联想式批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时时张开想象的翅膀,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在以后的写作中,再遇到这样能够引起共鸣的语境或者是心境时,也会自然地由文外迁移到文本,在“多思”的过程中学会“深思”,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学完《湖心亭看雪》后,我布置了一篇《我看古人的痴》的小练笔,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会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比较。如学生的:
  江山如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痴迷于此,不惜放下权贵,不惜撒下家业,耽于那一片山水田园的幻想。
  陶渊明的痴,痴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意境。追寻一生,茫茫无期,也许有些人一生也不会明白自己在追寻什么,而寄景于情的陶渊明显然不同于其。他执着于山水,忘情于自然,他的生命,只为一“真”字足矣。除此之外,再无他求。他的痴情,在于他痴真。陶渊明痴,痴得有骨气,一心沉溺于山水之间也,陶渊明潜心于此,比那些恬不知耻的世俗之人真实得多,于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苏轼痴,痴于那“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雄起瑰丽。蒙放一生,漂泊无援,有“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的磅礴可谓,又有“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的清新绮丽。苏轼痴。同痴于山水美景,更痴与享乐人生。苏轼,是才子,也是仙人,即使是王安石,与他斗嘴之后,也不禁长叹:不知千百年后,可否还有此等人物?也许,再也不会了。
  古人之痴,痴得豪迈,痴得雍容,癡过了一座座城池,痴过了一个个王朝,灰飞烟灭之间,千年的往事如同细砂般粉碾过时间的间隙之中。
  五、走出文本——赏析评价,提升思想认识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鼓励他们对作品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可以评价作品的人物,可以评价文中意蕴丰富的词句,可以评价作品构思写法,还可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总之要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角度,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而做到欣赏评价的前提是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和剖析。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大量的苏轼的作品,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记承天寺夜游》,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浣溪沙》,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有“一蓑风雨任平生”的《定风波》……出于对苏轼旷达乐观、超然洒脱的人格的欣赏和喜爱,我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详细介绍了苏轼的生平经历,收集整理了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补充了余秋雨和林语堂的《苏东坡突围》和《苏东坡传》,使得学生对苏轼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知人论世后,再深入文本,对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超然洒脱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学生在《我眼中的苏东坡》的练笔中,有了新的突破。如陈双静同学的《一蓑烟雨——引千古回眸》:
  “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带着一襟豪迈,奔走而来;“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他带着两袖清风,孤独离去。他只是潇洒地在世间游走了一回,却引得千古人物惊世回眸。他,用文字畅谈着人生的感慨,他,用笔尖抒写壮丽而平淡的生活。那是大江东去的汹涌浩荡,那是秋末花落的平淡孤寂,那是世间流传千古的惆怅。
  他,曾经是那么意气风发,满腔的热情和希望,却在一次次挫折中,破灭,消散。曾经的年少轻狂,已然消失。没有怨言,依旧的两袖清风,无牵无挂。三次贬谪,见证了他的成长。
  然而,他是多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妻亡十年,情感依存。老来无伴,孤度余生。“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万丈红尘,吾谁与归。”他独自品尝孤独,品味人生。置身于喧嚣,生活于平淡,超凡却不脱俗。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洒脱,他的决然,没有人看得懂,没有人学得会。
  最潇洒的人生,最绝美的情怀,最悠长的惆怅。属于他——苏轼。
  再比如学习了《唐雎不辱使命》后的《话说战国之士》练笔中,展示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思想认识。如:
  在我的眼中,荆轲与要离,专诸,庆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并非单纯“士为知己者死”,他肩上更多的担负着的是国家存亡兴衰的重任。因为胸怀天下,所以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面对秦王,他没有丝毫畏惧,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他仍然名垂青史,因为他的壮志豪情一直感染着后世的人们。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是陶渊明发自心底的赞美。是啊,荆轲虽然逝去了,但他留给后人了太多的东西,是他的勇气,他的坚持,他的视死如归,他虽死,可他的生命却充满了意义。他输了,但他输的大义凛然。秦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荆轲输给了历史的必然。
  这一部分文字,小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荆轲有着深刻的了解,文章处处闪现着富有哲思、智慧的光芒。
  语文课文这个浓缩的世界值得我们用挖掘的目光去看待它,利用课本阅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并且间接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写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健全的心智,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这些并不仅是中考的分数所能衡量的。身入课本这座宝山,岂能让学生空手而归呢?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互聯网健身是大势所趋。形式受热捧  互联网健身的热潮反映了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和健身市场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健身产业总产值在体育产业中的份额不断扩大,近5年增长率约为7%。  有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在健身房以及自己制定计划健身的方式相比,新的健身模式在网络普及下应运而生,具有明显的移动、便捷、智能属性。使用者呈现出低龄化、收入水平中上、学历高等特点,这些人喜欢在社交应用上分享锻炼成果和健身心得,健身
【摘要】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时期小说的盛行。这些作品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其中的古诗词更是文化的一种高度浓缩和凝练。我国对古诗词的教育重视程度可以从小学阶段看出,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还不具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但一定量的必背古诗词已归属于教学大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生已具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而且学生已经基本可以体会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只要有了兴趣,做起事情来就会事半功倍。学习也是一样,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变得很积极主动。当然,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靠教师后天培养和激发的。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
【摘要】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点,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名言警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般来说,在写作中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点,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
【摘要】《致橡树》写于1977年,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舒婷以书信的形式,通过塑造木棉对橡树的真情告白,进而表现一种  平等、自由、独立的爱情观念。诗中木棉的爱情口号无疑代表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在舒婷看来,这也是最完美的爱情法则。同时,这首诗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独立与对封建观念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致橡树》;爱情观;木棉形象;女性独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革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学生能否规范书写汉字,关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更关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稳定传承。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存在字迹潦草、笔迹不端、提笔忘字等现象。基于此从教育制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课堂主阵地教学以及多媒体载体应用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中小学汉字书写教育有所促进。  【关键词】汉字;书写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被大量删减,曾引起各方讨论。学生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不容易解读,教师也深感教授鲁迅的文章存在许多困难。但是,在今天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学习先生文章中的精神价值显得尤为宝贵。本文试图通过一次教学的契机,探讨以上观点。  【关键词】《拿来主义》;鲁迅作品;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任教几年,前前后后共教过三次鲁
下中国象棋,无论要厅堂还是市井都是件快事。“啪”移动棋子,随即一声“将”,那是何等豪爽!弈棋不只是棋盘上的较量,功夫则在棋外。民间曾有“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之类的说法。弈棋作为一项智力活动,魅力十足。其实,玩棋也是一种心态,下棋交友,情投意合的手谈营造出一种氛围乃至一种心境。宋代赵师秀《约客》一诗写道:“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已约好的棋友过了半夜咋还不来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色彩鲜艳的图画,配上恰到好处的简短文字帮助理解故事。绘本具有图画形象有趣,文字风格纯  真、主题多样性恰好符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绘本阅读承载了文学、绘画、教育三者完美的结合。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补充形式,具有独立价值和教学意义。  【关键词】绘本阅读;低年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对大量不同物种的大脑进行解剖和分析,人类对大脑的一些固有的认知受到了颠覆,在“大脑汤”的帮助下,人类对大脑有了新的认识。  2012年6月的一天,在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苏珊娜·埃尔库拉诺一霍泽尔将两个沉重的行李箱吃力地放到安检仪的传输带上。箱子缓缓通过安检仪时.安检人员不禁睁大了眼睛:两个行李箱里装的,并非衣服、化妆品或别的什么日常旅行用品,而是20多个古怪的小包裹.每个里面都有一团悬浮于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