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要创设情感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二、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心灵
  古人云:“情乎于辞。”语文作为语言文学课,它始于情终于情,因而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绘声绘色,绘情绘景,生动而形象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语情”中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情趣,这时,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再把语文课只看作是教师满堂灌,而是一种享受。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也最有利于学生口头能力的提高和书面表达能力迁移。因此,教师应尽量用新颖、优美、恰当、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结合自己的语言,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洗练,既有情有味,又有艺术性。这样,学生就爱学乐学,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自觉地溶入到语文教学情景之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进行《春》的朗读教学时,教师要运用舒缓、欣喜地语调,再现出坚韧的春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艳丽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既感受到生意盎然美好春光,又充满奋发向上的情怀。
  三、要出情入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要读出情感信息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沉缓的声音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味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要使学生在读时读的真,悟的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歷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也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情绪激昂,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本文做了如下论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巧用多媒体激活思维。这样教学效果会得到增强。  关键词: 数学课堂 课堂氛围 多媒体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
10月29日上午,南昌广播电视台与香港卫视举行友好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南昌广播电视台将与香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在电视采编、技术、管理、节目互换、节目开发、相互宣传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紧密联系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 报告各项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
期刊
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并列为题的原因是为了从两方面来了解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一个是从体育教育的思想、概念上去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另一个则是锻炼的
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方法对治疗颈胸腰椎损伤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本院治疗颈胸腰椎损伤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其中,损伤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
期刊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我们必须从过去征服自然、
期刊
摘 要:整合生活中各种课程资源,通过游戏的方式把一系列的教学任务转化为活动内容,把教育目标整合到系列游戏活动中,从而有效完成教育目标,综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学任务;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对幼儿的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要求,都以健康教育作为切入点,整合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为全力推进各领域目标的实现,找寻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