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密码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读者李海涛问:在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13个陆军主战装备方队采用了数码迷彩,给阅兵装备披上了一件亮丽的“新表”。这些类似于马赛克形状的图案除了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体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神风貌外,它们与传统迷彩有何区别?如何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什么?
  迷彩主要用于对抗侦察,提高部队和士兵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家比较熟悉的迷彩服,就是军服上的迷彩。我军研究开发的武器装备数码迷彩。是一种新的迷彩伪装技术。这些数码迷彩在阅兵装备上的应用,是国际上首次成建制、大批量、多种类主战装备的数码迷彩伪装,进一步展现了我军武器装备的新形象、新风貌,是这次阅兵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和亮点。
  其中,99式坦克等十几种陆军受阅主战装备采用了林地型数码迷彩,包括中绿、深绿、亮绿和黄土四种颜色,能够精细模拟草丛、树叶等林地背景特征。96A坦克采用了丛林型数码迷彩,包括中绿、深绿、亮绿三种颜色,能够精细模拟南方植被茂密的树丛、植冠等背景特征。
  
  传统迷彩伪装技术
  
  迷彩伪装是一个国家伪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已成为我军和外军武器装备防侦察探测的一种普遍方法。它是最基本的一种伪装措施,是根据军事目标所在背景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设计成迷彩图案,采用伪装涂料将迷彩图案复制在目标表面,在颜色和纹理上仿造背景或分割目标外形轮廓,从而降低军事目标的暴露征候和可探测性。迷彩伪装可分为保护迷彩、仿造迷彩和变形迷彩三类。保护迷彩是一种接近于背景颜色的单色迷彩,适用于单调背景上的目标伪装。仿造迷彩主要用于仿造周围背景斑点颜色、形状等特征的多色迷彩,适用于固定目标伪装。变形迷彩是以背景的主色调为基本色,同时配置多种强对比色构成的多色迷彩,较适用于机动装备伪装。
  迷彩的研究与应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坦克作为一种新型攻防兵器登上战争舞台,可见光目视或照相侦察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外军认识到坦克装甲车辆可见光伪装的重要性,开始尝试用各种有色涂料进行可见光迷彩涂装和保护色涂装,以降低目标的可视暴露性。例如现存于英国伯明顿坦克博物馆的MkⅣ“雄性”坦克,就采用了黄褐色、褐色和绿色进行三色可见光迷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军根据德国工业涂装色彩认证与监督体系,明确了陆军各种装备采用RAL8002黄褐色、RAL8010褐色和IIAL6007绿色的三色迷彩涂装要求。这三种颜色构成的“光与影”迷彩十分独特,其经验与思路对二战后各国迷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当时各国涂料颜色品种和迷彩图案设计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二战后,随着近红外夜视、微光夜视设备的出现和应用,迷彩伪装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欧美国家在各种武器装备上广泛应用各种类型的迷彩伪装,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率先实现了三色变形迷彩的标准化和全面应用。
  我国迷彩伪装设计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迷彩伪装理论基本沿袭苏联的经典理论,最初主要是为特定武器装备及军事设施的迷彩伪装进行专门设计,经过多年发展,编制了相应的国军标和迷彩图册,为我军陆军装备提供多背景标准的三色迷彩伪装图案,大大提高了我军武器装备迷彩伪装标准化程度和设计水平。
  传统的迷彩伪装采用较大的迷彩斑点、圆滑的边缘轮廓,三色与四色大斑点就能较好地分割目标的外形轮廓,对抗近距离、较低分辨率的侦察,伪装效果比较好,但在其它距离上易被识别。上世纪80年代以来,航空与航天照相侦察开始向高分辨率、数字化方向发展。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谷歌地球搜索。卫星照相的分辨率已能达到0.1米,能够看清汽车的号牌,传统的迷彩伪装已经难以对付这类高分辨率侦察,而数码迷彩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数码迷彩的前身
  
  对数码迷彩的研究,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初步的探索。由于当时数字成像侦察还没有进入实际的军事应用,国外学者主要是从视觉心理的角度来研究迷彩设计与图案组合问题,提出了“双重纹理伪装”概念,这是数码迷彩技术的前身。受当时计算机图形处理、视觉心理学实验评价、复杂目标精细涂装控制等方面技术成熟性的局限,此项技术没有继续下去,但其优越的伪装效果已通过试验得到了初步证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成像侦察的广泛应用,“双重纹理伪装”的研究成果开始在加拿大、美国、芬兰等欧美国家的伪装服设计上得到应用,成为名符其实的数码迷彩伪装服。但长期以来,由于在大型复杂目标的数码迷彩精细涂装和批量涂装方面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限制了数码迷彩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
  我军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双重纹理伪装”迷彩设计技术,率先在防雷达侦察伪装网上进行了应用。2006年,经过改进的“双重纹理伪装”迷彩又成功应用于某型多波段伪装网上,显著提高了迷彩伪装效果。近年来,我军从适应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陆军和通用装备表面颜色陈旧,与新一代武器装备发展、总体性能提升不相适应、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提出研究和解决数码迷彩、陆军装备基本色的技术和应用问题,尽快将数码迷彩直接应用到武器装备上。
  在武器装备上应用数码迷彩,除了要针对武器装备的战场应用和侦察探测的工作方式进行“量身定制”以外。还要综合运用伪装、侦察、材料、视觉心理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图形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成果,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课题,外军尚处在探索阶段,研究的难度很大。承担任务的我军伪装科研人员迎难而上,依托50余年伪装研究和背景调研数据的积累,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与试验。通过对我国背景图像信息密码的精确获取、复制与再现,确定了数码迷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颜色体系;利用数码设计软件,研发了林地、丛林、荒漠、城市、两栖、海洋等六类典型背景数十种迷彩图案模式,并对颜色范围、模式适用性和战术适应性进行了测试、评估和优化。期间先后进行了多种装备数十次试验,数百次的反复调整图案模式和颜色配方,攻克了数码迷彩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数码迷彩颜色体系与涂料生产、标准化设计和批量涂装工艺等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武器装备数码迷彩机械化涂装,为在国庆60周年阅兵装备上应用数码迷彩奠定了基础。
  
  数码迷彩技术
  
  数码迷彩是新型迷彩伪装技术,它将背景图像中的颜色、纹理及其分布等信息密码进行像素化表达,并在装备表面上进行复制和再现。克服了传统迷彩只在特定侦察距离上才具有伪装效果的不足,在不同的侦察距离上均具有良好的背景融合性,可对付高分辨率航空与航天光学成像侦察,伪装效果更佳。根据目标的特点和所处的背景特征,数码迷彩既可设计成武器装备的变形迷彩,也可设计成固定军事设施的仿造迷彩。
  数码迷彩的名称来源于国外资料,英文为Digital Disruptive Pattern或Pixel Disruptive Pattern。它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图像技术提取自然背景纹理、颜色和层次性等信息,并以数码“像素”点阵迷彩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型迷彩。由于数码迷彩与不同颜色的像素随机打印出来的结果颇为相似,所以,也被称为像素点阵迷彩,也有人称之为数字迷彩、马赛克迷彩或变形迷彩。数码迷彩的凹凸感和层次感强,背景精细特征模拟效果好。形象地讲,从近距离看,大小不一、一格一格的方形小色块通过内包、外围,能够造成一种“视错觉”,产生数字图像中基本像素的不确定感,模拟树影摇曳效果,以及丛林或沙漠等背景中的树叶、碎石的斑驳特征。从远距离上看,不同颜色的斑点通过并置、交错,产生空间混色,能够形成大斑点的效果,可模拟森林、群山等背景群落的表面特征。武器装备经数码迷彩伪装后,隐蔽伪装性能更好。整体协调性更强,更能凸显武器装备的威武。
  随着侦察水平以及相关学科水平的发展,数码迷彩伪装技术作为我军伪装装备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新成员,必将对迷彩伪装技术的设计及涂装理念、方法,对武器装备的伪装性能和外观产生巨大影响。
其他文献
倚天铸剑:锻造打赢明天战争的空中盾牌    空军所有国产第一、二、三代航空、防空导弹都是经基地试验定型、批抽检后装备部队的;完成了我军第一型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和多型特种武器等高新装备的试验任务;成功研制了我国多型无人驾驶靶机、超音速无人机等,填补了我国无人机作战领域的空白。  2003年12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机最后一次靶试在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如期进行。  国际试飞员徐勇凌承担了这
作客专家 宋宜昌    记:中东是奇怪之地,这里有地球上动荡苦难的极端,也有奢华耀眼的极端,有加沙,也有迪拜。  宋:对于身处东方的中国人来讲。理解中东的重要性有些难度:然而对古代世界和古代文明来讲。中东是利害攸关的。在这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路口,在这古埃及、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印度和古希腊文明交融的地方。川流不息着太多的船和货,喧嚣着太多的肤色和服饰。种族和民族。尊长和国王,神龛和礼拜殿,教堂和清
2009年3月,法国新一代中程防区外核巡航导弹——“改进型中程空对地导弹”(ASMP-A)成功完成了技术性作战鉴定,将很快装备部队。“阿斯姆普”(ASMP-A)空地巡航导弹是法国乃至欧洲唯一的空基核武器,将在法国和欧洲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ASMP-A:独立自主的产物    ASMP-A是法国“阿斯姆普”(ASMP)空射巡航导弹的改进型。“阿斯姆普”(ASMP)是“中距空地导弹”(Ab-So
主持人/王 瑾  军事观察家/赵德喜    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投票通过了将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相关法案。由于众议院此前已批准了该法案,所以在获得参议院批准后,《防卫省设置法》将正式生效。从2007年1月9日起,成立于1954年的“防卫厅”将正式挂上“防卫省”的牌子,防卫厅长官也将升为防卫大臣。对于和平与爱好和平的人们而言,这曲“王子变青蛙”的丑剧,刺痛并将更深地刺痛曾经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俄罗斯的SS-18。该型导弹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该导弹自服役以来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进入新世纪后,开始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先是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在2002年8月突然宣布将SS-18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不久俄在2004年1
四川汶川大地震通过一次不亚于战争的残酷体验,检验了中国军队在重大灾难前的反应能力。  5月中旬的成都,每天夜晚,安静的城市街道和空中昼夜不休的巨大轰鸣声形成对照,让不时在余震中轻微动摇的人减轻了恐惧。各种类型的飞机和直升机昼夜不停地往返于各地和成都周边的机场,将各地的救援人员和物资源源送抵灾区。中国军队在地震中动员了陆军、海军、空军和武警所有武装部队力量。但是和1998年抗洪救灾有所不同的是,四川
初教6飛机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高性能初级教练机,是我国航空院校用于飞行员筛选、初级培训的唯一自主研制机种,一直服役于部队,被誉为中国飞行员的“启蒙教练机”。该型飞机由航空工业洪都研制,于1958年首飞,1962年定型服役,有超过半个世纪的飞行历程。  初教6飞机速度适中、稳定性好、操纵灵活, 自1962年定型后交付部队以来,总计飞行约1000万飞行小时,从未出现一起由设计、制造质量问题引起的重大飞行
小快艇“短剑”的建成和下水试验,在海军舰艇行业本来不会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因为它采用了一种被称为“M船型”的新船型,在注重技术革新的年代,由此吸引了不少的眼光。M船型是一种怎样的船型?有哪些特点呢?    什么是M船型?  M船型是圣地亚哥M船舶公司已经申请了专利的创新性船型设计。之所以称为M船型,主要是字母M形象地表示出了这种新船型的船体结构。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字母M的中间部分是主船体部分,
提到“鱼鹰”战机,最先想到的就是怪异和前卫,而它的研制计划也是大起大落。2005年10月,MV-22“鱼鹰”(OSPREY)项目终于被批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从而结束了该机近20年的试验。在此之前,首批低速生产的5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于2004年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式服役,美国海、空军的改型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服役。      “鱼鹰”家族    “鱼鹰”完美地实现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有机结
2006年12月29,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则消息,犹如丢出一枚重磅炸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战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走进众人的视线。这种被誉为我国航空工业里程碑的新型战机,凝聚着太多人的期冀!  在成都一家酒馆,歼-10战机的首飞试飞员雷强,在战友的祝贺声里,开怀畅饮,喜极而泣。为了这一天,他等了十年的光阴。这一天,让他真正从幕后走向前台!  在人民空军的鹰阵里,雷强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