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自有「言」如玉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当前教育学界所普遍认同的那样,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授课过程中遵循科学的导向与原则,还要凸显出课程教学的艺术性,从而焕发出独特的教学魅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阅读教学,同样要秉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宗旨,开掘出多元化、趣味化且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径。基于年龄、认知理解能力、阅读经验等各种要素的影响,小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阅读障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阅读速度和整体效果。教师需要基于对学生的现实状态、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要素的考察,制定出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尚处于启蒙阶段,若采取单一、线性的阅读教学形式,则有可能触发他们的抵触心理,进而极大地制约阅读学习的成效。为了破除“形式化”阅读教学的局限,教师应着力于彰显阅读中“言”的特色,让语文阅读走出僵化格局。唯有让学生主动认识到“文中自有‘言’如玉”,才能显示出阅读本身的应用意义与美感价值,从而尽快地达成小学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等多元教学目标。让阅读文本中“言”的全部价值体现出来,一方面需要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对象与目标予以明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阅读文本的内涵,从阅读中感知语境氛围和艺术情境;另一方面,教师应利用各种多元的教学途径来创造出一个丰富、立体的阅读课堂,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去反映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使阅读文本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化情境。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让“言”之美浮出水面,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双个层面上予以深入探索,力图探寻出一些具有可落实性的践行路径。本文结合具体的实践环境,尝试着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实现途径,以期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之美绽放开来。
  (1)采用“兴趣教学法”,消除小学生的潜在阅读障碍。不少小学生对阅读抱有恐惧心理,在阅读中常常处于焦虑状态,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阅读水平,自然也就不能认识到文中自有“言”如玉。为破除小学生的消极阅读心理,教师应当从“兴趣”入手,让兴趣成为阅读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根据他们的这一学习心理,教师可在阅读选材时注意材料的故事性、趣味性,尽量保证阅读材料形式多元、内容丰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还可融入一些寓言故事、幽默笑话等“调剂性”的素材。平常,教师也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制定阅读策略,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对于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自信心不足、紧张急躁等心理,教师应予以重视并实际化解,多给予学生情感关怀与言行上的鼓励。只有小学生抱有阅读兴趣,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来,语文教学才能够真正发扬出应有的阅读教育职能。
  (2)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辅助力量,创设立体形象的阅读情境。阅读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字词、语法、句式组合等基础知识,还旨在让学生从阅读中提升个人的语言理解能力、美感体验能力、想象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把阅读文本转化为可感知的阅读情境,使平面化的文字融入到生动的课堂空间中去,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感性的阅读认识。如今,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科技形式已经渗透到教育事业中,成为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力量。小学语文课堂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也可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去呈现阅读中的语言魅力。例如课文中描写“春天”,如果教师能用多媒体播放“绿叶发芽”“春风拂面”“大雁归来”等图片,再配以恰当的音乐,则必然能“还原”出文本中的意境。徜徉于其中的学生能够较为容易地感知到这种气氛,自然就能够认知到文字中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辅助力量,教师可以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扩充阅读视野,组织一些文字鉴赏活动来引导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的美学世界中去,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教学成效。
  (3)组织小组合作等多样互动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师生之间和谐交流的格局。小学语文課堂应当“活”起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格局,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他们真正成为阅读学习中的主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课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构建起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运用“小组合作”等途径来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比如说,在进行某项阅读任务时,教师可以让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位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完成某一共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围绕某一话题开展“主题辩论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话剧表演”等,此类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小组中既能发挥出个人实力、也能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在丰富多元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可以在阅读中开掘出自由的想象力、创新力,认识到阅读中的“言”之美。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深入推行阅读教学,尽力达成“文中自有‘言’如玉”的共识,需要找寻出更多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多元化的实现路径。唯有如此,语言文字的现实意义与美学价值才能真正地凸显开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最为珍贵的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进行合理归因,并提出实施对策,以破解困局,找出当下开展学生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归因分析;策略研究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日趋重视以及办学转型升级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需求日益膨胀,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其中对学生的管理
摘 要:我国中小学教育虽已发展并趋近完善,但对于聋哑儿童的教育还有很大空白,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范式。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倡导的合作理念颇为一致。同其他教育改革一样,如何促进预期成效的充分实现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聋哑儿童;教育沟通;高校资源  近年来,儿童教育备受关注,北京市
本文从性心理和人格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出发,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作了说明,提出引导大学
文章结合交错桁架体系的构成及特点,介绍了隔震结构的原理和隔震支座的类别,运用SAP2000分别建立混合型交错桁架体系及增设隔振器混合型交错桁架体系,对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倡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中的听唱技能。听学英语歌曲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它只是一种调节手段,真正要提高学生的听力,仍需让学生多听、多读,从各方面加强听力训练。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多种功能的综合反应,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跟学生都很重视词汇、语法、阅读及写作方面的强化。很多学
将膨润土与水泥按2∶1的质量比进行拌和得到的混合材料(记为BC)作为固化剂修复铅污染土,水泥(PC)作为对比固化剂。结果表明:BC固化土pH值、EC值均较低,且4%和8%掺量的BC固化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