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能力的见证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前充分准备
  
  在美国正式加入二战前夕,其武装力量快速扩增,但是相对于快速增长的武装部队规模而言,士兵们配发的步枪数量却面临着严重短缺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军方决定让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提高M1伽兰德步枪的产量。但由于军队对步枪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于是又决定除让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加快生产M1伽兰德步枪外,还特别允许温彻斯特连珠武器公司同时生产该枪。两家公司同时生产,使M1伽兰德步枪的产量飞速增加。不过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满足军队所需。
  为了应对此种窘况,美国军方只好将库存的斯普林菲尔德M1903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已于1920年代早期停产),以及大量已经废旧的M1917恩菲尔德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进行修理,重新装备部队使用。但即使采取了以上诸措施,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干是,美国军方于1941年与雷明顿武器公司签订了一份生产合同,要求雷明顿公司使用美国著名的岩岛兵工厂(Rock is land ArSenal)储存的生产机器和原材料(主要是一些半成品)重新生产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供部队使用。
  1941年秋季,雷明顿公司开始生产M1903步枪。最初,该公司新生产的M1903步枪与岩岛兵工厂在一战晚期生产的M1903步枪非常相似。但是在新的M1903步枪生产线启动不久之后,美国正式向轴心国宣战,加入到二战中,于是美国军方要求各公司步枪的产量还要进一步加大。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雷明顿公司通过减少表面处理程序,如在磷化处理之前不再对金属零件进行细致抛光,以及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零件等来提高产量。
  
  民间公司转型生产军用武器
  
  当雷明顿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使出浑身解数来简化M1903步枪之时,美国军方也在积极为该枪寻找其他生产商。1942年1月,美国军方开始与位于纽黑文的高标公司洽谈M1903步枪的生产事宜,要求其生产10万支步枪。虽然高标公司对这项合同非常感兴趣,但该公司当时基本已是满负荷运转,很难再应付如此巨大数量的M1903步枪的生产了。不过该公司并不愿意就此放弃这么大的一份合同,于是提出如果只生产枪管,而将其他部件的生产转包给位于纽约州中部锡拉丘兹的史密斯一科罗纳打字机公司,那么高标公司就可以接受这个生产合同。
  经过考虑以后,美国军方勉强同意了这个提议,但是要求将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任命为主要合同商,而高标公司则作为仅生产枪管的次承包商。之所以接受这样的提议,美国军方还有另外的考虑,就是史密斯科罗纳公司距雷明顿公司较近,虽然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此前只生产打字机,并没有参与过武器的生产,但雷明顿公司经验丰富,可以为史密斯科罗纳公司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生产方案提出后,所涉及的几方都没有任何异议,于是史密斯科罗纳公司于1942年2月25日成为了M1903步枪的新生产商。
  就在史密斯科罗纳公司为生产M1903步枪而准备必要的生产设备时,1942年5月21日,M1903步枪的改进型M1903A3步枪被美军定为制式步枪。于是各个公司关于M1903步枪的生产合同也都随之更改为M1903A3步枪,史密斯科罗纳公司也不例外,并且将原本生产10万支步枪的合同增加到38万支。在开始大规模生产之前,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先制造了20支试生产型M1903A3步枪,这批试生产型于1942年10月完成,各方反映良好,于是公司于同年11月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其交付使用的第一批M1903A3步枪甚至比雷明顿公司还提前了一个月。
  随着生产效率的逐渐提高,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M1903A3步枪的月产量也不断增加,到当年12月,公司已经累计生产了5540支枪。根据规定,史密斯-科罗纳公司生产的M1903A3步枪采用的编号分为两组,分别为3608000~3707999,以及4708000~4992000。但奇怪的是,重复编号的雷明顿公司生产的一批M1903A3步枪上采用的编号与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所使用的第一组编号重复。为了以示区别,重复编号的雷明顿M1903A3步枪的机匣上编号旁边又另外刻了一个字母“C”。据统计,刻有字母“C”的雷明顿M1903A3步枪约有3600支。
  史密斯-科罗纳M1903A3步枪的枪管上刻有字母“SC”以及枪管生产的月份和年份。根据合同,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的枪管由高标公司提供。据称,在史密斯科罗纳公司开始生产Mt903A3步枪的早期,高标公司为了加快生产进度,从萨维奇武器公司购买了一批枪管半成品。这批半成品的枪管有6条膛线(标准枪管膛线为4条)。高标公司在对这批半成品枪管完成加工之后,在其上刻上了“SC”字样以及生产的月份和年份,提供给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使用。虽然这批枪管并不合乎标准,但美国军方为了使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尽快交货而允许其使用这批枪管。据估计,在史密斯科罗纳公司生产的M1903A3步枪中,使用这种6条膛线枪管的数量大约有5000支。这批6条膛线的枪管用完之后,高标公司开始生产4条膛线的标准枪管。虽然在1943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内,史密斯科罗纳公司还曾使用过少量高标公司提供的2条膛线的枪管,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生产的M1903A3步枪上使用的都是4条膛线的枪管。
  
  与雷明顿公司产品之区别
  
  史密斯科罗纳M1903A3步枪与雷明顿公司生产的M1903A3步枪外形基本相同,但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区别,非常容易辨识。如雷明顿公司M1903A3步枪托底板的格子状花纹较密,而史密斯科罗纳公司M1903A3步枪托底板的格子状花纹较稀疏;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M1903A3步枪机匣上的铭文中生产商的名称为“u.s./Smith-Corona”,而雷明顿公司的则为“RA”。
  两公司生产的M1903A3步枪的枪机机构也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如雷明顿M1903A3步枪的拉机柄根部刻有“R”字样,而史密斯一科罗纳M1903A3步枪则是在拉机柄的顶端刻有“X”字样或没有任何标志;一些史密斯一科罗纳M1903A3步枪抽壳钩的底端刻有“S”字样或者“G”字样,而雷明顿公司的则没有标记。此外,两公司生产的枪机都经过发蓝处理,但现在有保留下来的很多M1903A3步枪的枪机经过磷化处理,说明这些武器的零件都已不是原始零件,而是后来经过美国军方检修的(=战后,美国将M1903A3步枪长期储存。在此之前,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翻修,经过检修的该枪枪托上都刻有相应的铭文——编者注)。
  再有区别是,雷明顿公司步枪一些内部零件上刻有“R”字样,而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生产的M1903A3步枪的内部零件除了一小部分刻有“G”或“s”字样外,大部分没有任何铭文和标志。现在有一些史密斯一科罗纳M1903A3步枪的零件上刻有“R”字样,说明这些零件不是史密斯科罗纳公司原厂生产的,而是后来安装的。
  
  二战应用
  
  随着美国各主要武器公司生产效率的提高,所生产武器的数量基本满足了战争所需,于是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关于M1903A3步枪的生产合同于1944年2月19日被取消。到合同终止为止,史密斯科罗纳公司一共生产了234580支M1903A3步枪。雷明顿公司生产M1903A3步枪的合同则持续到1944年2月28日,至合同终止时共生产了707629支,远高于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的产量。
  尽管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很多简化措施,但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所生产的M1903A3步枪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可靠性。二战期间,M1903A3步枪虽然在海外战斗任务中的使用数量远不及M1伽兰德步枪,甚至还不如早期的M1903步枪,但其在战场上却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在二战中的几乎所有战争区域都有使用,包括欧洲地区、地中海地区以及中国-缅甸-印度等亚洲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该枪被用作美国本土训练以及警戒或其他人员补充使用。
  
  未竟之言
  
  人们会经常谈论美国在二战中使用的各种武器,包括秘密武器,但人们往往忽略,美国在二战中真正的秘密武器,其实是其令人敬畏的工业能力。只要有需要,从未生产过武器的民间企业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符合要求的武器,这种工业生产的灵活性值得深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本文所讲的史密斯一科罗纳公司仅是其中的一个。
其他文献
当2013年核弹的蓝色闪光波及全球时,没有人来得及质问一句“为什么?”,地面上的一切就几乎都被摧毁了。大都市成为规模庞大的坟场,从人类到蟑螂在内的全部生物都被蒸发掉了。  幸而灾难再大也总是有幸存者存在——能够抵御核弹轰击的莫斯科地铁就像大洪水来临时的诺亚方舟一样挽救了4万多名俄罗斯人。灾难过后,他们以各地铁站点和地下停车场为中心建立起部落,饲养那些同样侥幸逃生的猪和兔子,进而又建立起简陋的工厂和
近期,“沙漠之鹰”手枪的美国代理公司——马格努姆研究公司成功推出了“沙漠小鹰”手枪(见本刊2009年第4下期),随后公司又乘势推出一款0.380英寸ACP口径“沙漠微鹰”(MICRO DESERTEAGLE)手枪,为这个光荣的家族再添新成员——    0.380英寸ACP手枪追述    19世纪末期,半自动手枪取代转轮手枪,成为当时的流行新宠。但当时大部分半自动手枪均是按照欧洲的习惯,以较小口径为
“他们穿着伪装服,整装待发,遗忘了自己的过去,放弃了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整装待发……‘不辱使命’是他们头脑中惟一的念头。”这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叙事诗《星》中对侦察兵的真实写照。而俄罗斯于2002年拍摄的战争影片《星星敢死队》,就取材于侦察兵的作战行动。笔者日前重温了这部优秀影片,这里仅从纯军事角度作一品评——    侦察兵及其侦察行动    《星星敢死队》中展现了侦察兵的战斗生活,从军事角度来说非常
本刊于2008年第8(下)期刊登的《恐怖漩涡中的沙漠骑士——透视约旦皇家特种部队》一文介绍了约旦特种部队的组成构建,其中提及了第71特种作战营。本文特将该营作为主角,带领大家走进这支精英部队,了解其精锐所在——    在中东地区,面积8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的约旦并不引人注目。这里既没有巴以边境的长年冲突,也没有伊拉克的动荡不安。相比邻国,这个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地中海小国甚至让人有种宁静的感
“轻兵器人”倾力造武器饕餮盛宴  300期,一个里程碑的解印记。回首之时,有慰籍,有缺憾,更有一份触及心底的感动……这一切都源于千千万万读者突托的厚重。在新的起点继续前行,走好脚下每一步,以专注、执着的志向恒久……
200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联合摄制了一部精彩战争片——《夜袭》。该片主要讲述了1937年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官兵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奇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的经典战例。本文重点介绍影片中夜袭阳明堡机场的一场最精彩的战斗。    战斗发生背景    1937年秋,刚刚完成改编的八路军主力部队陆续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0月10日,当八路军一二九师先头部
LM-7机枪是近几年在美国民用枪市场上推出的一款新品,它既不违反美国法律关于武器的有关限令,又满足了广大射击爱好者对连发武器的需求,因此,甫一问世,就带给美国民用枪市场不小的冲击,也为武器制造商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LM-7是由M16/AR15步枪改装的边缘发火式机枪,改装后的结构设计别有妙趣,耐人玩味。该枪由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湖边机器制造公司(Lakeside MachineLLC)设计生产
越南战争(1961~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现越南政府称之为抗美救国战争。越南战争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共同对抗越南共和国(南越)和美国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最终以美军的完败而告终(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下面让我们通过兵人模型包装上的封绘再次感受那段战火硝烟的岁
又到一年毕業季,2018年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因为太接地气“火了”。在这则以《荔园的浪漫》为题的致辞中,校长劝同学常回母校拍抖音,引现场掌声和笑声不断,连网友也表示校长实在是“太潮了”。  李清泉的毕业寄语,每年都因为接地气、时髦而被刷屏、点赞。2018年他以《荔园的浪漫》为题发表致辞,为毕生们送上祝贺和祝福。致辞中,他接地气地用上了不少网络用语,金句频出,从“C位”“佛系”
“披上军装迈开大步就是一条汉子,遇到危险只会逆行心中只有救人,换取百姓安全而我留下泪痕,负重前行身上背着那是氧气罐头,冲向前线不顾安危再让大火颤抖……”一首高中生写给消防员的Rap在网上引发热议,质朴真诚的歌词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首歌的创作者是南京二十九中的高二学生冯一帆,他平时就爱好写歌词。“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夺走了很多消防员的生命。我看了那天的追悼会视频,那些牺牲的消防员的家属和战友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