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与山西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angxin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文史学家、红学家、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博闻强记,著作等身,北京人要为他自豪,因为他在北京长大,他写的民俗类文章多半是关于北京风土人情的;上海人要为他自豪,因为他在上海工作生活了近50年,一个人一生有几个50年?何况,他的骨灰最后也埋葬到上海的土地上;我们山西人更应该为他自豪,因为邓云乡就是我们山西人!他出生在山西的土地上,以后虽然曾求学北京、客居上海,但他从不讳言自己是山西人,而且一再在文章中点明他从小生长在晋北的一个小山镇——灵邱东河南。而且,更为难得的是,离开山西的60多年来,可以说邓云乡的双眼一直在含情脉脉地观注着家乡山西。那年山西闹出了轰动全国的所谓假酒案”,邓云乡先生马上作了一篇名为《缸房》的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上,既表现了对家乡的关注,又带有为家乡正名的意愿。
  说来许多人一定不知道,邓云乡先生关于这个世界的最早的记忆,竟然是山西省城太原。邓云乡1924年出生于故乡灵邱东河南镇老宅院里,但是,他真正开始有记忆却是在太原,那是20年代中后期,军阀混战,邓氏家族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他们四世单传的“香烟”——邓云乡(那时他叫邓云骧)躲到了山西太原。从小就记忆力非凡的邓云乡对这段生活有着较为清晰的印象,50多年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小时有记忆时是在太原,先住海子边,门外有片空地,里面另有院子的独院,后搬天地坛一所高台阶四合院中,只是山西四合院没有北京格局好,是长条的。”虽是在战乱年月,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家里大人不敢耽搁邓云乡的学业,就在太原为他开蒙读书,所读的书当然是为当时读书人所看重的《四书》、《五经》了。直到1930年,邓云乡6岁那年冬天,全家才又回到故乡。
  在家乡,家里人来了个“脚踩两只船”,邓云乡的父亲邓师禹先生一边让儿子读私塾,请王承邦等几位老师教他“旧学”;一面又怕耽搁了新学问,还在新式学堂为他报了名。邓云乡平时在家时随先生念旧书,考试的时候则到学校里一试身手。邓云乡不但基本读完了《四书》、《五经》,而且还学会了独立看书,当时人所谓“看闲书”。他看的第一部旧小说就是《三国演义》,而他读的第一部白话“书”却是一本某银行印发的宣传品,内容是鼓励人们储蓄的。除了东河南外,邓云乡还到过邻县浑源城,因为他大姐的婆家在那里;他印象更深的是大同,因为他的姥姥家在大同东街李怀角。和所有的小孩儿一样,邓云乡在姥姥家玩耍的情景,是一生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光。60多年后,他在与笔者的谈话中、在给笔者的书信中、在一些文章里,对姥姥家的景物、陈设都仍是如数家珍。1997年6月1日先生用毛笔写了一首旧体诗寄给我,内容就是专写小时候的这段记忆的:
  昔年塞上住,小邑亦风华。
  院落青砖瓦,高台认外家。
  端阳吃粽子,晨粥买麻花。
  巷口逛云冈,红缨小骡车。
  诗末注道:“大同思旧诗之一,丁丑五月钞寄韩府兄笑之。”诗中的“小邑”指的就是大同,先生的姥姥家是在一个高台阶院(当年的门牌是13号),故曰“高台认外家”;再者,邓云乡当年第一次去云冈是乘着骡车去的,那时候,一出李怀角街北口,十字路口就停着不少出租的骡车,车老板多喜用漂亮的红缨子装饰他的车马。诗的末句说的正是这件事。
  还有两件更鲜为人知的事把邓云乡与山西联在一起。一是邓云乡17岁在北京上高中时,曾冒着很大的危险回过一趟东河南老宅,因为那正是日军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好河山的年代。不过,那次他在老宅看到的已不再是当年的殷实人家景象,而是满目疮痍。一是1948年大学毕业后,邓云乡先生一时找不到工作,还在大同的“大同中学”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一般人们都以为邓云乡自1936年离开山西后至新中国成立再没有回来过,其实是一种误解。
  再后来回山西已经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事了。那是九十年代初,应山西省出版局局长张成德之邀,邓云乡先生陪一位新加坡的朋友旅游,游完五台山之后,回到阔别近50多年的大同,下榻刚建成不久的云冈宾馆,并再次参观了云冈石窟,还专程到李怀角姥姥家的院子看了看,并留了影。本来他还想回东河南老家看看,可是司机说不认识路,他也不好勉强,便作罢了。此前后他还参观过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等晋中名胜,并有文章记叙。
  正由于与山西,尤其是大同有着这样多的瓜葛和联系,先生在平时撰写文章时,每每不由自主地顺笔就写到了山西,写到了大同,比如在他著名的《燕京乡土记》中,就不止—次提到大同,谈火锅时,他提到大同;谈烧煤时,他提到大同;谈北京的牌楼时,他又提到大同的四牌楼。《水流云在杂稿》中也多次提到了大同,比如他写柯泗昌先生曾向他提到灵邱的几通魏碑。《红楼识小录》本来是先生研究《红楼梦》风俗的一部专著,但是,其中也多有关于山西的文字,比如《驮轿》一章中写到了清朝时山西人下关东的情形:
  在清朝关里人下关东,山西人大多是去作生意,山东人大多是去种田,河北人则很多都是逃荒去的。几年之后,山西人赚钱最多,可以坐驮轿回乡;山东人次之,可以骑牲口回家;河北人则又次之了。所以当时流传民间谚语道:
  “山西人,骡驮轿;山东人,大褥套;河北人,瞎胡闹。”
  这又是有关驮轿的民间文学资料,可供关心“民俗学”的人采风了。
  同书《车围·车垫,挽具》一章中又谈到当时山西最出,名的“较子”:
  百本张子弟书《禄寿堂》段子中有几句写轿车的唱词道:
  “那辆车价直够所四合房,外围子洋呢塌绦沿矮缎,里衣子、弓棚子,一色戳纱花样辉煌,镀金的什件鞦嚼,玲珑别透,山西较子振地咯当。”
  从这几句唱词中,可以想见当时轿车的价值,绝不低于现在的一辆高级本茨小汽车。“山西轿子”中所说“较子”,在《说文》和《广韵》中解释都不同。在俗语中是夹竖车轴的横木名称,上有铜钩,如有拉梢牲口,套绳系在这钩上。昔时因自然条件,江南讲究船只,中原、秦晋讲究车马。山西南路开钱庄、号的资本家多,讲究玩车,所以轿子配件,不少都是山西最好。这里的“较子”是指车轮。《大车·长行骡子》一章中又写到了晋北浑源的缸房的运输能力等:
  雁门关外有个浑源县,当年出好酒,鼎盛时代,有七十多家缸房,烧出来的酒,主要销售到保定一带,隔着几百里山路,全靠长帮骡子驮着大酒篓子每天川流不息地运送。七十多家缸房养着两个多头骡子,一个骡子走长路的运输能力是驮二百七八到三百一二十斤。就是说两千头骡子就等于六十万斤的运输力,等于六十辆五吨卡车了。自然骡子走得慢,运输周期没有汽车快。不过一二百年前,一个县城、一个行业就有这样大的运输能力,却也不简单了。这些都是极为珍贵重要的有关山西经济和社会史料。
  邓云乡的山西情是真挚的、浓厚的,这一点从《水流云在杂稿》一书的《后记》中的一段话也看得出来:
  北岳出版社出版我的《水流云在杂稿》,在我内心的感情中,是有特殊感受的。先君汉英公昔时有诗曰:“五百年来宅滱阴,绵绵累世尽儒林。”我家自明代永乐以来,世居北岳恒山之南。唐河南岸。唐河之源,就在恒山南麓,东南流入河北省后就为滹沱河;北麓之水,北流入桑乾干河,再东流,入河北省后,即为永定河。我幼年是吃惯了北岳的水,滋润我的心田的。我很小的时候,几次从北岳山脚下经过,沿着那溪流间的鹅卵石,望着那缥缈的悬空寺,缓缓地从狭窄的唐峡走出去……这都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试想,在这样记忆的基础上,今天,北岳出版社出版我的书名“水流云在”的书,真是:内心缠绵之情,也真象恒山顶上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也真像恒山脚下唐峪中淙淙的流水,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呀!”
  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真醇的感情呀。
  除了这些“提到”的地方,先生还有一些专门写山西的著作和文章。数量最大的要算是《吾家祖屋》了,那是一本专写故乡本家老宅的小册子。而份量最重的大约还数专写山西名人的《吾乡先贤》和几篇论述晋商的长文,如《关于晋帮商人答客问》、《晋商昔日遗风今安在》等。此外,除了前面提到的《缸房》一文外,还有《山村·三国·童年》、《秋忆》、《今年元月时》、《葛仙米和地皮菜》、《故乡我家旧事》,以及《晋旅漫笔》多篇。正如高增德先生在《先生小传》一文中所说:读这些文章“从中不难发现作为山西人的邓先生对三晋历史文化的追寻,不难发现他对三晋文化精神的弘扬,不难发现他对三晋传统民俗以及童趣的记忆……。不但有单篇文章写山西,还从山西的出版社出版著作,如《水流云在杂稿》和《皇城根寻梦》两书就是。先生在《故乡我家旧事》一文提到,本来,他还要写一写他所认识的在京的灵邱名人,但是,由 于先生突然离去,这篇文章也成了一个永远圆不了的梦了。”
  因为乡谊的关系,邓云乡先生还与山西的许多人有笔墨之交,甚至是好友。他与作家韩石山通过信,为评论家李国涛写过条幅,和忻州的书法家陈巨锁往来甚多,甚至与在阳高县服役的一位部队军人还保持着通信关系。与先生有过交往的人不难感觉到,邓先生与山西老乡特别亲,这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的根就扎在山西这片土地上,山西人就是他的父老子弟。
其他文献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斗诗篇。1944年初,他曾在山西境内触景生情,赋诗六首。诗意豪情激荡,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其夫人张茜后来在评价这个时期的陈毅的诗作说:“1943年冬,陈毅同志由淮南地区西行赴延安,随着新经历的开始,他的诗词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3年11月底,新四军军长陈毅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从淮南根据地出发,准
期刊
《画梦录》是何其芳的一本散文集,1936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第九册。共收何其芳1933年到1935年间所写散文17篇,作者通过散文诗般的优美文字,倾诉了在黑暗现实面前忧郁、苦闷和颓丧的情绪。由于文笔柔和,色彩浓丽,1937年曾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金。当时的评委会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画梦录》是一种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现代文字史上也评价何其芳的《画
期刊
1939年秋至1941年夏,我在延安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当时只有四五岁,却留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战时儿童的幸福乐园    1939年深秋,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当时在安塞县军委二局工作的姨姐刘秀清和姐夫冯维靖送我到刚成立不久、离安塞不远的小草峪村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一堵矮土墙把山脚下当地老百姓的几眼破旧土窑围成一个小院子,院中设备非常简陋,这就是我印象中的第
期刊
周振基(1900—1968),原任洪洞中华基督会长老、牧师、基督教山西省晋公会负责人。他从牧50年,热爱祖国,虔诚基督,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政府法令,为基督教山西晋公会所辖38个县的三自爱国运动贡献了一生,是山西省基督教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一    周振基,山西省忻州市人。1900年2月20日出生于该市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周九如,以务农为生,并信仰基督教。周振基3岁时,母亲病逝。4岁时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在今绛县城振兴街东端人民,银行处,有一个生意十分兴隆的棉花购销店。店名为“乾生恒”,系店主张得明根据其父张天育名字的近义而起:“乾”象征“天”;“生”而必“育”;“恒”则表示“恒久”,寄托着店主希冀生意永远昌盛的美好心愿。  张天育是绛县东吴村人,精明能干,治家有方,颇负盛名。家庭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其五个儿子从小就立下了干一番事业的志向。其长子张得明,生于1882年,毕业于绛县高
期刊
李秉璧,山西省长治县南呈村人,1938年,14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山东临清县和日军遭遇战中,他被日军的子弹射中,子弹从他的左眼内角穿进去,至今在他的脑子里还残留着侵略者的弹片。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爷台山”战役中,他是“奋勇班”的班长,曾一下午打死过24个胡宗南兵。因功勋卓著,他出席了1944年陕甘宁边区的“群英会”,被边区政府授予二等“杀敌模范”称号。他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南泥湾大生产
期刊
《山西文史资料》1988年11月第60辑,有篇由当时任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田际康先生写的一篇文稿《傅公祠的今昔》。其中写道“傅公祠作为太原名胜之一,在创建后的初期,尚供人游览,其后便成禁区,较长时间为杨爱源的军事机关占据。前后在这里住过的有九世班禅、张学良、冯玉祥等名人。”据笔者当时向作者所询,这几位所住名人均为当时负责接待工作的人员在座谈中所口述记录的,属实无误。据说住过的人还有
期刊
樊耕农同志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打入二战区总部的一位优秀地下党员(即中共晋西特别组成员)。他天资聪颖,豁达干练,信念坚定,智勇双全,不论是组织学运,办报宣传,还是深入虎穴,担任阎锡山高干会议秘书,都为我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英年早逝,牺牲时才28岁。尽管生命短暂,但他整个人生布满了光辉亮点,正如后人评说的那样:他是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利刃,搅得阎部地覆天翻;他是屹立在晋阳大地上的一棵青松,永远活在人民的心
期刊
我们把1933年发生在东起山海关、西北至内蒙察哈尔等地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华北的战斗统称为长城抗战。长城抗战包括了在当时来讲合法的和不合法的两个阶段。以张学良、何应钦为首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指挥的长城抗战是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所同意的,是合法的;以冯玉祥、吉鸿昌等人为首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长城抗战,是被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所反对的,是不合法的。以至后来,在台湾编修的国民党史,对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
期刊
1959年元旦刚过,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决地清理劳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指示精神,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带领团中央宣传部长杨海涛、《中国青年报》记者等一行到西南地区进行视察调研,了解青年团在农业“大跃进”第一线的工作情况。元月8日下午2点左右,胡耀邦等乘火车自广西驶进独山。刚下火车,他便对前来迎接的贵州省团委书记汪行远说:“这次到独山来,一是听,二是看,看了以后,再谈观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