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要牢树“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保证当代学生健康发展、生活,本文认为,学校与教师必须转变体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健康第一” 健康水平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因此,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程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各方面有新的发展。
  
  一、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真正变成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是我国几十年来对学校教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将“健康第一”贯穿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让孩子在一定的规则下自由发挥、自由活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胆创新,把体育课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游戏的主人,使课堂气氛活泼、轻松,确实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课堂中。
  
  二、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实施多元化教学,落实教学新理念
  
  实施“健康第一”就是要变传统灌输式学校体育教学为服务型健康教学,重视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其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潜能。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及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体育课程在学校诸多课程中,要成为在教学形式上最生动活泼、教学内容上最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必须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体育课无论是“创设情境”、“创新体育”还是“成功体育”模式,都是对新课改的一种注释、继承和对体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体育课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可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能得到发展。
  
  三、适应时代要求,为学生健身营造良好的氛围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我国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这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政治思想合格,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学校培养的学生尤其要注重身心健康,树立起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健康第一”思想。据调查,目前,学生的营养正常率仅占59%,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学生达32.6%,超重和肥胖学生达7.7%,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对于这些情况,要深刻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普及全民健身和卫生保健等科普知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大气候,让社会各界都来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这一定义,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使之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学生健身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教师的素质是健康教育的关键
  
  体育教育成功的关键与教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现代体育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只是按课本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 教育知识”的单一模式,而要成为一个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型的教师。首先,掌握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其次,对本专业知识技能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去实践,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的进程。再次,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知识。过去只限于一般理论与教学,过于简单,现在应注重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与理论。最后,适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技能、技巧,以及终身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师应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参与体育科研,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在研究中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五、体育、卫生、美育有机结合是健康的有力保障
  
  从事体育锻炼,要真正有实效地达到增强体质目的,除了要讲究科学锻炼方法外,还必须注重营养、卫生习惯等因素,将身体锻炼与卫生保健结合起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始于毫末”。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良好作风、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关系到成人后的优良品德和文化修养水平。因此,当代学生应对有关营养、卫生保健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要付诸实践,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营养指导,在利用健康教育课时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与家长配合,对家长进行营养教育,发挥家长在改善学生营养方面的特殊作用。学校的食堂应注重膳食的搭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保证住校生的营养供应。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未来学校的体育与卫生保健更加密不可分,而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应视为体育与卫生保健有机结合的最佳结晶。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可使体育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提高学院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运动质量,增加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把舞蹈、音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自然而欢快地跳起舞来。这样学生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它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为完成终身教育打基础,这就是新世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更新教育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应华.浅谈在中学体育教学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J].体卫艺教研,2006,(22).
  [2]翟元,杜长亮,崔建等.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J].健康教育,2006.
  [3]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4]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
  [5]吴志超,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该文根据米171直升机引进以来发现的大量故障,对其分布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并在查找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在十多年的飞行实践中,超黄蜂直升机曾发生四次发动机空中失火事故,险情发生后,空勤机组密切配合,及时、果断处置,才避免了严重飞行事故的发生,失火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宇航公司颁发的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一次一次轻薄过,轻狂不知疲倦;生命,一次一次绚烂过,张扬不知谦让;生命,一次一次消逝过,凄婉不知苦涩。生命呵!画家无法用他那画笔描绘
期刊
悬崖壁上,屹立着一棵苍老而挺拔的古松。它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挺立着腰杆站立在悬崖上,观测着山角下小村庄的点点滴滴。严勤认真,细毫不敢松懈。暴风雨就要来了,大大小小的
期刊
1.【老而不死是为贼】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例见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常言道:老不死是为贼。正是你这样人!该语出自《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
期刊
该文引用××型直升机及其改型机在型号研制中系留试验的做法,阐述根据型号的具体情况贯彻执行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办法。意在强调,人们在工程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通过
“黑鹰”70798号直升机野外起降飞行训练返场途中,产生突发性震动事故征候和有关部件返美测试结果整理。该文对震动原因进行分析和遇到此类震动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模拟增稳放大器
该文利用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路集分析法讨论故障的分布序列,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故障或系统评估分析的量化方法;另一方面探索了用一种数学方法指导可靠维修实践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