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现代化中扬弃传统制度资源研究

来源 :贵州省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西南地区传统执事制度在处理红白喜事、处理民间纠纷、协助基层政权执行政策、反映村民要求和呼声、协理民间信贷、示范引领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基层治理作用。它协助基层政权打通了政府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但其存在却受到规模缩减、作用受到“侵蚀”以及政府管治化措施的严重影响,而频临消失的边缘。本文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治理智慧的角度,提出重新认识定位、大力发掘、积极规范和引领、充分尊重和激励等建议,大力发展包括鲁西南J庄执事制度在内的传统社会治理制度,以期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层治理;传统执事制度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7)01-0089-07
  如何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整个纵向政府执行体系能否畅通的关键。吸引或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执行,有利于提高基层政府执行的质量和效率。一些传统社会组织在协助基层政府执行、协理基层自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拟从鲁西南J庄的执事制度入手,分析普遍存在于鲁西南地区传统的执事群体在现代国家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提出发展新执事群体的建议,以期发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治理智慧。
  一、J庄执事制度简介与特点
  J庄的执事制度是一种非正式制度,这表现在它的制度和活动没有书面文件记录,组成执事会的成员资格也是通过长期活动形成的,且一般在J庄里有群体活动时才显示,其作用也是约定俗成的。一旦有活动首先要成立执事会。执事会成员一般包括大执事、二执事、礼单桌子、客头、司仪(喜头报喜、丧头报路)等。
  大执事。活动的总负责人,负责召集会议,主导设计决策整个活动方案,并部署整个活动的工作。大执事要对礼单桌子、客头、厨师、帮厨、乐队、司仪、帮忙人数、开多少桌宴席、准备什么烟酒、准备多少烟酒、迎亲的车队、丧事的下葬用具甚至事主有几家亲戚、分布在哪个村、哪个队、谁去负责通知等事项,一一作出详细安排。[1]
  二执事。活动副总负责人,协助大执事开展活动,职能与大执事相近。
  礼单桌子。负责活动期间的收支记录。负责收取亲戚、朋亲、好友、邻居随的礼金、礼品等,并详细登记造册;负责给重要客人回礼(重要客人带来的礼品不能全部留下,要根据情况再返回去一部分);负责活动期间的费用支出,如给乐队的费用、车队的费用、给厨房的费用(赶集筹货)等。事件完结后,礼单桌子负责向事主解释所有收入与开支情况,并将礼单最后交由事主保存。
  客头。负责通知、接待、安排一切亲朋好友。负责清点客人的数量,定下吃饭的桌数,安排不同客人吃饭的位置、座次;负责什么时间起菜(开始传菜开桌吃饭),统计缺席的客人(随礼但没有来吃饭的人,以便事主事后回请);负责送客以及与饭店的结算。
  司仪。包括喜头和丧头,喜头负责报喜,丧头负责报路。司仪负责仪式上的一切事务。譬如结婚时,喜头负责掌控婚礼仪式,掌控铺喜床、拜天地、入洞房的时间与进程等;老人去世时丧头负责报路,掌控灵柩从家里到坟地过程中的一切事务,走哪条路、什么时间走、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祭奠(路祭)等。
  一般执事。围绕在上述几个人周围,协助办理他们安排的具体事务。每完成一件,须赶紧回来回报和待命下一个具体事务。
  J庄执事制度有以下特点:
  1.执事组织区别于基层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J庄的执事组织不是基层自治组织的两委,成员也异于基层两委的人员,尽管有时人员有交叉,但运行方式不同。相比较于两委来说,执事没有上级组织,组织成员流入流出也没有正式的书面文件,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活动规则都是约定俗成的,形成的决议也没有强制性。
  2.执事有文化,但学历不高。在J庄的众多执事当中,一般都是有文化的(用一位老执事的话来说就是识字水平),但学历都不高。很多都是高小文化(这属于以往的说法,大约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四五年级文化水平)、初中文化,后来有了高中文化的执事,几乎没有专科或者更高层次的学历。这给他们留在村里提供了可能,很多专科以上学历的农村人,大都留在了外面。
  管理视界
  梁棟:基层治理现代化中扬弃传统制度资源研究
  3.执事有威信、有威望、有影响力、有组织能力。J庄的执事符合传统具备的个人道德品质,一般都是在家庭、族里、村里、大队里(几个村一个大队,或叫行政村)有着较高威望和威信的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大影响力,处理事情有思路有想法也有门道和手段,并能把事情处理得相当合理。
  4.执事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但不高。J庄的执事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着稳定的工资收入,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同城内的工厂、机关等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很多是合同制工人身份),同时在农村没有失去土地,老婆孩子都在村里,又没有能力在城里置房,下班后回到村里生活,这些人相对于一般农民来讲,有着除了经营土地外的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较一般村民经济条件好。
  5.执事有闲暇。与普通的农民相比较,J庄的执事们,在一定程度上能摆脱家庭的农业劳作,因为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家庭就不能依靠他们来全身心地从事农业生产。时间长了,他们从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其劳动任务逐渐转移并落在了家庭中的其他劳动力身上。这样,他们就能在下班或周末有闲暇处理村里的“闲事”。
  6.执事有人缘有人脉。较好的人缘和较多的人脉是J庄执事的共同特征。在农村这个资源稀薄和关系单纯的社会环境里,一个人有了较好人缘和较多的人脉,往往是办成一件事很重要的因素。J庄很多执事整天出门在外,接触村外的各色人群,大都有着较好的人缘和较广泛的人脉,是村里的“能人”。
  7.无偿服务。在整个活动中,所有执事都是无偿服务的。除了红白仪式中象征性费用,譬如,丧头报路费多年来维持在5元钱。另外,所有执事还要交份子钱(随份子),照一位老执事的话说,“干执事其实是个赔钱的买卖”。   二、执事制度的运行机制与J村社会治理
  1.处理红白喜事
  红白喜事,指男女结婚是喜事,生小孩也是喜事,人去世叫丧事,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喜事和丧事统称红白喜事。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的互助机构”[2]25。在J庄,“红白喜事并非只是一家一户的私事”[3]38,而是全村的大事。因为这些时候都是传统观念中极其重要的时刻。
  请执事出面处理红白喜事有较多的意图和作用。一是传承传统社会中对人生大事的重视。孩子出生要请执事帮忙办“送周(钟)米”,用来宣传、见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儿女结婚要请执事帮忙办“婚礼”,用来标识一对新人承担社会责任的开始,老人去世要请执事办“葬礼”,用来总结老人一生的业绩并使老人有尊严、体面的离去。二是解决人手问题。一桩红白喜事的打理,仅仅靠一家人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众人帮忙协助。在J村,一旦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大家都自觉地过来帮忙,积极地听执事们的调遣,并且这种帮忙是免费的,事主最多管顿饭,有时候甚至饭也不用管。这就大大解决了一家一户办理红白喜事需要大量人手的问题。三是解决费用问题。J村处在山东省的西南部省界,至今仍属于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时至今日,办理一次红白喜事对一个家庭来讲,需要较大的财力。而“份子钱”随礼习俗的存在,在继承传统文化“礼尚往来”精髓的同时,更大的现实意义就是“大伙出手渡难关”。随份子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可以叫共享经济,从金融学上讲可以叫大众银行(随份子等于把平常的小钱投放在不同的人家手里,等待自己有事时,这个“钱”会回来“救急”),从信用投资上来讲是诚信投资、期货投资。而后来却变成了人情债、敛财经,这远离了“份子钱”的本意。
  2.处理民间纠纷
  纠纷或者矛盾是伴随人类聚集生活的必然附(副)产品。民间纠纷是基层社会矛盾的常态,在农村一般表现为家庭纠纷、家族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形式。处理这些纠纷最终要靠法治,但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现代化进程不平衡的影响,J庄民间纠纷的处理仍然注重按照传统方式——执事调解方式进行。
  这种非法治处理方式,正是基于费孝通笔下的“在乡土中国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2]10的状况进行的。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中国要法治,也就不只是在城市建立几个法律研究中心,或有多少法官和律师,而是农民的纠纷可以得到农民愿意接受的并且大致是公共而有效的解决——无论是通过司法、行政、民间调解或是其他什么方式,也不论有没有律师介入”[3]序Ⅲ,也就是说现代司法系统因介入成本过高和效果不佳仍然还不能大量介入农村的民间纠纷。这就决定了处理农村的民间纠纷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非法治方式。基于传统习惯和现代法治的这种缺陷,J庄的执事制度一直以来也就发挥着调解作用。
  当然,人熟、地熟、事熟是J庄执事们的优势和为乡亲们所信任的特点。这一特征,使“他们对乡村各种矛盾纠纷掐得准“脉儿”,找得准“根儿”,摸得着“门儿”,可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理村里的各种民间纠纷。[4]
  3.协助基层政权执行政策
  从以前的收提留、催交公粮(农业税)到现在的征收车船费、征地、拆迁和各种公共服务等,(就农村地区来讲)充当执行主力的是基层乡镇政权和农村的两委(村支部、村委会),他们处在整个执行链条的最终端,其能否发挥作用,不但关系到“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而且关系整个执行过程能否完美收官。截止目前来看,基层乡镇政权和农村的两委在人才方面出现了不利于执行的状况。
  一是“流官治理”。基层乡镇政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官政治,很多主要领导或负责人,在很短时间内就要“走马灯”式的流转,从而导致很多政策执行不连续、不连贯、执行得不彻底、执行无果。
  二是“两委疲软”。在具备末梢政权性质的J庄两委(村支部、村委会)中,因为工资低、事情多、问题难处理等原因,想干两委的人少,想干两委的青年人更少,两委处于疲软状态,他们对政策执行只是敷衍应付了事,从而导致整个执行链条受阻。
  而执事群体和制度的存在,既可以实现“官如河水流,绅衿石头在”,足以弥补流官治理的弊端,衔接基层政府执行,同时又可以辅助两委工作,增强两委执行力。
  在J庄,执事们坚持辅助、弥补基层政权和农村两委在人才和组织方面的缺陷,利用自己懂政策、有方法、会贯彻、知执行,充当着基层政府公务人员与老百姓之间的纽带,将党和政府的官方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土语音,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规章落实到位。他们或接受委托、或主动承担、或联同基层政权或联同村两委,用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让政策在基层落实得更加公平周到”。[5]
  4.反映村民的要求和呼声
  要提高治理质量,就要求整个治理通道的双向顺畅性,既要重视从上到下的传达性,又要重视从下向上的反馈性。很多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和评价标准都是瞄准政策下行的传达性,讲求高速度、全覆盖、普遍性、统一性。事实证明这种单向治理过度发力反而不能提高执行质量和实现整个治理有效性,其原因就是我们仅仅关注了传达性而忽视了反馈性。对基层治理来说,我们忽视了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下的问题和矛盾,一味单向盲目执行、忽视执行信息的反饋,导致了执行的时间长、质量差、效果不明显。对基层来讲,顺畅治理通道就是要把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反馈给基层政权,让基层政权对症下药,精准执行。
  J庄执事们与村民接地气地交流、充分倾听村民心声、完整反映村民的要求和呼声。针对村民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执事们可以及时传递给基层政府,让基层政府及时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向基层政府汇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便于基层政府找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可以说“无论是中央政令在地方上的有效实施,还是民间社会愿望的上达,作为政府和基层民众之间的中介”[6],执事群体和执事制度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的存在使得具备上通下达的“双轨制”特征的“治理”得以有效运行。   5.协理民间信贷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创业,需要大量资金。尽管党和国家在农村信贷方面实施了大量的倾斜政策、优惠政策,但在J庄层面来看,这些政策效果都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虽然农户或农民个人可以申请小额贷款,但大都是用信用担保,一般没有抵押,金融机构会担心贷款收不回来,结果是农民确实很难把款贷出来,即便是贷款出来,金额也很小。这对农民创业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很大制约。在宅基地、农村用房、土地承包权尚不能抵押的情况下,执事们一直以来具有的协理信贷功能在J庄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是执事出面担保民间信贷。在J庄,一旦出现户对户或人对人之间的借贷需要,借贷双方大都会请一个或多个执事出面担保促成此事。长期生活在一起,执事们对借贷双方的历史情况、现实财力、人品状况以及贷方的资金投向都有详细的了解,而借贷双方,特别是资方更是看重执事的信用担保功能。这种情况下,他们都能很快协理好一项资贷关系,这给借贷双方提供了极大方便和节省大量的时间。
  二是执事开始渐渐建立执事基金尝试。近几年来,J庄的一些执事们开始了汇集农村闲散资金,成立执事基金会的尝试。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把村里的零散游资统一汇集起来,再贷给或投资或参股需要大额资金的农户或农村企业,尝试利息分红给散户农民,解决农村很多事业需要大额资金的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可以说,执事们利用信用担保功能协理民间信贷,降低了制度化的契约交易成本,缩短了信贷交易的时间,既充分利用了农村游资,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问题,大大地促进了J庄“三农”事业的发展。
  6.示范引领作用
  执事在J庄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示范和引领。在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体系中,率先垂范、诚实无伪、贤良公正、崇礼守法、治族理家、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和睦邻里都是良好的文化元素。在群众眼里,J庄执事们大都是这种“乡村精英文化”的传承者、维护者、践行者。多少年来,这种文化是维系农村社会发展前进的精神纽带,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示范和引领着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笔宝贵的道德资源。
  这种具备地域特色思想、信仰、价值的“乡村精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执事们在这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7],这也使我们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拓宽了思路、丰富了资源,为我们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三、J庄执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J庄执事制度目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执事规模在不断缩减。缩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执事正常退出执事群体。执事病、老、退、亡的自然淘汰,如大病(譬如半身不遂、中风、痴呆等)不能再承担执事工作,年龄过高(譬如头脑糊涂,不能履行执事职责)不宜承担执事工作、去世后执事身份消解。二是被动退出执事群体。譬如很多执事移居其他地方或长期随子女到本县县城或其他城市生活,长期不在村里居住、也很少回村,这些执事慢慢退出执事圈。三是执事补给不足。J庄的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基本没有时间关心执事事业,更不用说参加了,而长期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人、婦女、孩子、病弱、残障等,也对执事事业漠不关心,这样新执事来源太少。
  其次,执事制度作用受到“两委”的严重侵蚀。一方面是农村“两委”制度的侵蚀。这表现在正式制度对决非正式制度,农村“两委”制度虽说是自治制度,但这是国家治理层级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有法律等明确规定,是名正言顺的治理主体。而执事制度是传统社会留下来的非正式制度,虽说在基层治理中有着较大作用,但没有正式的法律依据和国家承认的保障,缺乏“正当性”依据。一旦出现了冲突,执事制度往往让位于“两委”制度。另一方面是“两委”成员对执事身份的侵蚀。就拿现在的状况来看,J庄的“两委”成员很多都具备执事身份。在开展以执事会为名的活动时,“两委”成员特别是村书记和村主任在活动中都是相当重要的角色,一般充当大执事和二执事,大有盖过纯执事的势头。
  再次,基层政府的治理化改革措施影响执事制度作用的发挥。一是对执事制度要求注册。这种注册改革,要求村里对准备继续存在的执事制度要按政府要求到民政部门注册。要求执事制度有固定负责人、开展活动申报审批、活动后要汇报,同时政府派出民政、公安对活动进行督查,看是否有产生不良社会风气或危害社会治安的情况等,这种复杂的办事程序严重阻碍了执事制度作用的发挥。二是要求逐渐成立“红白喜事会”。“这个改革其实就是要逐步取消执事制度”, J庄一位老执事说,“这个红白喜事会的头头都是乡里指定的,其实就是第二个村‘两委’。很多执事都反对,咱庄的这个红白喜事会一直没有成立起来。”按照这位老执事的说法,现在村里原来应该有执事处理的活动也变得模糊起来,“多头”化严重,也越来越“政治化”,“越来越没有意思”。
  这样,在成员日趋减少、活动又受“两委”侵蚀的情况下,基层政府治理改革逐渐把J庄的执事制度推向衰路,使其濒临消失的边缘。
  四、对发展新执事制度的几点建议
  “每个社会、每一种伟大的文明都产生了治理的特殊传统,分别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治理”。[8]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诸多和J庄执事制度一样的制度,只是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名称。它们在基层政府治理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其存在的问题也提醒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及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创新和发展包括J庄执事制度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关系我们基层治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一,重新认识定位。这种传统执事制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治理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重新认识这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增强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
  重新认识这种传统文化,是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转换治理理念、发掘多元治理主体、革新治理方式的新探索。用这种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是我们秉承和尊重历史传统、注重中国乡村治理实践的重要举措。这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建设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用这种传统文化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是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讲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丢掉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9]这对增强、深化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二,大力发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脱离几千年来的中华传统文明。包括J庄执事制度在内的诸多基层农村社会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植根于中国乡村社会土壤,一直以来都“名不见经传”地存在和发挥着作用,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乡村基层治理智慧。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撷取这些治理智慧。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10]因此,我们大力倡导发掘包括J庄执事制度在内的诸多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不断继续发掘、发现、研究不同形式的制度和文化的具体形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优良的国家与社会的治理基因。
  第三,积极规范和引领。这里指的是对已经发掘出来的具备优秀文化传统的具体形式,要积极规范、引领。就J庄的执事制度来讲,党和国家的各级治理机构特别是基层政权组织(包括基层政府和村里的“两委”),要在制度和文明的规范引领上发挥主导作用。
  在人员的轉型和引领方面,一是要引领“旧”向“新”转型,这里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转型,要这些执事们感觉到,自己不但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现代基层治理的精英,不仅在一村一地受到重视,在整个国家社会层面也受到尊重。二是不断壮大“新执事”队伍,积极号召和引领具备现代化意识的农村新精英阶层充实“新执事”群体,解决制度和文明发展继承的人才问题。
  在作用规范和引领方面,要规范制度和文明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取精华,弃糟粕”。引领激励执事们主动承担国家治理事务、分担国家责任、分担基层政府和农村自治主体的行政管理责任。同时也要坚决打击利用执事名义进行“封建迷信活动”、“分裂对立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活动”、“鼓噪煽动农民不良情绪活动”等“伪治理活动”。
  第四,充分尊重和正确激励。治理意味着要培育一些行为主体来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负担与责任。对基层政府来说,对执事群体作用的重新发现和认识,是基层治理实践的技术性突破。如何对待这个群体,检视着我们对治理观念认识的正确性和对治理实践认识的容忍性。这就需要我们对“新”群体要充分尊重和正确激励。
  充分尊重其独立开展活动。这里指的是基层政府管理机构和村“两委”机构要对“新执事”群体充分尊重,就是基层政府管理机构和村“两委”机构必须放弃“介入领导、兼任成员、执行参与”等“管治观念”,对“新执事”开展的正确、正常的活动充分尊重,不侵蚀、不领导、不干涉、不介入,让其独立发展,去“行政化”发展,才可能让其真正成长为治理主体。
  正确激励其积极开展活动。在党和政府层面,可以采取正名委任、免费注册、免费宣传、经费支持、场地提供、资料留存、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给予激励。让“新执事”们既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承认和尊重,又能在百姓中保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既能开展活动,又不受支配独立开展工作;既能扬名立万,又能为相亲们办实事;既能继承自己信仰的传统文明,又能把它发扬光大。这样,我们的基层治理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达明.红白喜事大总管[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3(3).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经典珍藏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8.
  [4] 乔淑晨.用乡贤文化涵育乡村文明[N].徐州日报,2016-03-09.
  [5] 贺林平.潮州:乡贤出智 乡村善治(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新探索)[N].人民日报,2016-06-17.
  [6] 张清俐,张杰.发掘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30.
  [7] 张颐武.重视现代乡贤[N].人民日报,2015-09-30.
  [8] 皮埃尔·卡兰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M].高凌涵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9.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156.
  [10]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EB/OL].(2014-10-13)[2016-12-31] http://www.gov.cn/xinwen/2014-10/13/content_2764226.htm
  责任编辑:刘遗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广西钦州灵山县“北鹿南养”特色养殖产业为例,从产业选择精准、受益人口精准、经营模式精准和支持方式精准的“四个精准”策略维度解决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如何“精准”,以期为民族地区才利用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7)02-0096-06  一、引言  脱贫攻坚工作是全
期刊
摘要:推进农村深刻产业革命,要把“适向高端”作为基本方向,按照品质优、价格高、门坎高、效益好的方向进行产血替换。要立足弥补市场不足强化公共服务,在技术服务方面实现基础技术有训练,升级技术有保障;在标准化服务方面实现产品质量有标准,标准执行可追溯;在信息服务方面实现面上有产业数据,点上有典型案例;在机制构建服务方面实现抑制机会主义,促进产销共赢;在市场服务方面实现目标市场有定位,高端产品可辨识。要遵
期刊
摘要:国家间社会资本是国家身处国际社会关系中, 以共同遵守国际规则、互为信任为特征的国家拥有的社会资本, 这是一种能实现、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本。通常国家间社会资本是由关系型、结构型、信任型社会资本构成。美国对南海战略的背后是遏制中国发展,以南海问题牵制中国。特朗普的当选实质是对美国理想主义全球化的逆动。目前普遍认为特朗普会以牺牲中国利益来推动服务美国的利己主义全球化,美国不会放弃霸权,不会放弃南海。
期刊
摘要:农产品具有自然和经济两重属性,两重属性是产业选择的基本依据。在产业选择中要充分认识竟争优势之于产北选择的要义,以一体化发展思维统筹产业选择。农村产业选择要坚持精准定位、特色引领、市场主导、衔接二产“四条原则”,运用“试”“扶”“治”“传”“剩”五种方法。  关键词:产此选择;竞争优势;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9)01-0116-06
期刊
摘要:“帝吧出征FB事件”、“魏则西事件”、“屁股开花事件”是2016年发生的三起网络热议事件。这三起事件虽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各不相同,但其实质上都反映了中国网络公民文化的现状:公民身份意识觉醒,参与热情高涨,但是理性不足。提高当前的网络公民文化水平,不仅需要管理者改善经济环境、增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能力,更需要网民自觉增强道德责任感,积极参与网络公民文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公民文化;公民
期刊
摘要: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理论主要强调经济基础层面上的危机,新马克思主义者奥菲则从系统危机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危机作了进一步的诠释:经济系统层面上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层次的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调整,危机越来越趋向于第二层次的危机形式——危机管理的危机,它最终表现为政治系统上的危机。第一层次的危机仍然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但是第二层次的危机正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并在某
期刊
摘要:通过对经济剥削、政治现代化等既有理论的梳理,本文发现这些理论多集中于对整个骚乱群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青年的特殊性,为此本文尝试以“阻滞效应”这一新视角来解释青年骚乱,它表现为职业变动失败和财富积累减弱两种类型。研究指出,就业是青年队伍稳定的基石,保障就业是青年稳定的关键,同时应当创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利用 “互联网+”和“大数据”判断青年社会流动,准确把握青年动向。  关键词:青年骚乱;阻滞
期刊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探究和理解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模式,对中国过去发展的不足进行反思,并论证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与落脚点。共享发展理念旨在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结构优化。将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需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快政府改革,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和营造和谐社
期刊
摘要:南海文化遗产需要以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为基础,以遗产展示、文化传承、观念认同为核心,以旅游开发利用加强合作为重要载体。通过概述南海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保护现状与不足,文章提出了南海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文化旅游视角,并提出南海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路径。  关键词:南海;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海上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7
期刊
摘要:综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忠孝节义”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它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三纲五常”的凝练和升华。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才真正定型,并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价值观念。虽然经过近代道德革命冲击,“忠孝节义”作为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而遭到清算和否弃,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对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追本溯源、批判继承、扬弃转换仍具有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