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小悦悦”的悲剧重演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广东小悦悦之死”这一热点案例和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反思当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呼唤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
  【关键词】小悦悦之死 教育现状 “学会关心”教育
  一、“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教育理念深思
  据报道,2011年10月13日,2岁女童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轧事件发生后,几乎是全民声讨十八位“冷血”路人的见死不救,谴责其“冷漠”;谴责第一位肇事司机没能在第一时间将小悦悦送到医院抢救而是选择逃逸,无做人的良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被深深触动了,联想到前不久“药家鑫”撞人杀人案、“我爸是李刚”案,付成励弑师案、刘海洋硫酸泼熊案、马加爵杀死大学同室同学案……这一系列事件令人震惊,更引人反思:公民法制与道德观念何以如此淡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何以如此冷漠?我们的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二、当下中小学教育现状问题分析
  十几年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教育教学面貌为之一新,但是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过分重视文化课的应试教育本质没有发生转变,仍然普遍存在忽视爱心和人格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据一项对某市区一小学校六年的跟踪调查显示,小学教师人群中,至少有三成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 ,包括攻击性、敌对性情绪;高度焦虑,有很强的不安全感;有抑郁情绪,感觉社会认可度不高。除此,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职业倦怠感很明显,对教育工作失去热情。事实上,教师比普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主要来自其职业特点,长期的评比高压政策(比升学率、比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和对学生掠夺性的智育开发,迫使教师和学生压力都很大。“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 。中小学校总是盯着眼前利益,盯着尖子生,盯着升学率,而对所有学生的非考试科目(不考就不学)几乎没人关注,学生的人品、道德、理想、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少之又少。
  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施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
  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关心是形成理想、信念、抱负的基础。这个世界上让人感到美好的事情,令人感动的心灵,没有哪个只是为了自己。“关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1.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对自我负责,形成自信、自理、自制、独立的品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属于个人和家庭,也属于整个社会。关心自己,而不是纵容、糟踏自己,从本质上说,就是对整个社会负责。
  (1)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青少年要心胸开阔,拓宽视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从小培养坚强的心理,更新观念,经常与人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老师及同学间的关系;此外,保持积极心态,克服消极思想,并不断增加自我调适的能力,遇到烦恼或挫折时,要及时化解,或进行心理咨询。
  (2)学会关心自己的行为。人生活在社会上、集体中,自己的行为不仅与自己有关,而且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有关,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定要考虑行为的社会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既要自信、自立、自理、自强,为社会和他人多做贡献;又要学会自制,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念,防止自己的行为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要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利于社会的人。
  2.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人类要持续发展,就得努力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动、植物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教育学生从自我做起:节约水、电、纸等一切能源;不乱扔垃圾;不吃野生动物;爱护动、植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回收废电池、废塑料;多种绿化等等。同时,要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环境的队伍中。
  3.我们应该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以榜样影响被教育者。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是除了父母亲属之外与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在跟随教师学习知识的同时,他们还会受到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不自觉地将教师言行举止当作自己为人处事的参照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励他们主动发现并改正自身缺点,充分发挥自身优点。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让孩子感到有人愿意了解、关心自己,从而敞开心扉,与教师建立和谐、融洽、友好的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与交流才能有效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应该教育所有的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 。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关心”教育中健康的成长吧!
  (作者单位:胶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编辑/杨俊飞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源自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 生活 解决问题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
期刊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天,哥哥说要考我一道题目。他说:“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里,数它们的头共有5个,数它们的腿共有14条。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子?”我一听就愣住了,心想这也太难了!哥哥说:“不会做吧?这叫‘鸡兔同笼’问题,好好读书,以后会学到的。”到了五年级时,一次数学老师跟我们讲“鸡兔同笼”的问题,我学会了,特别高兴,直到今天,我还印象深刻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自己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冀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在选材和内容的编排上注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教学中,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仅限在“教教材”上。只有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才能使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实现自主、快乐的学习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材 创造性  一、用心去感悟、聆听学生内心世界  大人眼中的世界和孩子们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笔者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读写结合的研究,以往类似的研究中比较偏重于读写结合点以及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而笔者觉得教师本身的引导、点拨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评价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写作时能言之有物,手到拈来,是学多语文老师深赶头疼的问题。而看图作文首先解决了学生的素材问题,使学生有文可作,从而打开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那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应该在看、想、说、写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看图作文 观察 想象 表达  一、看——理清图意,明确方向  1.合理有序地观察,了解画面内容。写作文以前,我们先要对图画的全貌进行观察。一般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与幼儿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幼儿时期又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游戏对这个时期幼儿的能力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游戏就是他们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游戏 学习 分享  幼儿的游戏,在成人看来只是一种无规则的“瞎玩”,但对于幼儿自身来说,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此可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并
期刊
【摘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随之发生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不断思索中前进,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最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新观念的实施。教育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支配和控制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观念?这里,我不打算进行过深的阐述和概述,只想就现形势下“新课程、新理念写作教学如何教”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新
期刊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叶的事业也许永远不会惊天动地,但正是这渺小的,不起眼的叶,成就了花的绚丽,果的辉煌。”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被这句话蕴涵的简单的哲理震撼了。我们教师就是那片叶,学生就是花园里的小花。当我们班级里有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高兴。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暴露出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失败的弱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上对中学生适当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作为中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肩负重要责任,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挫折教育,则成为老师们更重要的任务。通过了解挫折、挫折教育的含义、挫折教育对学生的作用,老师们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运用挫折教育,从而
期刊
【摘要】思想品行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需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从热爱教育、勤奋敬业、做学生的良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的益友;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热爱教育 了解关心学生 多位教育途径  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