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内部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等不利经济因素影响下,我国股份制银行的未来发展存在着不可预期的风险。而信用卡作为银行的业务之一,其高风险是有目共睹的,银行如何防范风险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 银行风险控制 信用卡 营销策略
在现在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已树立不可动摇的地位。由于一系列导致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因素,其中包括了部分企业信贷风险加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这些因素使得银行卡风险上升,危机出现。而股份制银行对风险控制成为商业银行运营中最重要的环节。信用卡业务为时下银行业务中发展较迅猛的,且由于其比较“冲动”的消费模式,使得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相当必要。
1.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现状与未来预期
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现状:股份制银行占银行业比重较大,是银行业发展中的活血及力量来源。而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随着现阶段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扩张,势头迅猛,高速率的发展势必会留有诸多风险和隐患。我国股份制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股份制银行资本化的深入造成的业内竞争风险;市场化的存贷利率引起的监管风险;政策的紧缩性打压下的资产质量存在的风险。银行处于金融的中心,受市场化影响巨大。市场化需求有繁多和复杂的特征,其风险存在异动。基于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对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控制首要是有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且监控体系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步和修整。
股份制银行的风险化前景:主因在于银行的信息化较为薄弱,不明朗的信息化,影响银行对风险化的判断和控制。由于目前的制造业不景气,出口受到打压,贸易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导致企业运营环境差,资金面差等状况,给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较大。解决方案在于能够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计划,加强对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升级有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2.提高股份制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第一,严格信贷资金流向。在股份制银行管理上,应明确资金流向,提高资金收回的能力。投资有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实现银行的业绩。对办理银行业务的客户来说,确定其贷款用途对控制风险有效,为此对客户进行筛选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切勿担当巨大风险,导致银行面临危机。严格把握信贷资金的流通方向,即使信贷较好的政府部门也有所警惕和保留。总而言之,在任何情况下,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监控体制都不能松动。
第二,提高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是控制风险的基本。资产质量是企业运行情况的体现,确定了企業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向好还是走弱。有潜质的公司是银行投资的目标,而一般体现在经济下行时,仍能保持着优良资金状况。即是资金状况的稳定体现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随着未来预期的越来越不明朗化,企业未来走向的把握难度加大,如何精准判断投资方向,是银行管理者和银行有关部门所需探索的。
第三,重视股份制银行存贷比的控制。存贷比决定银行业务的综合发展,它必须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它体现着对银行内部深化发展的理解,而且决定银行未来的盈利水平的高低。笼统的讲,存贷比不宜过高,因为银行需对日常的支取和结算保留一部分资金周转。存贷比例过高,将导致银行出现支付危机和信誉危机。目前,参考资本充足率、资金运用程度、风险权重会多于银行存贷比,这并不说明存贷比例不受重视。
第四,注重组织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改革。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料,许多大企业追求规模化、集团化和跨区域化,其中潜在的风险更大,受资本全球化的冲击的影响难以估计。而银行在管理旗下资产分配时,信息化较差,风险控制能力的不足,很难有辨识企业真正财政数据的能力。再者,受银行自身运营条件难以磨合的局限,和与外部市场联系吻合度较低时,许多管理手段难以有效实行。目前,可以采取扁平化调整和改革,即让管理效率更集中、高效,组织结构上做到科学的综合管理。发展股份制银行要与风险控制结合考虑,平衡二者,不能仅追求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有关股份制银行发展的战略以适应外围环境的变化。发挥支行的区域特征,突出区域优势。银行在整体运作上,不可缺乏高效管理体系和规模化的组织结构,使业务模式化特征明显。在银行管理上,充分调动总、分、支行积极性,对三者间的功能定位深刻理解,并能有效利用三者在功能上的不同。实际证明,在总、分、支行间进行经营权限上移是很好规避风险的方法。如支行转移给分行办理公贷款业务,大大提高了对风险控制的能力。
3.股份制银行中的信用卡业务分析
首先,说明信用卡流通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手段。信用卡是由工作人员对申请人员核实身份信息并由申请人员提交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和收入证明后,实际了解核对申请人的身份和单位,判断申请人是否有定期还贷的能力后向申请人员发放。银行有提供上门办理业务的业务员,这些销售人员要承担一些风险可能。上门办卡服务时,需到到申请人的单位去核实身份,这个步骤上信息明确和可靠能减低一部分风险。可以把重点更放在核对申请人相关信息以及对于申请人未来的潜在发展的分析上,从提高单卡收益上和降低风险程度上,实现整体运营的高经济化,低风险化。具体对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上,除了联网公安身份证检查核实外,对申请人相关银行业务进行检核。提高信用卡发展规模,主要在于注重其质量的发展。信用卡的发行,是银行业务的一部分,而信用卡的超额消费造成的风险是持卡人个人自己承担后果,银行按照步骤收取。增强银行的合规性,是银行业务发展顺利的基本保障。
其次,说明一下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反套现和催收。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在发行之时便存在,而主要集中在持卡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非法套现的违规交易日益猖獗,使银行蒙受巨额损失。如今,套现频繁出现,甚至以产业化的形式出现了专门的套现公司。这些套现公司提供所谓“一条龙服务”,帮人办卡套现,甚至帮人养卡,即客户套现之后,套现公司先帮客户垫支还钱,增加信用卡的信用额,以便继续套现更多。目前,银行应对套现公司这种恶劣交易的手段有限。如股份制银行内部建立的POS机跟踪系统,对申请人自申请之日起的卡中各消费记录进行监督。在打击套现活动上,与公安机关配合破案,不少银行自身也有监控业务,与相关信用卡催收公司合作监控套现公司。还有的银行建立反欺诈联盟和黑名单列表互通。由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大,超额的预支使得不确定性加大,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高额收益又是银行不可能放弃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面临巨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催收环节,现有些银行的作法是提高合作的催收公司分成比例,提高催收公司的工作效率等等。
参 考 文 献
[1]朱吉亮.股份制银行风险控制及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J].财经界.2010
[2]董晓波,张同建,陈广山.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经验性研究[J].2009.10
[3]黄涛.信用卡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J].现代金融.2009■
[关键词] 银行风险控制 信用卡 营销策略
在现在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已树立不可动摇的地位。由于一系列导致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因素,其中包括了部分企业信贷风险加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这些因素使得银行卡风险上升,危机出现。而股份制银行对风险控制成为商业银行运营中最重要的环节。信用卡业务为时下银行业务中发展较迅猛的,且由于其比较“冲动”的消费模式,使得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相当必要。
1.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现状与未来预期
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现状:股份制银行占银行业比重较大,是银行业发展中的活血及力量来源。而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随着现阶段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扩张,势头迅猛,高速率的发展势必会留有诸多风险和隐患。我国股份制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股份制银行资本化的深入造成的业内竞争风险;市场化的存贷利率引起的监管风险;政策的紧缩性打压下的资产质量存在的风险。银行处于金融的中心,受市场化影响巨大。市场化需求有繁多和复杂的特征,其风险存在异动。基于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对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控制首要是有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且监控体系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步和修整。
股份制银行的风险化前景:主因在于银行的信息化较为薄弱,不明朗的信息化,影响银行对风险化的判断和控制。由于目前的制造业不景气,出口受到打压,贸易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导致企业运营环境差,资金面差等状况,给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较大。解决方案在于能够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计划,加强对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升级有关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2.提高股份制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第一,严格信贷资金流向。在股份制银行管理上,应明确资金流向,提高资金收回的能力。投资有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实现银行的业绩。对办理银行业务的客户来说,确定其贷款用途对控制风险有效,为此对客户进行筛选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切勿担当巨大风险,导致银行面临危机。严格把握信贷资金的流通方向,即使信贷较好的政府部门也有所警惕和保留。总而言之,在任何情况下,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监控体制都不能松动。
第二,提高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是控制风险的基本。资产质量是企业运行情况的体现,确定了企業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向好还是走弱。有潜质的公司是银行投资的目标,而一般体现在经济下行时,仍能保持着优良资金状况。即是资金状况的稳定体现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随着未来预期的越来越不明朗化,企业未来走向的把握难度加大,如何精准判断投资方向,是银行管理者和银行有关部门所需探索的。
第三,重视股份制银行存贷比的控制。存贷比决定银行业务的综合发展,它必须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它体现着对银行内部深化发展的理解,而且决定银行未来的盈利水平的高低。笼统的讲,存贷比不宜过高,因为银行需对日常的支取和结算保留一部分资金周转。存贷比例过高,将导致银行出现支付危机和信誉危机。目前,参考资本充足率、资金运用程度、风险权重会多于银行存贷比,这并不说明存贷比例不受重视。
第四,注重组织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改革。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料,许多大企业追求规模化、集团化和跨区域化,其中潜在的风险更大,受资本全球化的冲击的影响难以估计。而银行在管理旗下资产分配时,信息化较差,风险控制能力的不足,很难有辨识企业真正财政数据的能力。再者,受银行自身运营条件难以磨合的局限,和与外部市场联系吻合度较低时,许多管理手段难以有效实行。目前,可以采取扁平化调整和改革,即让管理效率更集中、高效,组织结构上做到科学的综合管理。发展股份制银行要与风险控制结合考虑,平衡二者,不能仅追求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有关股份制银行发展的战略以适应外围环境的变化。发挥支行的区域特征,突出区域优势。银行在整体运作上,不可缺乏高效管理体系和规模化的组织结构,使业务模式化特征明显。在银行管理上,充分调动总、分、支行积极性,对三者间的功能定位深刻理解,并能有效利用三者在功能上的不同。实际证明,在总、分、支行间进行经营权限上移是很好规避风险的方法。如支行转移给分行办理公贷款业务,大大提高了对风险控制的能力。
3.股份制银行中的信用卡业务分析
首先,说明信用卡流通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手段。信用卡是由工作人员对申请人员核实身份信息并由申请人员提交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和收入证明后,实际了解核对申请人的身份和单位,判断申请人是否有定期还贷的能力后向申请人员发放。银行有提供上门办理业务的业务员,这些销售人员要承担一些风险可能。上门办卡服务时,需到到申请人的单位去核实身份,这个步骤上信息明确和可靠能减低一部分风险。可以把重点更放在核对申请人相关信息以及对于申请人未来的潜在发展的分析上,从提高单卡收益上和降低风险程度上,实现整体运营的高经济化,低风险化。具体对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上,除了联网公安身份证检查核实外,对申请人相关银行业务进行检核。提高信用卡发展规模,主要在于注重其质量的发展。信用卡的发行,是银行业务的一部分,而信用卡的超额消费造成的风险是持卡人个人自己承担后果,银行按照步骤收取。增强银行的合规性,是银行业务发展顺利的基本保障。
其次,说明一下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反套现和催收。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在发行之时便存在,而主要集中在持卡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非法套现的违规交易日益猖獗,使银行蒙受巨额损失。如今,套现频繁出现,甚至以产业化的形式出现了专门的套现公司。这些套现公司提供所谓“一条龙服务”,帮人办卡套现,甚至帮人养卡,即客户套现之后,套现公司先帮客户垫支还钱,增加信用卡的信用额,以便继续套现更多。目前,银行应对套现公司这种恶劣交易的手段有限。如股份制银行内部建立的POS机跟踪系统,对申请人自申请之日起的卡中各消费记录进行监督。在打击套现活动上,与公安机关配合破案,不少银行自身也有监控业务,与相关信用卡催收公司合作监控套现公司。还有的银行建立反欺诈联盟和黑名单列表互通。由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大,超额的预支使得不确定性加大,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高额收益又是银行不可能放弃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面临巨大风险,这些风险来自于催收环节,现有些银行的作法是提高合作的催收公司分成比例,提高催收公司的工作效率等等。
参 考 文 献
[1]朱吉亮.股份制银行风险控制及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J].财经界.2010
[2]董晓波,张同建,陈广山.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经验性研究[J].2009.10
[3]黄涛.信用卡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J].现代金融.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