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家庭子女不该成为边缘人群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少“杀鱼弟”混迹市井
  2010年11月25日,网上出现一个题为《苏州最年轻杀鱼弟!绝对震撼你的视网膜神经》的图帖,三张照片记录了一个看上去只有十来岁的小男孩卖鱼、杀鱼的过程,其娴熟的刀法和面对买客的犀利眼神,果然震撼了众多网友。
  有媒体跟踪报道,这个被网友称为“杀鱼弟”的小男孩只有11岁,5年前跟随父母从山东老家来到苏州。最初,“杀鱼弟”的父母以捕鱼、卖鱼为生,不久找到了门路,开始从渔业市场进货,在苏州市官渡里化肥厂菜场摆摊卖鱼。“杀鱼弟”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4个弟弟妹妹。
  “杀鱼弟”的父母并非没钱供儿子上学,事实上,“杀鱼弟”在附近的农民工子弟小学就读,可他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帮父母照顾生意。父母都不识字,也管不了他,后来看他喜欢杀鱼,也乐得有个帮手。久而久之,“杀鱼弟”学会了全套的卖鱼、杀鱼本领,全然一个老鱼贩。好奇的买客争相到他的鱼摊上买鱼,因而他早已是菜市场的名人,生意也格外好。有的时候,“杀鱼弟”干活儿不够麻利,还会招来父亲的责打。记者采访时发现,由于皮肤细嫩,“杀鱼弟”双手被水泡得又红又肿,手背和手臂有小块小块的疤痕。引起媒体关注以后,人们纷纷呼吁让“杀鱼弟“回归课堂,但他非常反感人们的好意,所以用照片中愤恨的眼神面对记者,甚至向记者泼脏水。
  小小年龄就弃学从商,不仅令人惋惜,而且也违反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一位中学老师忧心忡忡地表示:“希望孩子的父母能够担起责任来,早日送他回学校上学。这样在鱼摊上生活,不管是对他的生理还是心理肯定都只有坏处。虽然孩子小小年龄就能帮家里赚钱看起来很能干,但无论如何,孩子是在接受教育的年龄,应该让他过和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
  这位老师反映,“杀鱼弟”绝非个案。来自流动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不稳定、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缺失、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早已成为问题多多却长期被人忽视的边缘人群。
  流动家庭子女的生存状况究竟怎样?他们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又如何改善?本刊组织力量深入郑州几个外来人口的集中居住地,探访游走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
  在困惑与希望中成长
  X岗是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一个城中村,村民早已无地可种,靠出租房屋和做小买卖为生。上午9点,这里如市场般喧闹。沿着贯穿全村的一条约五米宽的水泥路从西往东走,可以看到菜场、小超市、理发店、网吧、游戏室、招待所、麻将室、宾馆、餐馆林立于街道两边,无数条背街小巷,错综复杂地通向密密麻麻的出租屋。大约350户流动家庭蜗居在这里,流动学龄儿童400多名。
  郭健是这400名儿童中的一员,今年12岁,本来应该上初一,却只上小学五年级。“我不是上学晚,我5岁就上学了!”他打着手势解释,“跟着爸妈到处搬家,像流浪一样,各地用的课本不一样,进度也不一样,就把功课耽误了。我也没办法啊!”郭健的父母是武陟县人,4年来在焦作、新乡、开封、郑州从事家庭装修,郭父擅长水电,郭母会贴瓷片。
  几年来,郭家赚了一些辛苦钱,可郭健的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我们都没文化,辅导不了孩子。”郭父唉声叹气地说,“花钱给孩子报班,没啥用,白花钱,就算了。老家没好学校,孩子就带在身边。老转学也不是个事儿,可要定居下来也不行,人得跟着活儿走啊!”由于频繁转学,郭健无法跟上学习进度,在班里饱受歧视,早已厌学。
  谈及孩子的前途,郭父正色道:“上大学,一定要上大学!”沉吟了一下又说,“不管咋样,绝不能让他今后像我这样出苦力。”郭母接过话头说:“俺家郭健可懂事了。我和他爸经常忙得不着家,给他5元钱,他就能一天不让自己饿着。戏里咋唱来着?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8岁的许东明可不是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许父说:“这孩子不学好,迷上了打游戏,整天往黑网吧跑。我打他骂他,他妈哭着求他,都不管用。他还偷家里的钱。开始5元、10元,现在连100元的大钱都敢偷!我和他妈在菜市场卖菜,早上三四点出门,根本顾不上他。唉!”许父说,他没有能力照顾孩子,也不期望他能读书考大学,只希望他能平安“混大”,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许东明则说,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学开汽车、修汽车。
  记者悄悄问许东明:“村里有多少黑网吧?都在哪儿?”许东明转过身,指着一条小巷说:“从这里走,不远就有一家,我常去。”这家没有名字的黑网吧隐藏在一栋私人住宅的二楼。楼道光线很暗,网吧虚掩着门。记者推开门,看到里面挤着10多个孩子,正在玩韩国枪战网游“穿越火线”。老板则端坐在里面收钱。网吧不大,约两间房,20多部电脑。许东明说,这样的黑网吧全村有十几家,藏匿于不知名的角落里,只有孩子找得到。黑网吧的上网价格一样,都是一小时两元。
  网吧角落里,一个明显高出别人一头的大男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许东明说,他叫何振龙,来自河北邯郸乡下,是网游高手,孩子们的偶像。他的父母是建筑包工头,有钱,所以他有钱泡网吧,而且不用上学。“要是他上学,现在该上高中了。”许东明说。
  来自南阳的五金店老板邱海告诉记者:“在这里,除了网络游戏外,再也没有啥可供孩子们消遣的了,要不黑网吧和游戏室咋就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我儿子9岁,跟同学学会了上网,我没少揍他。还好,他被我揍好了。”
  小山和小宁都是7岁,也是好朋友,整天在街上闲逛。修理自行车的马师傅说:“他俩呀,嗨,跟孤儿差不多,他爹妈去发财了。”所谓“发财”,是踩着三轮车去各个小区里收旧家具,赚个糊口钱。马师傅说,两个孩子都曾上学,可学习成绩太差,被学校劝退了。“因为啥?学校讲升学率嘛,谁愿意被拖后腿?再说,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老师同学也歧视他们。”马师傅轻描淡写地说。
  一家10平方米左右的小蛋糕店里,一个小姑娘在守店。她叫刘佳妮,11岁,河南省通许县人,上小学六年级。她很懂事,帮父母守蛋糕店,还要照顾6岁的小妹妹。她羞涩、内向,话很少,只是偶尔一笑。一个顾客要称3元的蛋糕,她随手一拎,就能抓出3.2元的分量,动作熟练准确,俨然一个老生意人。“两毛钱就算了。”佳妮脸上流露出自然、羞涩的笑。收钱,找钱,顾客满意离去。然后,她又抱着妹妹,端坐在店里。
  其实,这个都市村庄的流动家庭中不乏雄心勃勃者。他们希望将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改变打工的命运。2011年高考,谷家姐弟一起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热议的话题。谷家姐弟是堂姐弟,来自河南南阳,家教都很严。采访中,多数家长认为,谷家姐弟学习成绩好是天生的,叫人羡慕,却学不来。
  X岗的流动儿童90%入读附近的W小学和T中学。
  W小学副校长对记者说,流动儿童在学习上两极分化严重,少部分流动儿童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好,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和同学求助,成绩优良,但大多数流动儿童自觉性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欠佳,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T中学宋老师告诉记者,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从事体力劳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家境贫困,使孩子缺乏自豪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孩子自暴自弃,很难管。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及与城市孩子的攀比,让一些流动儿童内心要么变得柔弱、自卑、孤僻,要么表现得叛逆、好斗。
  每年寒暑假前,W小学都会给每名学生发一张调查问卷,询问下学期是否继续在学校读书。校方表示,学生流动性较大,为方便学校招生,无奈出此下策。
  拿到这张问卷,郭健很困惑,不知该如何填写。他的父母在郑州承包家装小工程,也许明天或者后天,父母觉得这里生意难做要走,他就得跟着父母继续漂泊。
  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流动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刊邀请教育专家,针对流动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专题座谈。
  专家们表示,流动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令人忧虑,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客观因素
  与城市居民相比,大多数流动家庭的收入偏低,有的甚至在贫困线以下,很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部分流动家庭收入较高,却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放松了对子女必要的关心和教育。
  流动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疑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多数父母因无力辅导孩子的功课而苦恼不已。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只顾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品德和性格培养,甚至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
  流动家长职业上的低层次特点也对其家庭教育造成复杂的影响:低层次的职业社会地位低,易受歧视,子女易受心理伤害;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转学,无法适应变幻莫测的生活。
  流动家长多半是非正规就业,在劳动时间上具有极大弹性,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挤压了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孩子实际上处于失控状态。
  第二,家庭主观因素
  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流动家长对子女的未来期望很高,希望子女能给自己争口气。少数流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功利化、现实化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只希望孩子将来的工作劳动强度小、竞争压力小就行。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流动儿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在言谈举止、穿戴、爱好上能更快地城市化,而父母忙于打工,加上文化水平较低,难以跟上孩子的步伐,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家庭教育更无从谈起。
  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窘迫,住房狭小、拥挤,居住设施普遍简陋,往往造成家庭成员心理失衡,特别容易引发夫妻的矛盾与冲突。孩子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气氛里,人格难以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除了家庭因素以外,外部环境因素同样不能忽视。比如,对于绝大多数流动家庭来说,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并非易事,昂贵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居住环境的落后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居住地点的郊区化也减缓了孩子的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在带给孩子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也给家庭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家教教育的独特功能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也是必须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出台了有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法规政策,确保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然而,这一庞大群体的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善的难度都不容乐观。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情况,专家给流动家庭的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转变观念。流动家长同样望子成龙,但相应的家庭教育却严重缺失,总希望学校承担起全部的教育责任。其实,家庭教育具有学校及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续,家长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才能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
  第二,洁身自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读报……这一切都有教育意义。”有的家长除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一副牌。当孩子埋头学习时,父母却只顾看电视、打麻将,有的家长自己一边打麻将,一边让孩子坐在旁边做作业。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作为家长,再忙再苦再累也不能忘记旁边有孩子天真的眼睛在看着你,应洁身自好,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第三,相伴成长。教育孩子,实质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因此,流动家长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不能以工作忙、工作累为由放松学习,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营造学习型家庭的上进氛围,使孩子耳濡目染,受到积极影响。家庭文化是最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家长精心营造出来的。家长要加强亲子交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尤其是孩子的思想变化,多谈社会、生活、工作中积极的一面,多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等。家庭居住条件再差,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要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为孩子开辟小书房,安置一张写字台、一个书架、一墙图片、几盆花草等,对孩子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尚情趣,保持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刊认为,除了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和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外,流动家庭的家长也要花大力气为孩子开拓外部空间,比如经常和学校老师联系,经常带孩子融入城市生活等,以免孩子困于拥挤、狭窄、落后的生活空间,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边缘人群。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天津:出台校园欺凌防治工作细则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结合全市教育系统实际,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落实〈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工作细则》。  《细则》提出,学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教师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防治欺凌计划,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反欺凌教育培训和专题活动等,对学生欺凌事件进行认定,根据相
对于我和老公这一代人来说,“性”的话题一直是成长中的禁区。小时候,父母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过我们“我从哪儿来”的问题,关于我们的由来的答案有很多版本。邻居家的一个小弟弟就曾被一个大胡子叔叔说成是从垃圾箱里捡回来的,逗得他哭了很久。长大后的生理卫生课上,一到真正涉及男女性征的章节,老师都会安排我们看书自学……于是,我们这代人就在懵懂的摸索中慢慢长大、恋爱、结婚。  当我和老公有了要孩子的想法后,我们一致
联词: 开始,喜怒哀乐,注视,忧伤,翅膀,永远,任何,回报  森林里要选举“树冠之王”。选举大会还没开始,满脸忧伤的小松树说:“我的所有亲人在一个夜晚被人类残忍地杀害了,我很孤单。现在,连一双飞翔的翅膀都看不见了。”梧桐树爷爷深有感触地说:“我老了,最大的幸福就是能注视着我的孩子茁壮成长,可他们都被人类用小刀刻上了字,我真心疼啊!”苹果树愤怒地说:“我结出甜美的苹果给人类吃,不求任何 回报。可现在
请看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孩子上高三了。他的妈妈为了让儿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从小到大不让他干家务活儿。妈妈每天除了工作就是马不停蹄地买菜、做饭、洗衣、收拾房间……时间长了,儿子认为这些都是妈妈应该做的,一点儿也不领情。一天,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浑身无力。儿子放学回家,看到锅里没饭,只冷冷地说了声“我出去吃了”,就离开了家。过了不久,儿子吃饱回家了,竟没有过来看望妈妈,也没给妈妈带回一点吃的,直接
穿名牌有三种效果:第一种,穿上名牌,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暴发户,怎么看怎么别扭;第二种,穿上名牌,整个人有高贵的感觉,看着顺;第三种,穿什么都像穿名牌。同样是穿名牌,不同的人能穿出三种效果,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高一男生崇尚名牌  李先生做化妆品生意,在成都有6家门店,家境殷实。他找我咨询,是为了他的儿子小松。小松16岁,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一,学习成绩中等。李先生说,从上初中开始,小松就喜欢穿
问:我老公常对孩子说:“我没能耐,就指望你长大后给咱家争光了。”我老公是个好人,但也是个没多大能耐的人。他的话固然是事实,让我每次听后都感觉心酸,同时也担心这样的话对孩子说多了没啥好处。请问,我的担心有无道理?  付杰   答:父母对孩子常说这样的话,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干劲,反而会有消极影响。  一、破坏了孩子心目中的情感权威。血缘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吃喝、穿用都得从父母那里得到解决,孩子天然地依赖父
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童年故事。许多年以后,她发现自己的父亲并非一无是处。当父亲的形象被还原,她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其实,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但她搞不懂,父亲是怎么被家庭排挤的?父爱的光辉是怎么被遮蔽的?长大成人的她为什么会若有所失?  讲述、解析这个故事,既是缅怀,也是警示。    许多年以来,常女士仿佛患了过敏症,每当在书中读到父女冲突的章节,看到父女嬉戏的电影镜头,在路边看到父女手牵手在阳光里散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神九”返回舱顺利着陆,刘洋、景海鹏、刘旺胜利结束为期13天的太空之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刘洋作为中国第一位飞天的“神女”,备受关注。谈起自己的“飞天”之路,刘洋说:“母爱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别赖床,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刘洋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爸爸刘士林和妈妈牛喜云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刘洋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对她非常疼爱。尽管如此,妈妈对
命运多舛的母女  杨女士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向我讲述她曲折苦难的前半生。我没有打断她,因为我知道她需要有一次畅快的倾诉,需要一场无拘无束的痛哭。事实上,我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桌上那大半盒纸巾是我俩共同用完的。  杨女士是福建漳州人,4岁时母亲病逝,身有残疾的父亲无力抚养她,是姑妈把她拉扯大的。姑妈家在偏僻乡下,家境不算宽裕,供两个儿子上学已捉襟见肘,再加上一个侄女,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杨女士从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谨向关心、支持和订阅本刊的读者朋友致以最深情的祝福,祝愿我们的新老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心想事成!  2014年本刊将继续举办“吉祥订户”和“亲情赠阅,圆梦读者”活动,凡订阅全年杂志者均可获得意外惊喜。另外,本刊还将不定期推出“热心读者评刊”、“读者好企划”等有奖活动,总奖金额再次提高,获奖面再次扩大,敬请广大读者朋友积极参与。  “吉祥订户”抽奖活动  本刊今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