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活性焦的再生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焦因其优良的吸附性能与再生性能,已被广泛用于烟气脱硫。本文综述了活性焦脱硫及其再生机理,重点介绍了活性焦热再生、水洗再生,微波再生等方法,比较了不同再生方法的优缺点,为脱硫活性焦的再生指明了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以毛豆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取法对其进行提取,通过ABTS+·清除能力测试、DPPH·清除能力测试、胶原蛋白酶抑制能力测试、弹性蛋白酶抑制能力测试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清除能力测试等方法,对毛豆提取物的体外抗衰老活性进行考察评估。结果显示,毛豆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活性:清除ABTS+·的IC50值为11.16 mg/mL,清除DPPH·的IC50值为11.77 mg/mL,清除AGEs的IC50值为3.21 mg
利用水解法诱导并通过高温筛选提取得到蝇蛆耐高温抗氧化蛋白,对健康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计算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及对淋巴细胞转化率。设计三种不同水解度,探究水解度不同的蝇蛆耐高温抗氧化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蝇蛆耐高温抗氧化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小鼠的巨噬细胞巨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率随着蝇蛆蛋白水解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表明蝇蛆提取蛋白的水解度与小鼠免疫指标变化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活力有关。
高倍防护指数的防晒产品在配方设计时,对防晒剂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配方师以往大都依靠经验进行判断,缺乏量化的数据参考.文中分别利用帝斯曼和巴斯夫的防晒模拟器对近三年高
目的:观察汉黄芩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心脏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ZnPPIX组、汉黄芩苷组和汉黄芩苷+ZnPPIX组。再灌注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表达水平。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ROS)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O-1,Nrf2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
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是一种耐高温、耐氧化、耐氯的低磷缓蚀阻垢剂。现有工艺采用高温蒸汽水解生产PBTCA,水解时间在24小时以上,能耗高。本文采用低压水解法制备PBTCA,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水酯质量比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30℃,反应压力为0.5~0.60 MPa,水酯质量比1.9,反应6小时,2-膦酸丁烷-1,2,4-五甲酯转化率为100%。最后得到一种浅黄色透明液体,即为PBTCA。经磷谱检测,产品质量分数在93%以上。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患者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信息,依据碳青霉烯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收集相应临床资料,探究重症医学科患者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经分析,两组在住院时长超过20天、ICU入住超过一周、气管切开及APACHEⅡ超过20分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时间超过20天和APACHEⅡ超过20分是重症医学科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科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时间超过20天和APACHEⅡ超过20分是重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在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辅助治疗的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柚皮苷浓度,并考查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SepaxHP-C18色谱柱:(100mm×2.1 mm,5μm),以甲醇-2 mmoL·L-1醋酸铵溶液(65:35)为流动相;
白光LED具有节能、环保、耐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LED发光材料的稀土配合物和近十年Eu3+(4f6)、Tb3+(4f8)和Dy3+(4f9)等稀土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除了受中心稀土原子影响外,有机配体的结构特征、平面刚性程度以及配体间的协同效应都会影响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并对LED稀土有机荧光粉进行了展望。
针对在利用垂直沉铜与脉冲电镀组合工艺进行PCB通孔电镀过程中所发生的折镀问题进行了研究,借助扫描电镜对通孔折镀线及其两侧的铜晶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结合PCB通孔电镀的原理并基于DOE实验对可能引起“折镀”失效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折镀失效是因脉冲电镀过程中孔内折镀失效位置与周边位置铜原子结晶的成核与生长速率不同,二者之间铜晶格的致密性差异较大所致,而沉铜过程中除油剂三乙醇胺在孔壁严重粗糙处残留与脉冲电镀过程中高浓度的光亮剂协同作用是造成折镀失效位置与周边位置铜原子结晶的成核与生长速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