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殷人屡迁”已是史学界的基本共识.然而,先商族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迁移范围仍缺乏相应的研究.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显示,先商文化(约2000~1600 BC)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豫北冀南地区,相关人群的频繁迁移也似在此范围内.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磁县南城墓地人和猪的牙本质、牙釉质的Sr同位素研究,为先商文化人群的迁移行为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直接证据.具体说来,5例家猪牙釉质的Sr同位素均值表明,当地87Sr/86Sr基准值的范围为0.711614~0.712046.19个先民中有15例个体牙釉质的Sr同位素比值在当地的87Sr/86Sr基准值范围之外,这说明大量个体幼年时可能不在本地生活,即南城墓地先商居民中可能存在着较大比例的迁移个体.当然,也不排除家猪的样品量有限,导致当地87Sr/86Sr基准值范围过窄的可能性,进而使得南城墓地先商居民出现较大比例迁移个体的假象,因此期待开展更多后续工作.结合先商文化墓地的考古学研究,有理由认为南城墓地部分人群可能来自北方地区、胶东半岛和山西等.南城墓地人群所代表的先商文化人群来源的多元化现象,对先商文化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