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30%”之 螺蛳壳里做汤

来源 :经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直销的佣金制度必须具有激励性和公平性,但在A公司的佣金制度里,笔者实在看不出这两个重要特性如何得以充分体现。
  就激励性而言,假设你是直销员并获得了30%的最高比例,你曾直接推荐过10名直销员,现在他们也都达到了30%的最高比例,那你未来的收入如何呢?如果这个制度不再有更多的拨出,指定最高“拨比”就是30%,那除非你再开新线,否则未来的收入就是零。
  此外,如果某人有6万元的资金,他完全可以立刻达到30%的最高比率,而后慢慢做;但他更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不公平竞争:用30个身份各买2.000元产品,然后把30个前排资格让给别人。这样就会有30个人分文不出而又能从15%作为起点开始挣钱。与其说这是激励,更不如说是投机。
  


  就公平性而言,该制度的设计也乏善可陈。现在倘若有30个人,每人各有2,000元,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可以把每个人的2,000元都集中起来,交给一个人购买60,000元产品,另外29人则以一条龙的形式挂在这个人上面,等他获得了30%的比率,上面的29人也就同时获得了30%的比率。这要比每个人都白手起家,由零开始奋斗强得多。
  


  
  带着枷锁跳舞
  
  虽然法定拨出30%的比率低了点,但如果仅仅是这30%的限制,而不同时禁止多层次设计的话,调整制度的问题也不是很大。可行的,也是最简单以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原有制度不变,只是在实际拨出佣金时乘上个系数就可以了。比如,原先拨出60%的,现在的系数是0.5;原先拨出50%的,如今的系数是0.6。将来一旦“拨比”限制放开,把系数取消即可,无须再对制度本身进行调整,也并不影响正常经营。而采用上面的这种60,000元,30%封顶的制度,到时候不进行全面调整,公司必然会被直销员唾弃;而要调整的话又怎么调整呢?继续延伸如60.001~120,000元,35%?还是“拨比”翻倍,如0~2,000元,20%?
  


  很容易看出,在A公司现有的制度下,无论进行怎么样的调整都是不合理的。如果把整个制度推倒重来,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对直销团队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倘若那时企业已经有几万人的直销员队伍,它将难以承受业绩狂跌以及声败名裂的风险。
  不过,现在好像没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远,原因是申牌企业都发表声明,承诺个人的奖金完全按照个人的销售额来提取。如果该企业真的信守承诺,那以上的推论自然就不成立,然而采用这样的制度又会出现以下问题:你加入当月的业绩是2,000元,获得的奖金比率是10%,那还有20%呢?被公司沉淀了吗?如果没有被沉淀,这20%必然被算入了推荐线的佣金,那又成了“团队计酬”,又存在了“上下线”的关系。并且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某些人的当月个人收入肯定会超过个人销售额的30‰这又与法规相抵触了。
  应该指出的是,《直销管理条例》对直销企业限制最苛刻的并不是“拨比”30%这条,而是“个人佣金不得超过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如果仅仅依照前者,企业回旋的余地还很大。利用杠杆原理,完全可以做到个人销售1.000元,而收入能获得10,000元,但有了这一限制,个人销售1.000元,收入最多只能有300元。企业该如何应对?
  
  B 企业的助理销售之路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直销员大量招募助理销售人员,这些人不与直销公司签订直销员合同,他们可以从直销员那里以优惠价购买产品自用或转售他人,其销售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他们的购买金额则计入直销员的个人业绩。这手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为雅芳公司所采用,所谓的“雅芳小姐”在公司是不注册的,她们的佣金收入从“营业助理”或“经理”那里获取。当前另一美商公司采用的方法也与此大致相同——要成为销售经理,必须先成为优惠顾客,有了至少一个月的业绩,公司才会和你签试用合同,而只有当你完成销售经理的业绩,公司才会把你的资料上报劳动局备案。
  下面,笔者以同样申请了牌照的B企业的奖金制度表为例,模拟计算某直销员的奖金。该直销员根据公司制订的佣金制度给予顾客佣金,也就是说,该直销员和顾客的区别仅在于该直销员要和公司签署合同,而顾客不签;该直销员从公司获得佣金,而顾客从他这里获得佣金或折扣。
  我们假设他当月销售/自用2.00。元产品。现在他组织了一个行销/消费网络,这个行销网络完全由“优惠顾客”组成,并且每位顾客都推荐了两位新顾客,这些顾客当月都消费了2,000元产品。
  终端顾客2.000元×17%=340元,该项折扣有16人获得。
  有2名顾客的顾客小组业绩6,000元×19.5%=1.170元,分给两名终端顾客各340元,个人剩余奖金490元,该项奖金有8人获得。
  有6名顾客的顾客小组业绩14.000元×24%=3,360元,分给直接推荐的两名顾客(小组)各1.170元,个人剩余奖金1,020元,该项奖金有4人获得。
  有14名顾客的顾客小组业绩30.000元×26%=7.800元,分给直接推荐的两名顾客(小组)各3,360元,个人剩余奖金1,080元,该项奖金有2人获得。
  有30名顾客的直销员本人的小组业绩62.000×30%=18,600元,分给直接推荐的两名顾客(小组)各7,8D0元,个人剩余奖金3,000元,该项奖金由直销员本人获得。
  虽然实际上直销员个人只销售(或自用)了2.000元产品,但在公司的业绩报表上,他的销售额却是62.000元;虽然他实际获得的奖金3,000元是其实际销售额的150%,远远超过了个人实际销售额的30%,但在公司的奖金报表上,却正好符合条例规定与公司的承诺。
  
  差异决定未来
  
  回过头,可能有人要问:既然B企业用它那套佣金制度既可以符合法规条例,又可以让直销员获得高收入,那A企业同样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原因在于B企业的业绩是归零的,而A企业的业绩是累积计算的。对于归零公司的直销员所招募的“优惠顾客”来说,不论他什么时候成为直销员,只要网络在,他的收入就是稳定的;而在A企业,直销员所建立的网络却是空网。设想一下:现在假设有A企业的直销员也像B企业的直销员一样建立了由纯“优惠顾客”组成的行销/消费网,不过几个月,他直接招募的两个人最高比率就会达到30%,并且以后永远会是30%。那个时候,他还会给那两人30%的佣金吗?给了之后,他的收入还有多少?只有个人销售/自用的那2,00元的30%了(而且A企业的制度并没有要求个人必须每个月都得销售产品,所以实际收入可能就是零)。归根结底,这表明该制度本身存在致命的漏洞。
  再回过头来考虑:倘若A企业现在借鉴并拷贝B企业的制度,它的未来会怎么样?关于这一点,笔者先前没透露的信息是:B企业全球年营业额约10亿美元,从创业伊始就采用了单层次直销制度,迄今已有40多年的经营历史;而倘若没有直销经验的A企业采用了B企业的制度,读者可以扪心自司,你会去做吗?
  自然,理论上,B企业的直销员也可能发生他所推荐的优惠顾客“拨比”封顶而吃掉自己全部差额的现象,但由于B企业每个月的个人业绩要求都高达55,000元,因此相比A企业而言,推荐人当“杨白劳”的风险要小得多。
其他文献
迷途知返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了。  过了不久,小儿子就收拾起一切到远方去开创事业了。  在那里,他挥霍无度,浪费资财,很快就把他分得的家产耗尽,他走投无路了。于是去投靠一户有钱人。有钱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由于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浆来充饥。  这时,他突然醒悟过来,就想,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也有余
期刊
作者介绍    大卫·科特莱尔(DavidCottrell),一位蜚声国际的领导学顾问、教育家及职业演说家—他与《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以及《一分钟经理人》作者肯·布兰查同为美国演讲家协会的主力成员,现任科纳斯图恩领导学研究机构的总裁及CEO。  大卫·科特莱尔在领导学和客户服务方面的真知灼见及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成为一名广受欢迎的培训师。    《经贸世界》成长俱乐部推出每月阅书计划,
期刊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就要来到了,在这个举国欢庆亲人团聚的日子里,只有漂泊在外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人们所不了解的传销人群的故事!    被访人物    张波(化名):26岁,离异(由于从事传销,2004年5月妻子已与他离婚,家里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和一个50多岁的母亲),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大专文化,曾任政府公务员,2003年的
期刊
当你的部属用“我们”两个字时,他们不是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寻求问题的解决者。  现在有两种方法可让你避免去背负别人的“猴子”。一种方式是训练猴子不要抬错脚;但是更好的方式是:一开始便不要让他们放在你的背上。  于是,当你发现下属的“猴子”要跳过来时,就应该认真研究谁是下一个步骤的真正执行者,即谁该饲养这只“猴子”。如果问题是下属的,那么你要明确告诉他,作为上级的你只能协助他而不是把“猴子”
期刊
2005年,直销立法,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又将有多少直销人士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又将有多少新人投入到直销领域之中?2005年是直销人的丰收年,还是又一个混乱的开始?  直销六年,直销人从中收获了些什么?直销立法将给直销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直销人又该做何准备?本文将就此和大家展开探讨。    竞争中的误区    约翰·奈斯比特说:“高科技带来高接触。”这句话用到直销领域中可做一个延伸:“高接触带来高成
期刊
我该何去何从?    我曾经是一个在直销中奋力拼搏的热血青年,时间已过去两年了,而我在走上社会后的今天,又一次有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被一个昔日的伙伴唤醒。就在一个月前,和我以前一起奋斗过的伙伴,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了我他的想法:卷土重来。我们在完美中并没有失败,我们这次一定能成功。这是他传递给我的信息。他说只要我点头,他将依然跟我做,我知道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不会让我花任何精力,而我也不怀疑他
期刊
面对即将到来的直销元年,有人在迷茫,看不到前方的路;有人在观望,看这个行业如何重建;有人在耕耘,期待收获的时刻;更多的人在等待,等待直销法的出台。而我们的目光,则对准了直销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希望能够从直销业发展的见证者眼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昨天    主持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1998年直销禁令的出台这一段时间,你们所接触的直销是个什么样子?你们如何看待当时的直销市
期刊
编者按:  前两期提到,有这么一条成功的公式:  成功=IQ+EQ+AQ+HQ=智商+情商+逆商+健商(健康商数)。  其中,健商是基础,其他三个是核心能力。特别是情商与逆商。被称之为成功的秘诀(见下图)。  上两期我们已经分享了关于EQ的最新观念与快速调整EQ的技术。相信每一个阅读的朋友,只要经过三到五次的练习,都可以很熟练地掌握这些技术,并让它们成为相陪自己一生的利器。在本期,我们来破译另一个
期刊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设“故事接龙”栏目,通过对直销人的情感、生活、工作等细节的描写,反映直销人在社会群体中所遭遇的从不被理解到理解和直销人之间的关系与利益冲突等等,以及反映直销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要求故事情节跌宕,可读性强。欢迎作者、读者朋友们踊跃参与!    主要人物    倪赛:男,45岁,做过企业老板,现某直销公司的资深直销商  伊琳:女,40岁,倪赛之妻,某中学教师  倪硕彤:倪赛与伊琳之
期刊
广州美时美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时美刻)组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组建于1997年的广州美时美刻日用品有限公司,是2003、2005年中国直销行业里是一个颇具实力的“新品牌”。美时美刻从组建的那一天起,公司总裁赵博琛先生就提出以“以贴中国”“体贴直销人”为企业宗旨进行大手笔经营骈提出“诚信、柆重、规范、稳定”的企业文化,他告诉人们这八个边际正是中国直销行业目前所缺少的,美时美刻立志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