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2日,很多投资者关注的创业板终于露出了神秘的面纱,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时,更多的港股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香港的创业板。
内地创业板尚未推出,而香港地区创业板的投资机会巨大,在香港创业板设立之初,TOM集团(2383.HK)以1.78港元的价格发行,上市首日报收7.75元,2000年3月20日达到历史最高价17.20元,当天涨幅高达222%。而金蝶国际近期亦表现亦为强劲,2008年3月10日至4月10日间,其股价从5.95港元迅速攀升至7.65港元,升幅28.6%。
但是在丰厚收益的同时,也有巨大的风险,香港除了没有涨跌板限制之外,创业板还有潜在风险。比如数通集团有限公司,在2006年3月31日生效成立,但很快在2008年3月底就进入了创业板除牌公司名录。投资者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此文就是给那些想在香港创业板淘金的投资者一些借鉴,看清迷雾,淘金成功!
香港创业板于1999年11月正式启动,是独立于香港主板市场以外的全新的股票市场。新兴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方便有效的资金筹集渠道,而创业板长远目标在于发展成为类似于NASDAQ的市场。那么内地要开的创业板,和香港的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内地还没有开这个板块时,是否可以先去香港的创业板去淘金,等技术水平练强了,就可以在内地的创业板享受高收益?毕竟学费是在学习香港的创业板时已经缴过了。
香港创业板与主板的区别
在香港的股票市场,只有两个板块:主板和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市场有其独特性,比如,以高增长公司为主体,注重公司增长潜力及业务前景;施行更加严谨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从投资偏好来说,香港创业板的股票更适合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
1.香港创业板市场在接受证券类别、上市条件和监官方式等主面与主板市场存在不少区别(见表一)

链接2:要符合什么条件的公司才可以进入香港创业板呢?
在上市要求上,香港创业板的首次上市要求比主板市场宽松,尤其是在盈利测试、市值/ 收益/ 现金流量测试、市值/ 收益测试等方面的要求上,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比主板低得多。但是创业板在财务、营业记录、主营业务、管理层与拥有权方面、业务竞争、市值和持有股份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创业板股票上市时最低市值实际上不能少于4,600万港元。持股方面,最低公众持股量最低要求为20%-25%(25%适用于市值不超过40亿港元的公司),且市值不少于3,000万港币;而管理层股东及高持股量股东于上市时必须至少合共持有已发行股本的35%。还有就是至少拥有100名公众股东。
比较而言,内地创业板也拟设置低于内地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但盈利要求比香港创业板高。比如,IPO后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而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在盈利方面,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两年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并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等等。
香港创业板的水有多深
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行业相对集中、市值相对集中、公司规模差别大以及业绩表现相对较弱等特点,而创业板公司初期多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其中互联网、生物科技、媒体软件等科技行业公司所占比重较大。
因上市门槛低,香港创业板在设立首三年吸引了大批企业上市。但是,其后因受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影响,创业板市场的热度迅速降温。进入2008年以来,至今三个月没有新股上市融资,截至2008年3月底,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189家,总市值1,126亿港元,平均市盈率降为17倍。
香港创业板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它的暂时发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1)本土上市资源严重不足,并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制约。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而非科技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研发气氛不足。受制于地域特征及经济增长模式,香港不可能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园区,由此导致香港本土的上市资源严重不足,必须依赖外部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上市资源,因而其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上市标准设计欠合理,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偏差。
创业板对申请上市的公司没有明确的财务量化指标要求,也没有根据不同企业特点设计多套标准,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香港创业板内生性的投资风险。整体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规模小、经营不稳定,部分公司甚至没有完备的业绩记录;参与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不少香港基金被禁止投资创业板股份);股份成交量小、流通性不足;股价不能客观反映公司内在价值,部分股份价格大幅波动,暴涨和暴跌的幅度皆相当惊人,曾发生过创博数码科技(8118.HK)(2005年2月更名为“国际娱乐”)股价较发行价暴跌超过99.8%。
(3)此外,创业板股份的重组、收购、私有化及转主板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截止2008年2月底,创业板累计有15家公司曾经停牌三个月或以上,其中部分股份甚至停牌长达两年之久。截至2008年3月底,共有49家上市公司从创业板除牌(含私有化9家和转往主板21家)(见表3)。有鉴于此,创业板遵循“买者自负”的理念,投资者在买卖创业板股票之前,必须明白所将涉及的市场风险。
该怎么测量大海的风浪――估值标准和指数
大海的风浪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海上出行的收获,而选择香港创业板的股票,是否可以收益丰厚,这也要看影响股票的因素,其中关键的是创业板指数和估值标准。
1.创业板指数:
2003年4月14日,标普创业板指数(HKSPGEM)取代创业板指数(GEI)成为该板块新的衡量指标,基数为940.80点。标普创业板指数是一个自由流通股市值加权指数,而且每个季度都会对指数成份股进行调整。
经过屡次调整,标普创业板指数成份股构成和数目发生较大变化。2007年6月30日,成份股数目为44只,其中,权重最大的三只权重股分别为威高股份(8199.HK)、金卫医疗科技(8180.HK)和华彩控股(8161.HK),三者经浮动调整后的市值分别为55.9亿港元、52.4亿港元和39.8亿港元。
由于标普创业板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占到了创业板整体市值约75%,并且每季度都根据成分股的交投活跃程度进行调整,因此指数走势基本上能够全面反映创业板历史走势和该板块股票平均价格变动趋势。标普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入选与否,与该股的股价未来走势以及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无必然联系。但是,由于成分股在入选指数时需要从流动性、权重等多方面加以考虑,并且当该股不再符合入选要求,或者在市值规模和流动性等方面不再具有行业代表性时都将被剔除,因此,成分股的入选或剔除可以为投资者在选股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以2007年6月30日标普创业板指数成分股为例,保健行业个股在前十大权重成分股中占据四席,第一大权重成分股威高股份(8199.HK)亦属于保健行业,并且在该行业中权重占比高达33.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健行业在当时市场中的受关注程度,以及威高股份(8199.HK)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实际上,从2007年3月30日至2007年6月30日,威高股份(8199.HK)从13.04港元劲升至17.26港元,升幅达32.4%。
2. 估值标准
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香港创业板股份的估值标准因产业和行业而异,主要着重于“高增长”和“市场潜力”。以科技型公司为例,评估重点不完全是科技水平,还要着重看科技所依托的商业模式能否取得成功、商业计划是否合理、对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变数的应对手段是否充足等。同时,尽管不少创业板公司在上市时大多侧重于给市场一个预景商业概念,但还是会提供财务资料,为投资者在财务数据上提供一定的评判依据,例如营业额、收支情况、资产状况、商业模式、收入增长,以及过往和预期的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增长情况等。

以北大青鸟(8095.HK)与复旦微电子(8102.HK)为例进行比较。
A.北大青鸟于2000年7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主要经营软件、微电子芯片及IT教育产品;
复旦微电子于2000年8月4日在创业板上市,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的应用专门集成电路设计系统整合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及销售工业应用IC。
B.北大青鸟与复旦微电子背景类似,都是以内地名校为基地的高科技企业,
但是在商业模式的高增长与市场潜力上,北大青鸟有着更多优势。北大青鸟除了经营软件、微电子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外,同时亦充分利用其名校背景,着力发展教育培训产业,而教育培训产业在日益重视教育投入的中国内地具有广泛的前景。
复旦微电子则仅仅依托其技术优势专注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电子产品,而该行业在国内竞争激烈,面对Intel等强大竞争对手。
相比较而言,北大青鸟在商业预景和市场潜力上有着更明朗的前景。而从财务角度来看,2000年北大青鸟经营、盈利情况明显优于复旦微电子(见表4)。
股价走势亦反映了北大青鸟较复旦微电子更受投资者青睐。2000年8月北大青鸟在创业板涨幅前十名个股中排名第二,涨幅75%,而复旦微电子并未入列。
与香港创业板相比,预计内地创业板市场也将具有类似特点,传统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也不太适用,主要将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法来避免单纯财务分析法的缺陷,以便较好评估新兴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创新评价法是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投资的基本方法,从大量新兴企业中发现具有创新能力尤其是产业创新型企业,才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钱经提醒:
投资者一般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产业创新程度:
(1)是否能为现有产品寻找新的顾客,包括在产业销售区扩大顾客群以及扩大产业的地区范围;
(2)是否能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产业生产流程,比如用稀缺度低的要素取代稀缺度高的要素,用价值低的要素取代价值高的要素,用绿色要素取代有污染的要素等;
(3)是否能开辟新的供货渠道;
(4)在原产业内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
(5)开发全新的产业。
这些角度代表企业创新的若干自由度,并依次递增,而潜在的投资回报空间也相应递增。
产业创新不仅能够为传统的技术运用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改进原有的性能,甚至能够创造出全新的产业,拓展和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比如,早前激光和纳米技术在工业和科技上的运用,其创新程度不论在开拓新客户、改变产业流程、开辟新的供货渠道,还是开发新产品等各个方面都是前所未有。
你能捉到多大的鱼―――投资机会
伴随高风险的是可能存在的高收益。对追逐高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所要寻找的也许并非完善但价高的市场和企业,而是起点不高但潜在发展空间较大的投资对象,创业板股份在此意义上具有一定的潜在投资价值。例如,在香港创业板设立之初,TOM集团(2383.HK)以1.78港元的价格发行,上市首日报收7.75元,2000年3月20日达到历史最高价17.20元,涨幅高达222%。
在经历近十年的发展之后,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已在发生欣喜的变化,正在逐步强调把上市公司质量放在首位,因而新上市公司的业绩相对较好,素质有显著提高。从当前市况看,香港创业板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寻找投资机会。
(1)因身居创业板而被忽视的优质中资概念股。
香港虽然本土高科技或新兴企业并不多,但其国际化背景、市场化运作和宽松的上市条件吸引了中国内地一大批优秀中小企业赴港上市。截至2008年3月31日,香港创业板共有H股公司40家,红筹股公司5家(见表5),在创业板189家上市公司中合计占比为23.8%。在创业板上市之内地企业中不乏表现优异者。
比如,金蝶国际(0268.HK)于2001年2月在创业板挂牌,其后因表现优异于2005年7月成功转往主板。金蝶国际近期亦表现亦为强劲,2008年3月10日至4月10日间,其股价从5.95港元迅速攀升至7.65港元,升幅28.6%。
再如,2008年3月创业板升幅排名前二十的个股当中,排名第二的三宝科技(8287.HK)(+34.67%),排名第三的锦恒汽车(8293.HK)(+27.83%),排名第五的西北实业(8258.HK)(+16.00%)等均为内地企业,而物美商业(8277.HK)(+10.65%),交大慧谷(8205.HK)(+7.14%)等则一直有良好表现。
随着中港两地关系日益紧密,香港将越来越成为中国概念股份的聚集地,而创业板市场由于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戒心而使不少优质股份被忽视。建议可从中寻找内地经济形势变化下的新的投资机会,比如可关注符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导向而且自身又具备良好历史业绩的公司,比如环保概念股份和细分行业龙头股份等。
(2)转板概念股。
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香港创业板培养了一批成功转往主板的高素质企业。能够申请转板的公司通常盈利状况优良及前景看好,投资者既可长线投资于这些公司的优良素质,也可抓住转板过程中股价上涨的短线投资机会。
自2002年起,浩伦农科(1073.HK)、新奥燃气(2688.HK)、华翔微电(1195.HK)、中国生物制药(1177.HK)、TOM集团(2383.HK)、山东墨龙(0568.HK)、天业节水(0840.HK)等一系列公司均向主板成功转板。以最近转板的天业节水(0840.HK)为例,该股于今年1月成功转往主板,转板后首个交易日收市价报3.0港元,较转板前每股2.8港元高出7%,该股份在转板后依然保持不错的经营业绩。

(3)“壳”资源与并购题材股。
创业板的“壳”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早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往往市值规模偏小、成交低迷,但这反而为一些希望上市的企业提供了好机会。由于主板上市监管要求较多,成本也高,于是创业板被看成主板上市的最好跳板。欲上市企业通过借创业板公司之“壳”实现曲线上市,经过2至3年的发展后,一旦达到主板上市要求,再行申请转往主板。同时,亦有上市公司通过买卖壳概念拉升自身股价,投资者如能抓住其中的短线投资机会,亦可于快进快出之间赚取丰厚收益。比如,2005年3月29日,慧峰集团(8228.HK)公告称,中电国际将与其合资组建中港电力,经营香港电力业务。3月30日慧峰集团大涨150%,3月31日更急涨167%,两日合计劲升569%。2006年1月3日,慧峰集团再次借助中电投进军香港的概念,强力拉升股价,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169%。
并购题材同样蕴含着优良的投资机会,值得深入挖掘。比如,中国水业(1129.HK)于2007年12月13日宣布收购菱控有限公司(8009.HK)67.32%的股本权益,而菱控有限公司从10月开始一路领涨,从10月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至宣布日累计升幅135.8%(从1.06港元升至2.50港元)。
综上所述,香港创业板由于有别于主板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并具有内生性的较高投资风险。但是,与高风险相伴相随的却往往是超额回报及高收益预期。对于追逐高风险的投资者而言,其所要寻找的未必是完善而有十分保障的市场,而是发展空间较大、投资潜力亟待挖掘、并且是尚未为大众所关注的投资对象。因此,创业板股份所蕴含的投资机会完全值得引起追求高回报并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内地创业板尚未推出,而香港地区创业板的投资机会巨大,在香港创业板设立之初,TOM集团(2383.HK)以1.78港元的价格发行,上市首日报收7.75元,2000年3月20日达到历史最高价17.20元,当天涨幅高达222%。而金蝶国际近期亦表现亦为强劲,2008年3月10日至4月10日间,其股价从5.95港元迅速攀升至7.65港元,升幅28.6%。
但是在丰厚收益的同时,也有巨大的风险,香港除了没有涨跌板限制之外,创业板还有潜在风险。比如数通集团有限公司,在2006年3月31日生效成立,但很快在2008年3月底就进入了创业板除牌公司名录。投资者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此文就是给那些想在香港创业板淘金的投资者一些借鉴,看清迷雾,淘金成功!
香港创业板于1999年11月正式启动,是独立于香港主板市场以外的全新的股票市场。新兴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方便有效的资金筹集渠道,而创业板长远目标在于发展成为类似于NASDAQ的市场。那么内地要开的创业板,和香港的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内地还没有开这个板块时,是否可以先去香港的创业板去淘金,等技术水平练强了,就可以在内地的创业板享受高收益?毕竟学费是在学习香港的创业板时已经缴过了。
香港创业板与主板的区别
在香港的股票市场,只有两个板块:主板和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市场有其独特性,比如,以高增长公司为主体,注重公司增长潜力及业务前景;施行更加严谨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从投资偏好来说,香港创业板的股票更适合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
1.香港创业板市场在接受证券类别、上市条件和监官方式等主面与主板市场存在不少区别(见表一)

链接2:要符合什么条件的公司才可以进入香港创业板呢?
在上市要求上,香港创业板的首次上市要求比主板市场宽松,尤其是在盈利测试、市值/ 收益/ 现金流量测试、市值/ 收益测试等方面的要求上,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比主板低得多。但是创业板在财务、营业记录、主营业务、管理层与拥有权方面、业务竞争、市值和持有股份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创业板股票上市时最低市值实际上不能少于4,600万港元。持股方面,最低公众持股量最低要求为20%-25%(25%适用于市值不超过40亿港元的公司),且市值不少于3,000万港币;而管理层股东及高持股量股东于上市时必须至少合共持有已发行股本的35%。还有就是至少拥有100名公众股东。
比较而言,内地创业板也拟设置低于内地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但盈利要求比香港创业板高。比如,IPO后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而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在盈利方面,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两年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并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等等。
香港创业板的水有多深
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行业相对集中、市值相对集中、公司规模差别大以及业绩表现相对较弱等特点,而创业板公司初期多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其中互联网、生物科技、媒体软件等科技行业公司所占比重较大。
因上市门槛低,香港创业板在设立首三年吸引了大批企业上市。但是,其后因受全球网络股泡沫破灭影响,创业板市场的热度迅速降温。进入2008年以来,至今三个月没有新股上市融资,截至2008年3月底,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共有189家,总市值1,126亿港元,平均市盈率降为17倍。
香港创业板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它的暂时发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1)本土上市资源严重不足,并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制约。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而非科技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研发气氛不足。受制于地域特征及经济增长模式,香港不可能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园区,由此导致香港本土的上市资源严重不足,必须依赖外部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上市资源,因而其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上市标准设计欠合理,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偏差。
创业板对申请上市的公司没有明确的财务量化指标要求,也没有根据不同企业特点设计多套标准,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香港创业板内生性的投资风险。整体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规模小、经营不稳定,部分公司甚至没有完备的业绩记录;参与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不少香港基金被禁止投资创业板股份);股份成交量小、流通性不足;股价不能客观反映公司内在价值,部分股份价格大幅波动,暴涨和暴跌的幅度皆相当惊人,曾发生过创博数码科技(8118.HK)(2005年2月更名为“国际娱乐”)股价较发行价暴跌超过99.8%。
(3)此外,创业板股份的重组、收购、私有化及转主板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截止2008年2月底,创业板累计有15家公司曾经停牌三个月或以上,其中部分股份甚至停牌长达两年之久。截至2008年3月底,共有49家上市公司从创业板除牌(含私有化9家和转往主板21家)(见表3)。有鉴于此,创业板遵循“买者自负”的理念,投资者在买卖创业板股票之前,必须明白所将涉及的市场风险。
该怎么测量大海的风浪――估值标准和指数
大海的风浪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海上出行的收获,而选择香港创业板的股票,是否可以收益丰厚,这也要看影响股票的因素,其中关键的是创业板指数和估值标准。
1.创业板指数:
2003年4月14日,标普创业板指数(HKSPGEM)取代创业板指数(GEI)成为该板块新的衡量指标,基数为940.80点。标普创业板指数是一个自由流通股市值加权指数,而且每个季度都会对指数成份股进行调整。
经过屡次调整,标普创业板指数成份股构成和数目发生较大变化。2007年6月30日,成份股数目为44只,其中,权重最大的三只权重股分别为威高股份(8199.HK)、金卫医疗科技(8180.HK)和华彩控股(8161.HK),三者经浮动调整后的市值分别为55.9亿港元、52.4亿港元和39.8亿港元。
由于标普创业板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占到了创业板整体市值约75%,并且每季度都根据成分股的交投活跃程度进行调整,因此指数走势基本上能够全面反映创业板历史走势和该板块股票平均价格变动趋势。标普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入选与否,与该股的股价未来走势以及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无必然联系。但是,由于成分股在入选指数时需要从流动性、权重等多方面加以考虑,并且当该股不再符合入选要求,或者在市值规模和流动性等方面不再具有行业代表性时都将被剔除,因此,成分股的入选或剔除可以为投资者在选股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以2007年6月30日标普创业板指数成分股为例,保健行业个股在前十大权重成分股中占据四席,第一大权重成分股威高股份(8199.HK)亦属于保健行业,并且在该行业中权重占比高达33.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健行业在当时市场中的受关注程度,以及威高股份(8199.HK)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实际上,从2007年3月30日至2007年6月30日,威高股份(8199.HK)从13.04港元劲升至17.26港元,升幅达32.4%。
2. 估值标准
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香港创业板股份的估值标准因产业和行业而异,主要着重于“高增长”和“市场潜力”。以科技型公司为例,评估重点不完全是科技水平,还要着重看科技所依托的商业模式能否取得成功、商业计划是否合理、对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变数的应对手段是否充足等。同时,尽管不少创业板公司在上市时大多侧重于给市场一个预景商业概念,但还是会提供财务资料,为投资者在财务数据上提供一定的评判依据,例如营业额、收支情况、资产状况、商业模式、收入增长,以及过往和预期的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增长情况等。

以北大青鸟(8095.HK)与复旦微电子(8102.HK)为例进行比较。
A.北大青鸟于2000年7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主要经营软件、微电子芯片及IT教育产品;
复旦微电子于2000年8月4日在创业板上市,是一家以中国为基地的应用专门集成电路设计系统整合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及销售工业应用IC。
B.北大青鸟与复旦微电子背景类似,都是以内地名校为基地的高科技企业,
但是在商业模式的高增长与市场潜力上,北大青鸟有着更多优势。北大青鸟除了经营软件、微电子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外,同时亦充分利用其名校背景,着力发展教育培训产业,而教育培训产业在日益重视教育投入的中国内地具有广泛的前景。
复旦微电子则仅仅依托其技术优势专注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电子产品,而该行业在国内竞争激烈,面对Intel等强大竞争对手。
相比较而言,北大青鸟在商业预景和市场潜力上有着更明朗的前景。而从财务角度来看,2000年北大青鸟经营、盈利情况明显优于复旦微电子(见表4)。
股价走势亦反映了北大青鸟较复旦微电子更受投资者青睐。2000年8月北大青鸟在创业板涨幅前十名个股中排名第二,涨幅75%,而复旦微电子并未入列。
与香港创业板相比,预计内地创业板市场也将具有类似特点,传统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也不太适用,主要将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法来避免单纯财务分析法的缺陷,以便较好评估新兴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创新评价法是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投资的基本方法,从大量新兴企业中发现具有创新能力尤其是产业创新型企业,才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钱经提醒:
投资者一般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产业创新程度:
(1)是否能为现有产品寻找新的顾客,包括在产业销售区扩大顾客群以及扩大产业的地区范围;
(2)是否能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产业生产流程,比如用稀缺度低的要素取代稀缺度高的要素,用价值低的要素取代价值高的要素,用绿色要素取代有污染的要素等;
(3)是否能开辟新的供货渠道;
(4)在原产业内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
(5)开发全新的产业。
这些角度代表企业创新的若干自由度,并依次递增,而潜在的投资回报空间也相应递增。
产业创新不仅能够为传统的技术运用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改进原有的性能,甚至能够创造出全新的产业,拓展和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比如,早前激光和纳米技术在工业和科技上的运用,其创新程度不论在开拓新客户、改变产业流程、开辟新的供货渠道,还是开发新产品等各个方面都是前所未有。
你能捉到多大的鱼―――投资机会
伴随高风险的是可能存在的高收益。对追逐高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所要寻找的也许并非完善但价高的市场和企业,而是起点不高但潜在发展空间较大的投资对象,创业板股份在此意义上具有一定的潜在投资价值。例如,在香港创业板设立之初,TOM集团(2383.HK)以1.78港元的价格发行,上市首日报收7.75元,2000年3月20日达到历史最高价17.20元,涨幅高达222%。
在经历近十年的发展之后,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已在发生欣喜的变化,正在逐步强调把上市公司质量放在首位,因而新上市公司的业绩相对较好,素质有显著提高。从当前市况看,香港创业板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寻找投资机会。
(1)因身居创业板而被忽视的优质中资概念股。
香港虽然本土高科技或新兴企业并不多,但其国际化背景、市场化运作和宽松的上市条件吸引了中国内地一大批优秀中小企业赴港上市。截至2008年3月31日,香港创业板共有H股公司40家,红筹股公司5家(见表5),在创业板189家上市公司中合计占比为23.8%。在创业板上市之内地企业中不乏表现优异者。
比如,金蝶国际(0268.HK)于2001年2月在创业板挂牌,其后因表现优异于2005年7月成功转往主板。金蝶国际近期亦表现亦为强劲,2008年3月10日至4月10日间,其股价从5.95港元迅速攀升至7.65港元,升幅28.6%。
再如,2008年3月创业板升幅排名前二十的个股当中,排名第二的三宝科技(8287.HK)(+34.67%),排名第三的锦恒汽车(8293.HK)(+27.83%),排名第五的西北实业(8258.HK)(+16.00%)等均为内地企业,而物美商业(8277.HK)(+10.65%),交大慧谷(8205.HK)(+7.14%)等则一直有良好表现。
随着中港两地关系日益紧密,香港将越来越成为中国概念股份的聚集地,而创业板市场由于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戒心而使不少优质股份被忽视。建议可从中寻找内地经济形势变化下的新的投资机会,比如可关注符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导向而且自身又具备良好历史业绩的公司,比如环保概念股份和细分行业龙头股份等。
(2)转板概念股。
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香港创业板培养了一批成功转往主板的高素质企业。能够申请转板的公司通常盈利状况优良及前景看好,投资者既可长线投资于这些公司的优良素质,也可抓住转板过程中股价上涨的短线投资机会。
自2002年起,浩伦农科(1073.HK)、新奥燃气(2688.HK)、华翔微电(1195.HK)、中国生物制药(1177.HK)、TOM集团(2383.HK)、山东墨龙(0568.HK)、天业节水(0840.HK)等一系列公司均向主板成功转板。以最近转板的天业节水(0840.HK)为例,该股于今年1月成功转往主板,转板后首个交易日收市价报3.0港元,较转板前每股2.8港元高出7%,该股份在转板后依然保持不错的经营业绩。

(3)“壳”资源与并购题材股。
创业板的“壳”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早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往往市值规模偏小、成交低迷,但这反而为一些希望上市的企业提供了好机会。由于主板上市监管要求较多,成本也高,于是创业板被看成主板上市的最好跳板。欲上市企业通过借创业板公司之“壳”实现曲线上市,经过2至3年的发展后,一旦达到主板上市要求,再行申请转往主板。同时,亦有上市公司通过买卖壳概念拉升自身股价,投资者如能抓住其中的短线投资机会,亦可于快进快出之间赚取丰厚收益。比如,2005年3月29日,慧峰集团(8228.HK)公告称,中电国际将与其合资组建中港电力,经营香港电力业务。3月30日慧峰集团大涨150%,3月31日更急涨167%,两日合计劲升569%。2006年1月3日,慧峰集团再次借助中电投进军香港的概念,强力拉升股价,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169%。
并购题材同样蕴含着优良的投资机会,值得深入挖掘。比如,中国水业(1129.HK)于2007年12月13日宣布收购菱控有限公司(8009.HK)67.32%的股本权益,而菱控有限公司从10月开始一路领涨,从10月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至宣布日累计升幅135.8%(从1.06港元升至2.50港元)。
综上所述,香港创业板由于有别于主板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并具有内生性的较高投资风险。但是,与高风险相伴相随的却往往是超额回报及高收益预期。对于追逐高风险的投资者而言,其所要寻找的未必是完善而有十分保障的市场,而是发展空间较大、投资潜力亟待挖掘、并且是尚未为大众所关注的投资对象。因此,创业板股份所蕴含的投资机会完全值得引起追求高回报并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