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探索励志德育教育新模式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励志教育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理想信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励志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行为规范水平,加强了德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关键词】营造;开展;制定;实施;专家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是我们遵循的办学理念,但这一理念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拥有自信,拥有对学习、生活的信念,拥有对未来人生的追求。自“德育序列化”工程实施以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多途径、多渠道探索如何将励志教育管理方式进行实践与创新。
  1 营造良好的励志氛围,加深学生理解。
  励志教育,氛围是前提。只有打造浓郁的励志氛围,让每一名师生身处其中,耳熏目染,才会对“励志”一次有着更深的理解。顺利开展励志教育,要营造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在每个班级门上张贴班级明信片和建立各具特色的班徽、班级励志口号、班级誓词和班级目标,举行幸福班级评比、励志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等让学生在实现班级目标、与班级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在德育体系建设中,结合“仁、义、礼、智、信”的年级目标,学校为每一个年级学生搜集了不同的励志词语、名言警句和励志小故事,让学生进行书写、阅读、背诵、感悟。这一措施既提高了书写能力,同时也在朗读背诵中积累和扩展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2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励志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现小学生良好精神状态,体现校风学风的重要一面。开展每月一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每周推选学生为全体师生讲述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国旗下集体宣誓、每周表彰优秀班级、优秀学生等形式激励学生胸怀梦想,为梦想而不懈努力,激发学生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开展励志教育的过程中将励志教育与养成教育结合在一起,根据各月的重大节日,实施“每月主题教育”活动。比如:九月的主题是尊师感恩,十月主题是爱国主义,十一月主题是法制教育,十二月主题是安全防范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提高了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取得明显成效。
  3 制定励志德育目标,在课堂中渗透。
  课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学期初提出课堂上“师生共励志”的口号,教师实行一人一德育主题渗透教学,结合课堂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对教师而言,就是大胆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相信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通过励志德育目标的制定并实施,学生勇于课堂展示,能够认真倾听并敢于发言,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交流的快乐。教师只要把控好课堂,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评,就是成功。对学生而言,励志就是坚信自己,大胆质疑,勇于展示。这种敢于创新教学方式的课堂一定是充满了“探究、质疑、合作、竞争”的良好学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大幅度提高。通过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励志教育的新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4 实施全员育人,开展第二课堂。
  过去,对于学生的管理往往依赖于班主任,事无巨细皆由班主任負责。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班主任工作量大,开展励志教育后,德育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开展全员育人方式,在保持现行班级的前提下,每班安排一名导师,让每位导师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导师要关心受导学生课外生活,指导产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开展全员育人第二课堂活动,拉近导师与学生的距离,如开展的竹竿舞、电子百拼、十字绣、3D打印、蹴鞠乐舞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与导师的活动中,养成了学生积极向上、善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5 专家谈励志,家校共育人。
  为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励志教育专家到校,向家长阐述励志与成才的关系、感恩与责任的重要,为学生将来奋力前行指明方向,提供不竭动力。借家长会之机,班任精心制作PPT幻灯片,向家长展示学校活动、校容校貌、教师团队、学生活动、学校业绩等,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家长会能够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融洽家校协作关系,架起沟通桥梁,为教育学生统一认识,帮学生拥有感恩之心,帮家长解开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迷惑。每月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书信的内容包括培养习惯方面,学生心理小故事,安全法制教育等,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写出心灵感受,共同交流思想。建立家校互动交流教育学生的平台,加强和改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习惯、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举措。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而言,小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对每个人的一生而言都异常重要。实施励志教育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拓展活动内涵,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活动的新路径,让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有更大的提高,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400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有责任开启一扇窗,激活学生的思维;铺就一条路,让学生掌握方法;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充满智慧,这些理应是我们教育的追求。本文从被异化的数学教学入手,对现在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数学课堂达到如下目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个性得以张扬,学生敢于探究和实践,敢于表达和质疑,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被体现。  关键词:异化;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小学班主任担当着小学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和班级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确保教学质量和众多学生的品质方面的养成等方面拥有不能代替的作用。但是,现今新的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大多存在自发性差,缺乏工作能力等现象。为了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学校、教育部门等相应管理单位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班主任做好其相应工作,确保班主任提升工作积极性,并获取更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