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舞蹈教学红色文化传承实践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高校要加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重视红色文化在不同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优秀文化育人的卓越目标。高校舞蹈教学也应积极地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应用实践,通过丰富的红色文化渗透,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培育。通过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红色文化精髓、凸显红色文化和舞蹈教学融合的育人价值、实现舞蹈教学“德艺双馨”人才培养目标这三个方面内容的探究,全面肯定了新时代高校舞蹈教学中红色文化渗透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凸显了高校艺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育人成果。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红色文化
  注:本文系2021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时代地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实践研究——以衡水学院舞蹈专业为例”(2021159)研究成果。
  高校的舞蹈教学不仅肩负着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重任,同时也始终将“德艺双馨”放在教学首位,因而也积极地发挥了红色文化潜力,进行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开拓了舞蹈专业师生新视野。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舞蹈教学充分挖掘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全面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强化红色基因在舞蹈创作中的价值,开辟舞蹈艺术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从而浸润学生的心田,进行情操的熏陶和爱国情感的教育。因此,地方高校要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文化的创作内涵,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将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整个舞蹈教学实践中,打造特色化高校舞蹈教学体系,加强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一、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红色文化精髓
  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有意识地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要对地方文化中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解读,在舞蹈作品创作和教学实践中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意义深刻和影响巨大的舞蹈作品来渗透红色文化基因,我国的红色文化基因深厚,各个地方都有自身显著的红色文化特色,这种文化形态也成为地方高校舞蹈作品创作的重要来源。地方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色彩,同时也承载了红色的记忆,成为地方珍贵的文化特色。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应将具有典型地方性特色的红色文化作为舞蹈创作依据,以现代舞蹈表现手段来展示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
  衡水地区的高校也要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红色文化精髓,与其他院校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其他院校的成功案例。例如,由河北师范大学师生共同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西柏坡》,以西柏坡精神为创作理念,通过舞蹈表演等形式,表达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河北师范大学的《西柏坡》以创新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了地域红色文化的隽永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地方高校对于优秀红色基因在舞蹈教学和作品创作中的运用。河北师范大学的音乐舞蹈史诗《西柏坡》是高校红色文化基因创作的典范,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使整个舞蹈作品从教学课堂延续到了舞台实践,从创作采风到编创和演出,参与人员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也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较大的触动。不仅将西柏坡精神进行了发扬,对舞蹈艺术与民族精神进行了紧密的融合,还体现出了地方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西柏坡精神的精髓,实现了地方高校对本地红色文化的艺术创作目标,实现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
  二、凸显红色文化和舞蹈教学融合的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整个中华民族奋进历程中坚定的精神指导。红色文化不仅是过去苦难岁月中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指引我国现代高校中年轻学生群体努力奋斗、创新发展的动力。因此,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要大力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以更多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优秀舞蹈作品升华教学课堂,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舞蹈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塑造过程,促使高校学生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在高校的舞蹈教学实践中,红色文化在舞蹈作品中的融入,能够实现以舞蹈表演传递红色文化理念的目标,激发舞蹈艺术推进红色文化基因发展的动力,以舞蹈教育手段来实现高校学子“德艺双馨”的总体培养目标。
  高校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要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显著优势。这需要高校舞蹈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红色文化基因为切入点,将舞蹈知识传授、舞蹈技巧训练和艺术品德修养融为一体,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型课堂形式。不仅要将红色文化基因作为舞蹈作品创作的素材,将更多触动人心的优秀舞蹈作品带到舞蹈课堂之中,同时还要让高校舞蹈学生在红色舞蹈文化的氛围熏陶和情境熏染中,感受到精神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形成高尚的品格境界,以开阔的眼界和崇高的理想进行自我价值观念的树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这样高校舞蹈教学既实现了艺术技能的培养,又实现了全面育人。
  此外,高校要积极创设实践平台,将更多蕴含红色文化舞蹈因素的优秀舞蹈作品以全新的展现形式呈现在课堂中和舞台上。这样不仅增加了高校学生的舞蹈实践环节,同时也能够在此类舞蹈作品的表演中,自觉地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高校师生在红色文化的舞蹈作品教学和创作中,要深入释读红色文化的精髓,进行全面的采风和调研工作,对红色文化的产生背景和文化价值进行系统的梳理,产生清晰的认识和认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教化意义的红色基因,融入不同的舞蹈作品创作题材,为高校的红色文化课堂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思路。在舞蹈课堂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舞蹈技巧得到了深化,将舞蹈技巧与思想和情感进行了高度融合,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力量,使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正在舞蹈实践中践行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
  三、实现舞蹈教学“德艺双馨”人才培养目标
  红色文化在舞蹈作品中的融合,不仅提升了舞蹈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也使高校舞蹈课程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更加突出。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红色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实现高校“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赋予高校舞蹈教学更为深广的育人意义。高校舞蹈教学课堂中的红色文化基因渗透,要始终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启示作为根本目标,使其成为舞蹈课程全面育人的最终落脚点。围绕红色文化底蕴进行的舞蹈作品创作,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德艺双馨”的综合素养,凸显了红色舞蹈教学的教化和引导功能。同时,高校舞蹈教学也要从重技巧训练的思维禁锢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新思路,打开新视野,树立新格局,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
  现代高校舞蹈教学课堂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学生的舞蹈专业训练只是其中一项能力要求,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学生的品德塑造成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红色文化素材在舞蹈课堂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实现了自身的教化功能。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对红色舞蹈文化的理解不会只停留在浅薄的层面上,而是随着舞蹈肢体的表达和人物角色的塑造深入其中。树立价值理念和文化自信,將红色文化基因渗透到自身的意识和思想之中,根植于内心之中,成为指导自身学习和工作的精神。真正通过舞蹈课堂实践,将红色文化基因内化于学生的心田、外化于学生的行为,实现高校舞蹈课程与红色文化融合“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四、结语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艺兼备舞蹈人才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双重重任,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全面的艺术人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舞蹈教学实践要汲取红色文化基因中的优势因子,进行丰富的舞蹈创作,加强舞蹈课程的教育功能。在结合高校舞蹈课堂教学特征和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展开卓越的艺术实践探索,加强红色文化基因在舞蹈教学中的渗透,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实现学校“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教学实践探索,全面阐述了红色文化基因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开展,创新了高校舞蹈课程的实施策略,加强了红色文化和艺术教学的融合,实现了高校人才的全面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顾高菲.音乐舞蹈史诗中的红色文化力量[EB/OL].(2021-
  07-02)[2021-09-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4
  140556721367113&wfr=spider&for=pc.
  [2]赖琼琼.探索“课程思政”视阙下高校舞蹈教学内容的构建[J].艺术评鉴,2021(11):118-120,128.
  作者简介:
  王珊,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学。
  赵文昊,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张晓辉,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胡冰,衡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与舞蹈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红色文化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不仅可以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还可以将其融入钢琴艺术表演,运用红色文化赋予钢琴艺术表演新的内容和形式。探究红色文化与钢琴艺术相互融合的意义,希望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红色钢琴作品的教学与普及,使学生在学到钢琴演奏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老一辈革命者和建设者的精神,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关
目的 探讨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ICU大于5d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ICU综合征组及未发生ICU综合征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家庭经济条件、疾病认知力、信息沟通程度、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评分、病程、呼吸机治疗、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差异.结果 160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50例(31.25%).ICU综合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静脉强化造影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今临床应用的静脉头皮针种类有2种,(1)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2)一般静脉头皮针.以上2种静脉针在静脉强化造影中存在许多不便.(1)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长导管太短,有时在影像机下操作静脉用药时,工作人员需要弯腰曲膝,搞的工作人员很疲惫,并且静脉高压注射时,可从旁孔中返流药液或血液,造成了药液的浪费和患者的损害.(2)一般头皮针,
期刊
摘 要:在文字出现之前,图腾是先民对大自然最早的文化体验载体之一。仫佬族的凤图腾体现了仫佬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知,寄托了仫佬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逐步消逝,要想发掘蕴含在仫佬族图腾中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并为今所用,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把握传统艺术造型规律的基础上探究保护、传承与发展仫佬族图腾文化的策略,从而满足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对仫佬族图腾文化的发
各种复杂及危重大手术后,患者一般需严格卧床休息,体位的限制使饮水问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同时也给临床的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病情的需,记录患者24h出入量成为一项常用护理措施,因此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解决此问题.临床上常使用便携式水瓶和吸管饮水,易倾洒在床单位上,而且很容易造成呛咳,给患者带来痛苦,大多数卧床患者采取此方式常常需要第2人的协助,而无法独立完成,北京协和医
期刊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2003年为1.98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38亿[1].临床实践证明,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的益处十分明显[2],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3].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量降低0.6%,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会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15%~20%[6].长期规则运动与降糖药疗效相仿[5].由此可见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现将基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 Metaanalysis)的方法检索国内外主要的医学数据库,严格按照一定的纳入剔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取舍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v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随机效应模型焦虑-1.15[- 1
摘 要:立足于乡村振兴视域来对开江金钱板进行传承与创新,实质上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体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阐述乡村振兴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开江金钱板的艺术特点,探讨了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开江金钱板传承与创新路径,即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做好开江金钱板的活态保护;与高校开展密切合作;开江金钱板艺术与旅游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关键词:乡村振兴;开江金钱板;传承与创新  
目的 加强对患者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 设计并客观、合理、简要、适用于住院患者护理评估的评估单,包括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人院患者压疮评估量表及患者安全告知书,对应用前后住院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前,住院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为0.610%,使用后为0.0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85,P<0.0
神经外科垂体瘤疾病的患者,由于病情的需要,需根据医嘱嘱患者留取24h尿液送检并进行化验,以此来作为病情判断的重要依据.笔者常使用量杯直接将尿液倒入试管里来留取尿标本,此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很多不足,如:同一个量杯反复使用,冲洗不净,很容易影响化验的结果,且留取标本试管开口较小,倾倒时易造成尿液外漏等.临床工作中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使用5ml注射器留取尿液标本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