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相关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病4.5 h内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阿替普酶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是否有改善分为早期症状改善组和症状无改善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8例患者,其中43例早期症状改善(36.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098,95% CI=1.002~1.202,P=0.045)、入院血糖(OR=1.377,95% CI=1.040~1.822,P=0.025)、心房颤动(OR=0.329,95% CI=0.122~0.883,P=0.027)与溶栓后早期症状改善显著相关。

结论

基线NIHSS评分、入院血糖水平、心房颤动与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骨科的发展是一曲壮丽的乐章!70年来,骨科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得到了长足发展,领军人物不断涌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骨科专家积极学习推广西医骨科开始,到探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从改革开放后骨科开始走上发展快轨道,再到新世纪后"跟跑、并跑甚至部分领跑欧美",一代又一代骨科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富有时代特色的骨科强音,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添砖加瓦!根据我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位MRI评估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在寰枢椎复位后是否行减压手术及寰椎后弓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5月— 2017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0~74岁,平均52岁。游离齿状突14例,创伤性齿状突骨折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6例。在过伸位MRI上寰枢椎脱位达到复位的情况下,8例患者脊髓前方受压(A组
外伤引起的肋骨骨折在临床非常多见,部分患者需行内固定手术,准确的体表定位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对收治的需手术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探讨在胸部CT三维重建明确病情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超声行骨折部位体表定位的优势,使手术医师能够更加合理地设计手术切口。但是受超声物理学特性的限制,在皮下脂肪较厚、皮下气肿、肩胛骨等遮挡处的肋骨骨折显示欠佳,且增厚的胸膜及软骨钙化可被误认为骨折,所以超声医师
骨科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外科专业,但矫形外科作为其非常重要的一个亚专科,甚至连骨科医师都缺乏足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矫形外科发展经历了兴起期、瓶颈期和21世纪的二次发展期。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矫形外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矫形外科事业的曲折发展历史,展望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的前景,笔者查阅的相关文献并结合40年来矫形外科的临床实践,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矫形外科各
目的探讨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3例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患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儿童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3例受者原发病分别为胆道闭锁、糖原累积症Ⅲ型和鸟氨基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移植后均予他克莫司抗排斥治疗。受者分别于术后7、8、6个月时确诊为PTLD,其临床表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双柱理论分型指导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正常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将股骨转子部分为两柱,以髓腔中线为界,中线以外的大转子部作为外侧柱,中线以内的小转子部作为内侧柱;股骨转子间骨折后根据分量原理:由股骨头颈传导下来的负重应力在股骨转子间分为水平和垂直应力,内侧柱主要分担垂直应力,外侧柱主要分担水平应力。将骨折复位后,连续性恢复,且能有效传导应力的柱定义为稳定柱,反之为不稳定柱;
目的观察70岁及以上患者真菌血症菌种分布、临床特征、治疗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老年重症监护病房(GICU)70岁以上真菌血症患者病例资料,对菌种分布、肝毒性、卡泊芬净组和唑类药物组(氟康唑+伏立康唑)治疗28 d生存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等指标、28 d生存率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2例,中位年龄85.5(83,90)岁。急性生理学与慢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老年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用χ2检验分析完全缓解(CR)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对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32例患者,接受诱导化疗患者195例,其中早期死亡8例,无法评价疗效25
目的评估经皮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难治性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难治性下尿路症状老年女性患者,根据膀胱镜检查结果分组,均接受膀胱区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40 min/次,4次/d,疗程7 d,共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排尿日记、疼痛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进行参数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结果患者女性,平均74.3岁,经膀胱镜下水扩张可见黏膜渗血且黏膜标本电镜检查可见肥大细胞者9例(间质性膀胱炎组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餐后低血压(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为2型糖尿病合并PPH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阿卡波糖干预治疗2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糖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后,糖尿病合并PPH老年患者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波动幅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F=9.311、8.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