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反腐网站”的威力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任仅半个多月,重庆万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区人事局局长贾在云就被万州区纪委“双规”了。贾在云的落马,缘于不同寻常的举报——有知情者建立了专门的网站,“曝光”了其涉嫌的经济问题及相关证据,万州区纪委据此介入调查。(6月20日《重庆晨报》)
  在这一事件当中,官方和民间的反腐力量,以互联网为媒介,打了一个漂亮的小配合:纪委接过“反腐网站”传过来的球,飞起一脚直落网底。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总结这其中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则有望为中国的反腐大业开创一个新局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不可谓不重视,决心不可谓不大,出手不可谓不重,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反腐形势始终未能出现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依赖上级监督下级,始终摆脱不了“少数监督多数”的窘境;二是依赖纪委、反贪局等专门机构,始终不能走出“精英监督精英”的困境,况且专门机构本身也有一个“谁来监督”的问题;三是反腐信息往往都是在官僚体系内封闭运行的,传统媒体出于各种顾虑和压力不敢轻易介入,这就为腐败分子利用“潜规则”上下其手,使自己逃脱法网提供了可能。
  “反腐网站”的出现,变“少数监督多数”为“多数监督少数”,使反腐力量对比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而且使一切信息都暴露在阳光下,大大压缩了“潜规则”的生存空间。而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反腐网站”为公众行使“合理怀疑权”提供了一个直接而方便的渠道。
  在许多国家,“合理怀疑权”主要是由传统媒体和“民意代表”代为行使的。在中国,倘若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由人民群众来直接行使,则必将使腐败分子无从遁形,使整个反腐局面为之焕然一新。
  当然,“反腐网站”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有可能会被人恶意利用等,但小瑕不足以掩大瑜。因此,有关方面对“反腐网站”应该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待其发展起来之后,再逐步加以规范。这也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其他文献
写作能力作为高职高专英语必须掌握的五门技能之一,是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本文从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