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机制下创造团结的班集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许多班主任都说班级难于管理,究其原因是学生只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班主任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班级中团结起来,不仅要让学生集体合作,还要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合理竞争,并且能以竞争促进团结。
  关键词: 竞争机制 班级工作 激励 团结
  合作是同伴之间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活动形式。其特点是:为实现共同目标,全体人员为解决问题共同协作,关注理解他人,人际关系和睦。
  竞争是一种自我提高的激励形式。其特点是:超越他人实现目标,属你输我赢的对抗行为,关注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紧张,虽能让人发挥潜质,但多数人易成为失败者。对学习而言,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多伊奇曾做过“货运游戏”的实验,被试分为两组,两人分别担任运输公司经理,任务是使车辆尽快从起点通向终点,每个人可选择通路有两条,一是两人共用的近道,但一次只能通过一辆车;二是个人专用的远道。实验表明:两人合作轮流走近路就可完成实验,若相持不下则双双失去得分机会。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所期盼的优秀人才是敢竞争、会合作的人。然而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不太善于与别人合作。他们身上暴露出来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竞争力。因此,在合理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要将合作精神深植于学生心中。社会需要敢竞争的人才,而不是争强好胜、与人不和的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竞争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与同伴团结合作的品德,将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当的竞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竞争能力。
  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中,由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反映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关注点的变化,由能力的出类拔萃到人格的健康完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积极的生活态度,班主任可以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渗透竞争与合作的培养。
  一、在常规管理中渗透竞争与合作的培养
  每位学生既是班级的组成部分,又是班级的主人,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竞争力的集体是没有活力的,没有合作精神的集体是无法前进的。在日常常规管理中,要将竞争与合作渗透其中。学校经常进行出操、卫生等评比活动,就是为了让全班学生都能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在班内展开各种评比,如每周评出本周“优胜小组”,每周评出本周“小组之星”。同学之间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共同为组争光的良好氛围。
  当然,在活动中也曾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组内同学会因为某同学丢分而纷纷指责他,或因为别人评到了“小组之星”而自己没评到产生不满。记得在这项活动开展了几个星期后,有的学生就问,为什么从没给小组丢分却评不上?确实,放手让学生操作,这些荣誉常常只围着几位好学生转。因此,在评比中,老师要适当调控,尽量让评比结果的覆盖面广一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此项荣誉。同时,也要教育学生不要指责丢分的学生,而要从正面鼓励他,看到他的进步,对评到的小组和个人,不能妒忌,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对此,班里开设了“虚心奖”,使这个问题较好地得到了缓解。组员之间的共同努力,组与组之间的友好竞争,在班内形成了较好的学习、守纪的氛围。因此,我班的板报、卫生等方面經常受到表扬,学生看到了努力的成果,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激发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教育要面向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有了这种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参与竞争,才能形成竞争所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才能在面临或投入竞争时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提高效率。竞争意识要在反复的竞争实践中才能形成。在竞争中,我们会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但失败能磨炼意志,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成功则有利于消除恐惧感,增强自信,增强斗志,强化竞争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可以让学生体会失败和成功的滋味。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有些班主任总强调手要勤、嘴要勤、腿要勤……(不是说没必要)有时喊破了嗓子,跑断了腿,但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包办了太多,往往只把学生当做被管理的对象,而没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而班主任有时好心周到安排,往往会使学生参与的愿望不能实现。这样容易导致他们热情降低,信心倍减,最后只能沉默、消极,不满甚至表现出对抗态度。所以我觉得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引导调动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甚至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的角色应从班级管理的“家长”变成“参谋”。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人心强、素质高、工作大胆的班干部队伍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级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在选取班干部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按照班主任的意思点名道姓,可以采取民主选取的形式,由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鼓励学生竞争上岗,并且民主监督。最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目标和职权范围,由全班学生讨论通过。在班干部开展的工作中,全班学生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班干部负责,在此基础上,班主任不插手,而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在这个竞争的过程当中,不仅学生会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还会纷纷拉票,用自己的“管理理念”来吸引拥护者,而其他学生也会对自己民主选出的班干部拥有高度的认同和监督,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
  2.“轮流执政”的今日班长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的。静止不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做法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当班干部的锻炼机会。为此,可以制定“今日班长”制度。“今日班长”是临时班长,每位学生“轮流执政”,一人一天,负责当日班级的日常事务。这种形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从每日班长中选择每月或者每学期最优秀的班长,增强学生的荣誉意识。
  三、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最直接的竞争是在小组间进行的,它首先是合作,小组要成功,必须是每个人都成功,而每个人都成功就必须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合作学习要分工明确、任务明确。因此这样的竞争不同于以往的个体竞争,它是建立在与他人合作的基础之上的,体现出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成功。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游戏,把二十八个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七人,然后让每个组的成员分别从小口的玻璃杯里取出一个用线拴着的小球,以所用时间最短的小组为胜。本次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的竞争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
  競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他们的协调发展能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在今天能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能力的提高,更为今后他们走向社会,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将这对矛盾合理地引进班级管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这两种能力,是今天的需要,更是明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0:192-194.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2:234-236.
  [3]黄林朋.乐清教育:浅谈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工作[J]乐清:乐清教育局,2004.2.45.
  [4]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2).
  [5]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6-165.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探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骨科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4
摘 要: 本文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而具体的事例入手,对潜意识的概念、主要体现状态、作用与范畴做了详细说明,重点论述了学生潜意识的开发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生 潜意识 开发途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研究苯分子的结构而未能解决。在一次睡眠中,他似乎看到原子排列成蛇的形状在火焰中跳舞,忽然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圆圈,不停地旋转,他在此瞬间得到启示,用六角形的环状结构表示苯分子H6,解决这个难
摘 要: 美术作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情感的视觉艺术,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所以,美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地培养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审美观念 审美能力  美术作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情感的视觉艺术,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陶冶情操、提高
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在于始终要以音乐表现为主导,运用动之以情、感之以形的形象化教学方法。这也是由艺术学科的形象思维方式、特征决定的,音乐教学是从感知、体验进入联想、理解的认识过程。  一、形象化的导入是引发感知、体验、联想的重要艺术手段。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形象化导入的目的就在于,首先培养学生易于感受
摘 要: 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对课堂教学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文章介绍了课后反思的作用、内容,简述了课后记的形式。  关键词: 课后反思 回顾 总结 改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曾以“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为题进行过讨论,她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好课了。她描述了各类课的特征。其中有一个观点是“
绘本以其独特的视觉元素及其创作手法,为儿童读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加拿大出版的儿童绘本更是风格多样、题材多元、内容覆盖面广,本文依托加拿大本土的两大儿童出版社作为研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研究性学习从2002年产生到今天,十三年的发展中已经基本解决了“上不上”、“怎样上”的问题,可“上得好”这个问题却始终在困扰大部分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特别在“引起学生兴趣”、“拓展学生兴趣”的导入和延伸教学方面,初中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非常多,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问题的出现  由于在惯性思维中,初中孩子的能力要强些。所以,目前在初中研究性学习的导入教学
摘 要: 文章认为,为了提高高中音乐课的审美效能,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结构,凸显教学质量;剪辑教学内容,抓住作品内涵;挖掘乡土资源,强化审美效果,发挥美育功能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 审美效能 教学结构 主题内涵 挖掘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为高中音乐课审美功能的提升开拓了广阔空间。笔者经过深入的探究和广泛实践,尝试完善音乐课堂的教学结构,优化组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重点、难点、音像、资源
目的:分析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运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同期观察组则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目的:运用高分辨核磁共振(HRMRI)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是否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ESRS)存在相关性,同时探寻急性期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阴阳类证分型与ESRS是否存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