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要求的变化。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先实现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突破。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力破以往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负面影响,坚定教师教育本色,明确办学定位,以改革为动力,以特色促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率先实现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内涵式发展  教师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2019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9Z1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体现为:社会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培养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主要源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走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是强调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等外形扩张的发展;而内涵式发展则是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发展主体综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优化系统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充分挖掘主体内在潜力,实现组织发展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发展方式。[1]
  地方师范院校外延式发展的现实结果
   1.师范院校更名,去师范化趋势明显
   据教育部官网显示,1997年全国有师范院校232所,2007年仅有169所;到2013年,师范院校占全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比例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25.5%下降到8.5%,平均每年有6.3所师范院校更名或被合并。
   2.师范院校师范特色弱化,综合化趋势明显
   在政府以生均拨款为主要模式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引导下,很多高等教育机构通过扩大招生规模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地方师范院校也不例外地走上了这条求综求全的道路,增加了很多非师范类专业。以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学校名单为准,笔者统计了24所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占本校总专业的比例,其中师范专业占比超过50%的有2所,有50%以上的学校师范类专业占比不足30%,大多数师范院校师范类在校生占总在校生的比例不超过50%,部分学校仅占24%。
   3.应用型转变带给地方师范院校的艰难选择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型本科的思路及任务,一时间转型发展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主旋律。地方师范院校同样面临转型的冲击,部分师范院校立刻转变方向,进一步压缩师范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型非师范专业,而另一部分师范院校却陷入艰难的选择之中,导致发展步履艰难。
  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需求
   1.国家政策要求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2]2012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3]同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政策均充分印证了国家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的坚定决心。
   2.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然要求
   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小于15%;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5%~50%之间;普及阶段,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大于50%。据统计,我国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预计到2020年左右,高等教育规模将达到40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可能超过50%。[4]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都跃上了新台阶,但高等教育发展仍不充分、不平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这一问题日益凸显。所以,地方高校应实现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3.社会发展需要
   我国发展步伐的加快提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转化能力、社会服务水平等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进步和人民需求。因此,高校要尽快实现从培养数量充足的专门人才向培养质量优良的高素质人才转变。
  地方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索
   1.堅定立场,以定位明方向
   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基础教育教师的重要使命,这就决定了地方师范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必须坚持以地方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要立足地方、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设计发展路径。
   咸阳师范学院始终顺应改革开放和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咸阳,面向陕西,辐射西部,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自开办本科教育以来,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学校以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继续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优势,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技能、职业道德核心素养等。40多年来,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近10万名优秀人才。    2.牢固决心,以改革为引领
   地方师范院校应坚持走教师教育发展道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管理改革的目标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提高教育管理总体水平,合理设置专业学科,丰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单一模式,实现校地联合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真正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咸阳师范学院将2019年确定为“综合改革年”,从教学科研、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当前,学校助推“一流学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与科研成果层次显著提升。
   3.提质增量,以质量强实力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国家政策要求,不斷扩大师范类招生规模,压缩非师范专业,做精做强师范专业。目前,师范类人数已达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60%,师范专业稳定在19个,涵盖了中小学(幼儿园)全学段所有学科。同时,学校还实施了“卓越教师协同创新培养计划”,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大学教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范生合作学习”的一体化专业发展机制,促进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以及大学与地方教育局、地方中小学(幼儿园)的融合,形成了共同育人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激发活力,以特色谋发展
   办学特色是地方本科院校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3]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教师教育就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综合类大学和行业大学的最大特色。
   咸阳师范学院始终保持师范底色,依托教师教育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建立了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类型齐全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并持续输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了以职前教师培养为主体,以职后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师教育体系,全方位服务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对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引领作用。
  结  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作出明确回答,更需要每一所高校都行动起来,在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5]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主体机构,只有优化内部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才能肩负起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友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任务与实现路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1期。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29日。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年3月16日。
   [4]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5期。
   [5]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课程建设改革文件的陆续出台,实现了课程从资源共享到课堂共享的转型升级,也实现了从服务教师到服务师生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概预算软件》在线开放课程的运行现状,探讨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概预算软件 在线开放课程 学堂在线  引 言   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工作场所学习环境下,提升公安专业学生接处警实战技能的路径,指出经验丰富的指导师傅、工作场所充分的实践机会,以及认知师徒制的学习策略是其中核心要素。   [关键词]工作场所学习 实战技能 提升  接处警是基层公安民警每天都要面对的警务活动,也是公安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警务技能。然而,由于公安工作的复杂性,学生接处警技能的培养除了依靠公安院校专业系统的教学体系、可以在个体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质量型扩招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影响学情因素的分析,找出了当前质量型扩招学生学习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质量型扩招学生 调查分析 对策建议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单列计划招收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质量型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布局的逐渐加快,土建类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该类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高职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符合高职土建类学生特点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国际化视野下高职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根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国际班”建设情况,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特色课程开设、教学团队建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已取得
期刊
[摘 要]“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是师范类院校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陕西省把“双一流”扩展为“四个一流”,其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具有师范背景的地方高校而言,师范类专业认证和创建“四个一流”是可以互相结合的,它们都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将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师范特色,创办一流的应用型专业,最终目的是要为基层培养优秀教师。本文通过对“半圆桌”教学的实证研究
期刊
[摘 要]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辅助力量,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困境,如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合作办学流于表面、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外部合作环境不佳等;然后就如何突破当前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坚持互惠性的合作原则、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构建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打造优良化的合作环境等,以期为职业院校
期刊
[摘 要]针对开放教育学生流失率较高的现状我们开展了电话和现场调研,探究流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以期能减少流失率,提高开放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习困难;流失  开放教育学生属于成人,其在学习期间的流失一直是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开放教育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如何减少流失,提高学生的巩固率等问题既直接关系到教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开放教育的
期刊
[摘 要]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人才,积极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加“三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依赖科研项目和加强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水质工程学I》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新时代水处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学生通过《水质工
期刊
[摘 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农村远程教育的典型代表,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乡村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十余年的发展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也遭遇了诸多困境,生源困境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影响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深度发展。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的返乡创业人员及下乡养生养老人员有助于解决农村远程教育生源问题,助力其深度发展
期刊
[摘 要]以高职宴会设计课程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应用研究,首先基于ADDIE模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模型构建,经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五阶段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其次,将该课程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与辅导、课后整理与积累三阶段。该课程基于“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并对混合式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