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体细胞数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奶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50头泌乳奶牛,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化黄腐酸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5.99%,乳脂率提高1.97%,乳体细胞数下降了40.09%,乳蛋白率变化不明显;奶牛血清中SOD含量提高了3.6%,GSH-Px含量提高了7.72%,LDH含量降低9.3%,MDA变化不明显,奶牛白细胞维持正常,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指标分析表明:饲喂生化黄腐酸具有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减少奶牛乳体细胞数,增强机体
其他文献
本文参考国际标准,在牛乳快速测定的清洗效率、校准线性回归方程、校准有效性、稳定性日检查、精密度等牛乳快速测定的标准化工作方面做了大量试验。试验表明,只要保障仪器良
本研究首先对比了3头种公牛的X/Y精子分离效果.并通过常规冻精和性控冻精的活力检测。来评价流式细胞仪分离及冷冻处理对不同种公牛精子分离效果的影响。应用体外受精试验.探讨
本试验用添加了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稀释液对5头种公牛精液进行稀释、封装和冷冻,检查牛冻精解冻后的精子活力、畸形率和细菌数。结果表明,抗生素添加范围在1 000~2 000IU/mL内,
以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为目的菌种,依其16SrDNA序列(Y15992)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成功扩增出的嗜淀
本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吸收光谱法对14头屡配不孕奶牛和10头正常奶牛血清铜、锰、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了解重庆市某奶牛场奶牛屡配不孕与血
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有效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2011年11月9日中国农业大学在京举行了“牛精英计划(Elife Cattlemen Program)”启动
本试验将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宫得健水剂改制为凝胶剂,以期能发挥更好的防治效果。经对实验动物的抗炎试验、毒性试验、粘膜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体外粘附力测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