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hu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全国倡导开展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并把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把音乐教育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音乐艺术教育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提升人类情感,丰富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愉悦人们的身心,促进了社会交往;通过激活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和终生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音乐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a重要作用。
  《乐记》曰:“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欣赏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小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小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和升华的作用。音乐教育,能使中小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其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音乐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以介绍音乐宝库的精品为重要内容,最易于向“德智体”三方面渗透,并对“德智体”具有辅导和促进功能,使“四育”协调发展。它主要通过聆听和讲解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的美,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创造美,是每一个人提高自身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及有关科研证明:音乐对人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获得与形成,有着极有成效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力是可以通过音乐活动来帮助改善的;同时,实践证明,音乐对非智力素质,如意志、性格、理想、世界观、美感等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音乐教师要从哪些地方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呢?
  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始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于是,我大胆地向校长提出了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的想法,并拟定了一个方案交给校长,很快便得到了他的支持。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筹备,艺术节终于成功举行,这是我校举办的最高规格的一次艺术节。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很快喜欢上了我,他们也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有了竞争的意识,无形中也燃烧了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必须懂得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本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教育的本体隶属于艺术教育,不仅它的内容体现着一种独特的艺术美,而且在健全的国民教育机制中还肩负着审美教育的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最基本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绪共鸣实现的。人们可以从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
  由于艺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还需要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力,因此,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音乐教育也因此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阶段,而必须掌握一定技能。
  艺术审美活动具有审美愉悦的心理效应。这种复杂综合的心理过程体现在艺术教育中,变产生了“寓教于乐”的共性规律。在音乐教育中,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音乐以优美的旋律和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类、愉悦人类。当然,音乐教育绝不能停留在纯生理的听觉官能情感上,而是要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感性”升高至“理性”层次,从而使学生更加领悟音乐内涵,感受艺术魅力,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自由。
  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但也不排除空间的体验。音乐结构首先要考量的是音与音之间的关联。音乐中没有任何曲风的要素能够独自存在。相反,高音与低音的差距、节奏的对比、赋格中主题与反主题形成的张力、各调性不同的音色,都会浮现一个空间。在巴洛克音乐里,特别是巴赫的音乐世界,空间的体验会浮现一个层级的观念。举例来说,从高音到低音的转移、从流动性弱到流动性强的改变,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都可见到空间的转换。
  三、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我深刻地认识到,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收集相关的资料,精心设计课件,图书室留下了我的足迹;为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道具。比如:我在教《我是草原小骑手》时,课前找了很多关于蒙古族的资料,把这些制作成幻灯片,还学习了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我把这些传授给学生,发现他们很爱学,课堂上气氛也活跃。总之,在每一节课前,我都会下功夫做好课前的准备,在上课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和谐愉悦的情境,通过甜美的歌声,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氛围中得到升华。
  四、充分发挥律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好动,于是我(下转96页)(上接95页)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我在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律动,体会音乐内在的美,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歌曲后,我再让学生即兴表演,使他们再一次体会歌曲的美,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学生也能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例如,在欣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时,学生通过对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的聆听,着实感受了音乐的雄伟气势与磅礴力量,体验着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音乐里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学生以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此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歌唱祖国》《祖国,慈祥的母亲》《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或雄壮或抒情,或激昂或委婉,演唱、欣赏这些优美的旋律,能使学生感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人民大众的勤劳勇敢、现代生活的甜美幸福,能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深厚感情。我们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就音乐教育而言,以音乐为表现手段,通过 “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出的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来实现自身价值;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形象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更直接、更有力。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事物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问题激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所以,学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当前数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明确角色与任务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其任务是自主地发现问题,确定探究对象,搜集整理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任务是组织调控学生的探
期刊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数学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更没有数学阅读的习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重讲轻读,重练轻看,根本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求听懂课、会做题,对数学教材的使用也只是做做习题,有的学生甚至连书都未曾翻过,更不用说通过阅
期刊
摘?要: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工读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不歧视,多表扬,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歌曲的内容,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触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制教育;问题少年  工读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补充。对偏常行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工读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工读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堂这块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但是,相对枯燥又抽象的高中政治,一直以来对很多学生来说就意味着空洞、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质量低下。这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突出德育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一个学校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呢?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的,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探索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能探索。即选择的数学问题要适合学生通过探索去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其二,学生会探索。即探索的思路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生经过个体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它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要地位。能否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物理教学。我认为一堂完整的物理实验课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经验导入,创设实验情境  生活经验是导入物理实验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在实验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入手。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气氛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
期刊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抒情性、语言凝练性、形象性和音韵性而特别受到学生青睐,但诗歌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根据诗歌的个性与特质,遵循其规律,学习鉴赏和解读诗歌。下面就诗歌教学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知人论世是学习诗歌的前提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孟子?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期刊
学生认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问题,从而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这种心理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但受到长期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导致学生对问题处于不闻不问的麻木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解决问题。初中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