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社会发展及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本文旨在对其课程教学方面的改革加以分析和探讨,为有关方面的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191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的综合性特点,不仅体现在其涉及的学科范围之广,如:工程技术类、经济管理类及法律等其他领域。而且,关键还在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合同管理、招标及投标等,有利于实现打造复合型的人才的目标,因此,通过对传统的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就更能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故我们对其教学的改革作了如下的分析,以供参考。
  一、目前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实用性
  教材是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媒介。教材的内容有没有更新,存不存在实用性都是培养学生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的教材内容普遍没有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很多教材内容都没有更新,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的有效接轨,因此,要进行建筑类合同管理教学的改革,关键需要从其教材内容入手。
  2.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灵活性
  高职院校的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本身就具有非常显著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课堂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但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极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教学方式非常呆板,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一些问题在实际中应用很难全面的为学生解答,比如:讲到合同管理,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就很难为同学解答疑惑,这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进行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可以对教师进行定向培训,多组织一些建筑公司与学校的参观、交流及学习活动,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灵活性,使课程内容轻松、有趣的进行。
  3.专业综合性强,学习难度较大
  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因其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合同管理工程专业方面的学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要拟定一个合乎国家合同的相关法律规范的招标或者投标文件,不仅需要过硬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而且还需要充分掌握有关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及设计投标、招标领域的知识等,这些知识的基础都是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足以证明,教学的难度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更大,所以要进行建筑类合同管理课程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这门课程的特点,以期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建筑类合同课程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1.及时更新并优化教材内容
  首先,要解决上面所讲到的目前建筑类合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就要及时的更新并不断地优化教材内容,要使教材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即与时俱进。可以在教材内容中多附一些有关于现代建筑企业的实例,还可以附一些在建筑业比较有名的企业家的成功事例,让同学们积极地学习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益于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
  2.不断创新并完善教学方式
  在当今的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纯理论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用性为考察指标,师生共同互动并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的方法有:1、开展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所谓的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探其本源,应是表演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但对于我们建筑类合同课程教学来说,也比较适用。比如在讲到招标和投标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模拟招、投标现场,并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投标人和招标人进行竞标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才智,而且,通过对现场的模拟,可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课堂知识有效的贯彻和学习的重要途径。2、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综合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展开教学,并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的实现同步与联系,避免理论脱离实践的要求,同时排除实践缺乏理论引导而引起的失误,在专业的教师之间宣扬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改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建设“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我们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所谓“走出去”,即派出一些专业的教师走出校外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和实践,及时的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与相关的建筑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双方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去共享和应用,促进本校的相关专业的进步和发展。而“引进来”,即是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兼职教学,这不单意味着引进了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招、投标技术。这样一出一进不仅是对学校教学内容的极大丰富和完善,也是教学内容更接地气的重要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改变,对高职院校建筑类合同课程教学进行相关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相当具有建设意义的,教学的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总结和创新,保持与时俱进与发展的活力,才能有益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旭.《工程合同管理》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08).
  [2] 佘立中. 土建类学生工程合同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4,(02).
  [3]唐钱龙,李玮.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时空,2010,(01).
其他文献
摘要: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情境教学,尤其在民办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其作用明显,创设方法多样,能有效满足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认知 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有效教学  中国分类号:H31  一、情境认知理论及情境教学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情境认知与学习(situ
摘要:随着高校硬件设施的大量投入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英语教学。本文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自主学习理论,对我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试图从几个方面来培养民办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中国分类号:H31  一、民办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我校是山西唯一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笔者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