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实现预制节段拼装桥墩(PSBC)地震动力响应与震后残余位移的同步控制,提出以高强钢筋替代传统PSBC中普通贯通钢筋的新方案。为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对比分析配置普通热轧带肋
【机 构】
: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开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908283,51908251),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19KJB560013,19KJB56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预制节段拼装桥墩(PSBC)地震动力响应与震后残余位移的同步控制,提出以高强钢筋替代传统PSBC中普通贯通钢筋的新方案。为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对比分析配置普通热轧带肋钢筋HRB400、HRB500和精轧螺纹钢筋PSB785的PSBC模型的抗震性能。首先,提出了PSBC纤维模型建模方法,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前人试验及本文作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针对上述3类PSBC模型开展单调加载分析、滞回分析及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各模型的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地震最大位移反应及震后残余位移。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跨江跨海桥梁与船舶通航数量日益曾多,船桥碰撞的概率也日益增大,所以亟须提出桥梁防船撞设计方案。针对既有椒江大桥水中通航孔桥墩,首先通过规范和Midas/Civil软件计算
我国在役桥梁数量庞大,桥梁结构形式多样,运营安全风险问题严重,事故频发,缺乏系统的在役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笔者基于我国近20年来桥梁垮塌事故的调查数据,宏观分析了在
以气相Al2O3粉末为基体,短切莫来石纤维为增强相,铝酸盐水泥为黏结剂,α-SiC粉末为遮光剂,聚醚P84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简单的浇筑成型工艺制备低热导率和较好力学性能的气相Al2
以尿素为氮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并结合超临界干燥、惰性氛围碳化、碳热还原和空气除碳等工艺制备块状氮化硅(Si3N4)气凝胶。通过不同温度热处理,研究Si3N4气凝胶的形成过程及机
背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中有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完成对人类基因组DNA约3×109个碱基序列的测定,同时完成对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工作;二是开展基因功能研究
非通航孔桥抗冲击能力较差,抵御船舶撞击能力较弱,易造成桥梁结构失效。目前,相对于非通航孔桥墩,通航孔桥墩设计了各种类型的防船撞装置,并应用于众多桥梁结构上。然而,非通
为了分析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结构损伤,评定灾后桥梁安全性,本文根据应急管理要求,制定了火灾后混凝土梁桥检测评定工作流程,归纳了重点和难点。首先,通过火场调查、混凝
为了确保既有混凝土空心板桥在其剩余服役期内拥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有限元分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