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1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体受到感染、外伤后发生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炎症应答,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介导炎症应答。然而HMGB1在炎症中的生物学功能因蛋白修饰种类和细胞中定位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其在细胞核中发生赖氨酸残基乙酰化、赖氨酸残基甲基化、半胱氨酸残基氧化、丝氨酸残基磷酸化、天冬酰胺残基糖基化、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及赖氨酸残基乳酸化修饰,蛋白修饰后由细胞核迁移到细胞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游离的HMGB1可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Toll样受体结合,活化细胞和调控炎症应答。笔者从HMGB1翻译后修饰、释放、生物学作用及结合受体等方面,就其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找炎症干预靶标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SJDISWF)分型系统,并进行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0例SJDISW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3~58岁[(34.7±13.2)岁]。根据伤侧骶骨移位的方向将SJDISWF患者进行分型,共分为3型:Ⅰ型骶髂关节脱位,同侧骶骨翼骨折块向前脱出呈漂浮状;Ⅱ型骶髂关节脱位,同侧骶骨翼骨折块压缩粉碎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与由内向外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53例PCL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21~58岁[(37.2±12.5)岁]。右膝29例,左膝24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微创PCL重建术。22例采用改良由外向内技术建立股骨骨道(由外向内组),31例采用屈膝120°由内向外技术建立股骨骨道(由内向外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测量的股骨骨道长度、术后3d膝关节MRI测量的股
目的探讨O形臂导航下通道螺钉治疗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FFP)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收治的37例Ⅱ型FF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8例;年龄65~82岁[(71.8±10.1)岁]。15例采用O形臂导航下通道螺钉固定治疗(手术组),22例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急诊时、治疗后1周、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Majeed功能评分,记录手术组置钉准确率,以及治疗和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1例;年龄35~85岁[(62.5±12.9)岁]。骨折AO/OTA分型:B型7例,C型37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2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镜组),22例采用传统术中透视治疗(透视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关节镜组术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
目的基于Adams冠突分型,探究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CT三维数据,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18~88岁[(44.7±12.0)岁]。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尺骨冠突骨折模型,并依据Adams尺骨冠突骨折分型对其进行分类,其中Ⅰ型为冠突尖端骨折、Ⅱ型为冠突横断形骨折、Ⅲ型为冠突基底部骨折、Ⅳ前内型为冠突前内侧斜行骨折、Ⅳ前外型为冠突前外侧斜行骨折。依据冠突骨折块的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6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23~63岁[(49.5±8.2)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25例,Ⅲ型34例,Ⅳ型17例。骨折Pauwels分型:Ⅰ型16例,Ⅱ型31例,Ⅲ型29例。40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36例采用FNS固定治疗(FNS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下地
目的分析肩袖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9例肩袖撕裂患者(肩袖撕裂组)和51例志愿者及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34~77岁[(58.2±7.2)岁]。体重指数(BMI)19.5~32.4kg/m2[(25.4±2.5)kg/m2]。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病史、糖尿病病史、BMI、肱骨大结节角及肱骨大结节切迹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miR-20b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TBI miR-20b激动剂(Agomir-20b)组,每组20只。采用控制性脑皮质损伤法构建重型TBI模型。伤后TBI组尾静脉立刻注射50μmol/LAgomir阴性对照溶液200μl,TBI Agomir-20b组尾静脉立刻注射50μmol/LAgomir-20b溶液200μl。伤后3,7d,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比例;Westernblo
皮肤、肌肉、骨及神经等组织损伤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为恢复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各种免疫细胞和组织细胞先后参与了组织修复过程。中性粒细胞作为终末分化的白细胞,在组织损伤发生后可通过吞噬作用及分泌抗菌物清除病原体和组织碎片,为后续的组织修复创造条件,但是过度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和炎症反应可能加重组织损伤。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存在异质性和可塑性,并且在启动组织修复、促进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增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中的募集、表型与功能、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目前骨组织工程主要的细胞来源,可用于多种骨骼疾病的治疗。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以通过调控成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影响MSCs的成骨分化,进而影响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创伤相关骨病的发生、发展。笔者从DNA甲基化的概述、DNA甲基化调控MSCs成骨分化影响创伤相关骨病的机制及相关治疗措施等方面,对近些年DNA甲基化调节MSCs成骨分化调控上述骨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创伤相关骨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