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广,重庆市教委也推出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及实施的试行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应当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面对“新形势”,在新的课程形态下,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和核心理念,在全校推行“‘四环’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学校快速持续发展。虽然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学科没作要求,但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我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活”起来,自己教起来更轻松。于是,我借鉴了“‘四环’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四步教学法”。通过一学期的反复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收获的知识也不少,而我也比以前更加轻松,达到“双赢”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下面就我的成果分享给各位同仁,希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合作互学的必要性,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我校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自身的认识不足,缺乏充分的自信,长期存在一种自卑感。90后的孩子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中成长,缺乏与同龄孩子交流、沟通、合作的能力。在此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让学生发自内心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合作互学的必要性,并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上实施“自主学习”环节呢?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上实施“合作互学”环节呢?主要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合作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一种需要。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创新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携手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创新的效果会更出色。
二、取长补短,合理化分组,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想高效地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关键是要对学生合理化分组。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据我了解在初中时很多学校根本没安排信息技术课,即使课程表上安排了信息技术课要么没上内容,要么上的是其它学科的内容,所以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一片空白。但是,处于信息时代的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鉴于此,我通过前几节课上的仔细观察和向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把各班学生分成三类:熟练工(对键盘、鼠标玩得很好的学生)、学徒(对电脑一无所知,但很感兴趣,愿意尝试的学生)、旁观者(不愿意尝试也不太感兴趣的学生),然后把这三类学生按1:1:1比例重组成13个小组,每组6人,组内结成“对子”。再选出每组的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行政小组长主要协助我,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纪律、清洁、出勤等方面的管理,而学科小组长主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自学,完成每堂课的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讨论,完成组内合作学习;
三、建立长期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激励机制,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对学生完成任务后的奖励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对学生的肯定,是对学生的正视,激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让学生长期有效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这方面我与各班主任作了沟通,希望班主任建立一系列奖励机制,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
(1)积分奖励法。即学生参与活动,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每个月统计一次,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给予额外奖励,比如:在班级荣誉奖贴星标一颗,星标多的可获评选“三好学生”资格,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还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学金。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2)口头表扬法。当学生或小组完成任务较好时,教师可以用一个词语、一句话或者一首诗来鼓励学生或小组。人都希望有人能认同和赏识自己,学生也一样,哪怕是一句好听的话都会让他们兴奋,牵引着他们继续前行。(3)组员内部激励法。?这种激励主要是由组长或副组长来完成,当组员完成任务较好时,组长或副组长可以采取表扬、鼓掌、击掌或向其它小组推荐的方式,激励组员进步。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互学的有机结合,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关键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力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要学”,改变了以往的“要我学”,这就是主动性。
五、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它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舞台。“四步教学法”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使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从而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让学生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合作互学的必要性,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我校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自身的认识不足,缺乏充分的自信,长期存在一种自卑感。90后的孩子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中成长,缺乏与同龄孩子交流、沟通、合作的能力。在此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让学生发自内心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合作互学的必要性,并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上实施“自主学习”环节呢?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上实施“合作互学”环节呢?主要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合作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一种需要。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创新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携手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创新的效果会更出色。
二、取长补短,合理化分组,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想高效地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关键是要对学生合理化分组。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据我了解在初中时很多学校根本没安排信息技术课,即使课程表上安排了信息技术课要么没上内容,要么上的是其它学科的内容,所以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一片空白。但是,处于信息时代的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鉴于此,我通过前几节课上的仔细观察和向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把各班学生分成三类:熟练工(对键盘、鼠标玩得很好的学生)、学徒(对电脑一无所知,但很感兴趣,愿意尝试的学生)、旁观者(不愿意尝试也不太感兴趣的学生),然后把这三类学生按1:1:1比例重组成13个小组,每组6人,组内结成“对子”。再选出每组的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行政小组长主要协助我,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纪律、清洁、出勤等方面的管理,而学科小组长主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学科自学,完成每堂课的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讨论,完成组内合作学习;
三、建立长期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激励机制,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对学生完成任务后的奖励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对学生的肯定,是对学生的正视,激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让学生长期有效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中,这方面我与各班主任作了沟通,希望班主任建立一系列奖励机制,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
(1)积分奖励法。即学生参与活动,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每个月统计一次,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给予额外奖励,比如:在班级荣誉奖贴星标一颗,星标多的可获评选“三好学生”资格,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还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学金。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2)口头表扬法。当学生或小组完成任务较好时,教师可以用一个词语、一句话或者一首诗来鼓励学生或小组。人都希望有人能认同和赏识自己,学生也一样,哪怕是一句好听的话都会让他们兴奋,牵引着他们继续前行。(3)组员内部激励法。?这种激励主要是由组长或副组长来完成,当组员完成任务较好时,组长或副组长可以采取表扬、鼓掌、击掌或向其它小组推荐的方式,激励组员进步。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互学的有机结合,是轻松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关键
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力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要学”,改变了以往的“要我学”,这就是主动性。
五、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它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舞台。“四步教学法”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并使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从而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