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学习 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d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变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及训练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起点。
  关键词:深度学习;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20-1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变学生“会学”,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当今形势下,各种新型媒体手段、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学习快餐化、碎片化、微型化可能会带来的学习浅表化、浮躁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故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已迫在眉捷。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深度理解概念,让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以及反思,这些共识中已就包含有对深度学习认识。
  深度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很多人认为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Biggs认为,深度学习包含高水平或者主动的认知加工,对应的浅层学习则采用低水平认知加工,比如,简单记忆或者机械记忆[1]。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提出,与浅层学习相对对应,深度学习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2]。而康淑敏认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对学习状态的质性描述,涉及学习的投入程度、思维层次和认知体验等诸多层面,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利用,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属于以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高投入性学习[3]。所以,深度
  学习的核心是理解学习、知识建构、知识迁移、思维提升、问题解决,因此,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二、深度学习的引导与实践
  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单纯的知识积累式学习,难以学会在学科概念层面思考问题,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独到的见解。所以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理应让地理教育的意义更好地在课堂上彰显,让知识的习得与地理素养的培育在课堂上“邂逅”,让深度学习在地理课堂上扎根,真正实现深度教学[4]。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地理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虽然高中学生在理性思维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特别是跨学科知识形成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提升。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清楚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涉及的地理概念多样且抽象难懂,且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较多,这就给许多学生学习过程增加了难度。下面,笔者以“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为例,展示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实践过程。
  很多地理教师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当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学习任务时,教师会展示: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压大小关系如右图所示:
  按理说这题应该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同学能得出乙大于甲,丙大于丁,但丙与甲之间的气压大小关系却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是为什么呢?地理教师都知道这是初中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学生不会知识的迁移,此时很多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并让学生记住这个结论,学生但实际上学生还是未真正的理解。所以笔者直接让学生回忆大气压的概念入手,甚至让学生用图示法画出大气压的概念,此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得出“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然后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地完成热力环流中的“一对一”的逻辑联系:
  近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热胀冷缩
  空气热升冷降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等压面高凸低凹)
  大气发生水平运动
  (高压流向低压)
  这一逻辑关系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环环相扣,不能中断,否则推理方向会发生混乱。而为了检验学生这一思维过程是否真正形成,笔者又向学生展示: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地。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假如这个等压面出现在近地面,则A、B两地受热的是 地,冷却的是 地。
  以此让学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热力环流”中逻辑关系,也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所以,深度学习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有意义学习,推进深度学习需要强有力的学习文化支持。
  当然,深度学习还需教师的深度教学,而深度教学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对教学过程的深度展开,再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要有深度整合教材的能力。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且是一种主动学习。而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关键在于提升学习者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教育研究,2016.
  [2]徐波.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研究概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5).
其他文献
摘 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以“智达高远”为校训,以“人本?科技?生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在科学教育实践上,学校以“大科学”教育视野,在科学教育环境建设、科学普惠教育、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科学资源整合、科技项目(活动)等方面全力推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引领学生科学智慧人生。  关键词:大科学;教育视野;智慧人生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赏析诗词歌赋的过程中发现和解释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并逐步形成物理能力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词鉴赏;物理现象概念;知识能力;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3-1  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诗词中飘逸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多彩的生活,蕴涵着深刻哲理,又渗
摘 要:郁达夫《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关于文章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家的争论,见仁见智,此处不再赘述。但笔者以为,从落寞知识分子精神归宿的角度去探析,或可为剖析郁达夫的写作意图与精神世界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郁达夫;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8-009-01  0  文章用极富情感的语言来
摘 要: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进行数学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勾发起相关的数学因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领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从更深刻的角度去把握知识本质。  关键词:数学实验;重点难点;探索规律;促进领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60-1  实验是检验数学推论的真理。同时,实验的成功性可以让人感
摘 要:例证法,是指议论文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教学中,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弧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本文所指的例证法,则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举例说明法”。这种举例,能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拓展课堂教学外延。  关键词:例证法;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音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音标学习不到位的三个弊端:单词记忆障碍、依赖心理、英语学习两极分化。通过分析学生现状,狠抓字母关、音素关来提高音标学习的效率。通过增加音标学习多样性来增添趣味性,结合词汇教学渗透音标学习。  关键词:音标;英语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52-1  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
摘 要:学校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养成的行为习惯是社会、学校、家庭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适当组织召开家长会、搭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网、定期召开教育半月谈、创建家长报、建立预约式听课制度等家校合作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研究了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提供一
摘 要:化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理科体系“物理化”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综合发展的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势利导,把其中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初中生打造成一个个“小化学家”。  关键词:师生关系;初中生;化学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5.
摘 要:笔者从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状出发,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反思,并提出了注重动手性、注重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几项优化任务设计的做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任务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41-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
摘 要:生活化教学思维与政治生活存在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活化教学思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以生活化教学思维实现初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教学,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生活化的起点引导教与学、生活化的实例贯穿教与学、生活化的感受启发教与学、生活化的实践升华教与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政治;高效教学;政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