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一时的“乾生恒”棉店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nder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在今绛县城振兴街东端人民,银行处,有一个生意十分兴隆的棉花购销店。店名为“乾生恒”,系店主张得明根据其父张天育名字的近义而起:“乾”象征“天”;“生”而必“育”;“恒”则表示“恒久”,寄托着店主希冀生意永远昌盛的美好心愿。
  张天育是绛县东吴村人,精明能干,治家有方,颇负盛名。家庭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其五个儿子从小就立下了干一番事业的志向。其长子张得明,生于1882年,毕业于绛县高小,文化水平虽不高,但自学能力颇强,苦练珠算、书法,进步十分明显,算盘打得既快又准,连多年的账房先生都对其非常赏识。他的毛笔字颜柳相揉,自成一体,颇有独到之处。高小毕业后,张得明先在东吴、峪南等村教了几年小学,后于上世纪20年代初在绛县城东街开了“乾生恒”棉花购销店。
  “乾生恒”棉花购销店占地约1.5亩,建房10余间,分前后两院,临街的前院是小杂货铺,系棉花店附带经营;后院则为棉花购销的主场所。
  经营方式为股份制,股额由资金和劳力两部分组成,皆以投入数量折股,根据经营情况,年底按股分红。另有少量不入股的临时雇工,挣固定工资,店里赔赚与其无关,不担任何风险。
  在经营上,张得明肯用脑,讲心计,善谋划,摸到了不少经营窍门——
  一曰“捕捉商机”。张得明说,打仗讲究捕捉战机,做买卖则要捕捉商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时,当地的工业尚未起步,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农业为主。在农业上,种粮食基本上是为了糊口,而经济来源则主要靠种植棉花,所以当时种棉花的特别多。棉花种得多了,销售便成了难题。张得明瞅准了购销棉花这一门路,于是办起了棉花购销店,既排解了棉农的困难,也使自己在生意场上站稳了脚跟。
  二曰“薄利多销”。由于张得明贯彻了“不求厚利,但求好卖”的经营思想,故“乾生恒”开办不久,便门庭若市,招来人们艳羡韵自光。张得明在收购棉花时,每斤要比同行多加价3至5分钱;销售时,如果有15%的利润,他只拿7%,而把8%让给客户。这种“让利”策略使棉农和客户尝到了甜头,同时也为“乾生恒”的商品树立起薄利串销,越销越多,集腋成裘,利润就很可观了。
  三曰“诚信为本”。张得明经常告诫他的员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青山’如同信誉,‘绿水’好比财源,信誉常在,财源才会长流”。这一朴素的生意之谈其实揭示了深刻的经营规律。他在日常经营中坚持了这么几条:一是秤平数准,买卖公平。一次,乔村有个老汉来卖棉花,员工称后按数付了款。晚上张得明复核时发现少算了半斤,员工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况且他也没看出来,吃馍难免掉谋花。”言外之意,此事就算了。然而张得明却认为,尽管是不起眼的半斤棉花,但也关系到店铺的信誉,自己决不能做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最终,不仅让这名员工登门向老汉赔礼道歉,而且还补足了少付之款。二是数量足,质量好,尽量让客户称心如意。当时,其货物远销郑州、济南、长沙、汉口等地,客商不远千里风尘仆仆而来,如果因货源不足或质量欠佳失望而归。可想而知对店铺的形象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张得明在薄利广收上大做文章,纵然仅有三五分的蝇头小利,他也不惜人力积极收购,且以高质量棉花为主,尽量满足客户所需。三是对所销货物做到了分等作价,使客商切身体会到价格公道,特有所值。四是通过笑脸开店,优质服务,礼貌待客,积极维护顾客的利益。张得明不仅以自己和善待人、忠厚处世的品行影响和带动着员工,而且还以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着员工的行为。发现有怠慢顾客行为者,他决不姑息迁就。这样,既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同时也得到了员工的理解和尊重。顾客们说:同“乾生恒”打交道,靠得住。员工们说:在“乾生恒”干,舒心。许多员工在这里一干就是好多年,有的直至日军入侵、店铺倒闭才回家。
  四曰:“多角经营”。即一业为主,兼营其它。前面介绍过,“乾生恒”的后院主营棉花购销,而前面门店则是杂货铺。之所以这样做,张得明是这样考虑的:尽管当时棉花是农民的主导产业,但购销棉花的季节性很强。如在棉花的购销淡季,员工们则无事可做。况且,有些卖了棉花的农民想顺便买些杂货,还得到别的地方。因而,张得明在经营棉花的同时,又捎带开起了杂货铺。这样,不但增加了本店的收入,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功效,而且也使顾客在同一地点享受到多种服务,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买到合意的商品。
  由于张得明经营有方,“乾生恒”办得十分红火。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店有棉花达200多包,每包、180斤,总计36000斤,约合现在的人民币30多万元。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交通、信息闭塞、经济水平普遍落后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不能不使人刮目相看。
  1937年,随着日军的大举入侵,兵荒马乱,时局紧张,“乾生恒”店的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张得明将仅存的100多包棉花,连同店铺拆掉的房子木料,统统雇马车拉回东吴家中。次年,日军入绛,日伪汉奸将棉花全部拉走,仅留下一些联合票子。日军投降后,票子成了一摞摞的废纸,又气又悲的张家人将那些票子用一根火柴焚而了之。几十年靠农、商辛勤劳作、惨淡经营的心血积累顷刻简化为乌有。积郁成疾的店主张得明也在日军投降前的 1944年去世,享年62岁。
  (责编 周边)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空军创建了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又称543部队),我奉命调到这个奇特而又神秘的部队工作了整整10年。10年里,我同战友们一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转战南北,设伏歼敌,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怀念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更难忘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    英明决策 创建导弹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打了几十年的仗,都是以劣势的武器装备
期刊
彭雪枫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是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在敌、伪、匪的夹击中,彭雪枫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广泛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创建了新四军第六支队即后来的新四军第四师,开辟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争取杂色武装的实践活动    1938年2月,彭雪枫奉命来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参与筹划中原敌后的抗日
期刊
1939年那年我8岁了,一二九师新一旅政委唐天际带领部队驻进山西黎城宋家庄村,随军医院设在牛路开家里,女兵住在王肉责家里。唐政委有病,就住在我家东楼底。他有一个护兵叫王子昌,一个伙夫不知道其叫什么名字,光听唐政委大头大头地叫他,我也叫他大头叔。每叫他一声大头叔,他就乐呵呵地高声答:“哎!”  唐政委一人住一屋,屋里有我家的一张方桌,桌上有一部电话机,电话机不断地响,他就不断地接电话。我对打电话很好
期刊
漫步在平定县马山乡七亘村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丰碑巍然耸立,上面镌刻着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七亘大捷纪念碑”7个大字。这是1985年2月,中共平定县委、县政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修建的。今朝松柏绿,当年战旗红。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68年前刘伯承和陈赓指挥八路军健儿在这里以“重叠的待伏”战术阻止日军入侵的战斗情景……  1937年9月底,我八路军一二九师从陕西出发,东渡黄河,
期刊
一、走出文昌堡    家乡与家世    从太行山平型关附近发源的滹沱河由雄伟的五台山北麓,像一张巨大的弯弓向西、再向南滚滚奔流,流过繁峙,滚过代县,经过忻口,从定襄城外突然北折数十里,又拐向东南,往河北省奔流而去。  就在距河水向东南拐弯的不远处,有个远近闻名的河边村。这个村,全国解放前属五台县,今属定襄县,历史上就是个繁华富庶的大村。它西临滔滔奔流的滹沱河,东靠以出产“文山石砚”著名的文山。全村
期刊
谷子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耐旱和适宜各种土壤的优点,平川、山区和丘陵地区都可种植。用小米做饭省时、省事,小米饭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并不生厌;革命圣地延安、河北省蔚县、山西省沁县的“沁州黄”等有名的小米,更受各界人士欢迎。  我出生于贫困家庭,幼年时代是吃高粱面饭和小米饭度过的,我与小米之缘,与生俱有。  日本投降后,我进入解放区读书,我们学校除星期日中午吃一顿白面蒸馍外,其余六
期刊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斗诗篇。1944年初,他曾在山西境内触景生情,赋诗六首。诗意豪情激荡,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其夫人张茜后来在评价这个时期的陈毅的诗作说:“1943年冬,陈毅同志由淮南地区西行赴延安,随着新经历的开始,他的诗词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3年11月底,新四军军长陈毅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从淮南根据地出发,准
期刊
《画梦录》是何其芳的一本散文集,1936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第九册。共收何其芳1933年到1935年间所写散文17篇,作者通过散文诗般的优美文字,倾诉了在黑暗现实面前忧郁、苦闷和颓丧的情绪。由于文笔柔和,色彩浓丽,1937年曾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金。当时的评委会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画梦录》是一种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现代文字史上也评价何其芳的《画
期刊
1939年秋至1941年夏,我在延安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当时只有四五岁,却留下了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战时儿童的幸福乐园    1939年深秋,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当时在安塞县军委二局工作的姨姐刘秀清和姐夫冯维靖送我到刚成立不久、离安塞不远的小草峪村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一堵矮土墙把山脚下当地老百姓的几眼破旧土窑围成一个小院子,院中设备非常简陋,这就是我印象中的第
期刊
周振基(1900—1968),原任洪洞中华基督会长老、牧师、基督教山西省晋公会负责人。他从牧50年,热爱祖国,虔诚基督,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政府法令,为基督教山西晋公会所辖38个县的三自爱国运动贡献了一生,是山西省基督教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一    周振基,山西省忻州市人。1900年2月20日出生于该市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周九如,以务农为生,并信仰基督教。周振基3岁时,母亲病逝。4岁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