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肉鸡市场的发展,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肉鸡消费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饲养肉鸡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在我省东部地区逐渐普及,是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提高肉用仔鸡的成活率,实现节本饲养,提高养肉鸡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农村养肉鸡场、户一个重要问题。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及农村调查指导,把饲养肉鸡应注意的五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以供参考和借鉴。rn1 把住鸡雏质量关rn 饲养肉鸡专业户多数都需要外购雏鸡,雏鸡质量,对育雏效果和饲养肉用仔鸡的成败,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关系,是启动生产的关键环节,引雏时,尤其要到那些有经营许可证,环境卫生好,无疫病,按程序生产,讲信誉重质量的场家购买。选雏时要观其外,知其内。外观雏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叫声清脆,腿脚坚实,腹部柔软,大小均匀,卵黄吸收好,脐部没有炎症,出血痕迹,愈合良好,绒毛整洁,紧密光亮,手握有弹性,个体大小比较均匀一致的雏鸡。rn2 坚持免疫程序,把好防疫关rn 在整个肉鸡的饲养周期中,实施免疫程序绝大多数在育雏期,所以制定和实施免疫程序对防疫治病,提高育雏成活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养鸡户一般对于环境消毒,疫苗应用,药物预防等都要制定预期规划,按时执行,但有的养鸡农户在饲养中忽视了封闭饲养这一关键环节,鸡舍随意让人进出。特别是在夏季,饲槽、饮水器长时间不涮洗,不消毒,使用药物和添加剂时不按说明书规定用法饲喂,导致雏鸡感染疾病或造成药物中毒。要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免疫程序,切实严把防疫关。rn3 按不同季节调整密度关rn 合理选择肉鸡饲养密度是保障肉鸡维持正常生理生命与增长增重的关键环节,饲养密度过大,影响鸡的正常发育,肉鸡易发生恶癖。由于东北四季温差大,各季节饲养的密度也不相同,根据几年的饲养经验,应该是在调整好禽舍小气候的基础上,夏季地面平养8周龄为8~10只/m2。冬季地面平养8周龄为12只/m2,较为合理。也可根据季节和鸡舍条件的不同,可灵活掌握饲养密度。rn4 合理选饲料,把住成本关rn 肉鸡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日粮配合科学合理,营养要全价。为此,应严格合理配合日粮。目前,养鸡专业户大多数采用手工搅拌混合料,这样及易产生拌料不均,造成营养过高和偏低的现象,还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最好选择用大比例的6%浓缩料,即不用买油脂,还节省买油脂的钱,降低了饲料成本。rn5 灵活缩短肉鸡的饲养日期,严把适时出栏关rn 肉用鸡的饲养日龄,与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现在我们生产的肉鸡大多在8周龄左右出栏,以后每延长一周,饲料费用大约增加10%。肉鸡的价格受市场的波动较大,而且鸡的活重要求也不一致,价格较低时要适时出栏。为了加速肉鸡出栏日期,我们试用了夜间补饲的方法,可提前一周左右出栏。缩短了饲养周期,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