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文化的疾病观念与仪式治疗——以通古斯语民族为例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古斯人常常由于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及族际关系的急剧变迁,带来氏族中群体或个人的心智失衡.面对心智失衡的困扰,通古斯人以萨满文化的神灵和灵魂理论构织了相应的应对方式,将其解释为灵魂失调或神灵侵害.“掌控神灵”的氏族萨满,可根据自身意志召唤神灵,知晓与神灵交涉的方法,帮助受困扰者摆脱心智失衡.在病人信任的前提下,萨满主持治疗仪式,特别是迷幻技术的使用,对病人施以催眠和暗示的心理影响,使其重振信心并恢复心智平衡.对萨满医疗的关注,可反思生物医疗忽视疾病文化理解方面的欠缺,为多元医学体系间的沟通和互补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其他文献
大数据背景下“套路贷”案件具有犯罪行为精准化,被害群体防范意识弱,年龄年轻化,犯罪集团隐蔽性强,呈现专业化组织化趋势,犯罪遗留的数据证据丰富等新特点,侦查过程中极易陷入侦查取证困难、追赃难度大,涉案人数多,初查困难,信息库之间存在壁垒等困境.解决这类案件侦查困境的对策是:重视大数据在侦查上的运用,建立大数据技术应用平台,加强舆情监测,梳理犯罪网络关系,建立多警联动机制,形成打防结合格局.
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弥勒信仰发挥着弥足重要的作用.9世纪中叶,回鹘迁居西域转而尊奉佛教,接受了弥勒信仰,并一直维持到15世纪.本文通过梳理已刊布的回鹘文文献,认为弥勒造像及经变画集中出现于北庭回鹘佛寺中,回鹘文本的弥勒经典以《弥勒会见记》残卷数量最为庞大,文学作品主要有《弥勒颂》《弥勒赞诗》《圣尊弥勒赞》以及佛经题记、发愿文等.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并非仅来自汉传佛教,而有可能也受龟兹以及中亚地区弥勒信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