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不同多环芳烃(PAHs)对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分别比较研究了多环芳烃中的3环菲(Phe)、4环芘(Py)、5环苯并芘(Bap)单一暴露和与α-萘黄酮(ANF)联合暴露对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对其胚胎中的细胞色素酶(EROD)活性、发育畸形(以心脏畸形为准)、孵化率和早期仔鱼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Bap、Py的浓度与EROD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比Phe明显,3种PAHs对条纹锯鮨胚胎中EROD活性的诱导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Bap、Py、Phe,其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各物质的最高浓度组,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857.52%、514.21%、280.50%;在ANF影响下,EROD的活性诱导被抑制,最高浓度组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89.27%、278.55%、195.40%。(2)综合考虑孵化率、畸形指数和早期仔鱼死亡率等指标,3种PAHs对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ap、Py、Phe,3种物质的浓度与受精卵的孵化率呈明显负相关,与畸形指数和仔鱼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在ANF影响下,Bap和Py处理组的毒性效应得到明显抑制,Phe与ANF联合暴露处理组的毒性效应与单一暴露处理相比无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3种PAHs对条纹锯鮨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Phe为非特异性麻醉毒性机制,Bap和Py可能通过AHR途径和CYP1 A活性诱导两种机制共同作用。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社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给水、排水设计又是现代化高层
"5E学习环"由引入、探索、解释、拓展和评价五个环节组成。这种基于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建构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概念中有积极作用。通过"饱和溶液"概念的教学实例,介
目的:分析下颌偏斜患者髁突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位与最大牙尖交错(maximum intercuspation,MI)位不调的三维特征,探讨其对牙颌面畸形正畸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自身优势大有可为:发挥网点和网络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战略定位;发挥零售和批发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将农村资金返
<正>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是实现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现阶段,构造适合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的科技金融合作创新机
[目的]筛选出对朱砂叶螨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方法]采用药膜法、玻片浸渍法对6种杀螨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对2种生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2种方法下,6种药剂表现的毒力大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小儿多动症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