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转型路径探析

来源 :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com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短视频化转型”的命题,既源于短视频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因为电视媒体在短视频认识和实操方面存在不少误区,尤其忽略了短视频的网络属性.目前电视新闻从业者在短视频生产运作实践中存在短视频生产意识滞后、网感不足、新闻内容脱离受众需求等问题,应提高短视频在媒体业务发展中的战略排序,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新闻短视频,提升短视频新闻的新闻价值,加强评论互动,提高平台人气.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恐惧诉求视角出发,以《人民日报》微博和“卫健委控烟”微博中的控烟博文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样本中控烟信息恐惧诉求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两家微博控烟信息对恐惧诉求的使用多停留在威胁性信息上,常配有骇人的图片或视频,加强了恐惧效果.但仍存在不足,一是恐惧诉求策略表现失衡,“效能”信息缺位;二是恐惧诉求整体使用水平偏低,说服效果不佳.在利用恐惧诉求促使受众行为改变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完成“激发受众恐惧—进行恐惧诉求—促使采取行为”的理论过程,是今后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传播技术的赋权使得传统党媒的隐性知识生产成为可能.以2021年两会期间党媒推出的部分新闻产品为例,党媒所生产的隐性知识融合了双向互动、亚文化、微观叙事等元素,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党媒隐性知识生产背后依托的是技术赋权、认知盈余.隐性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提升了党媒的表达力、传播力与引导力,党媒在未来更应注重隐性知识的生产与积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日报》作为国家官方新闻媒体,通过漫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医护工作者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情景.基于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互动、构图三个层面分析《中国日报》英文版发布的两幅新冠肺炎疫情漫画可知,其蕴含着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战争的多模态隐喻,激发了公众对战争场景的想象,映射着抗疫的艰辛和残酷,体现了共同抗疫、科学抗疫的理念,反映出中国崇尚集体主义、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
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不断深入,通常认为媒体能将女运动员放在与男运动员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报道.分析《人民日报》微信平台的女运动员报道后发现,其虽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弱化了女性作为运动员的身份,强化了女运动员的生理特征和女性气质,满足了网络用户对运动员在赛场外更多视觉化的需求.
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面临着外部系统资源利用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权责不清晰、机制僵化等困境,应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跨界融合;统筹规划,实现县级融媒体生态系统一体化;整合要素,实现系统有序而稳定;灵活调整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
米歇尔·福柯在20世纪提出的“全景监狱”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中面临着新的嬗变.随着网络技术与大数据的发展,全景监狱由有形变为无形,从特定物理空间弥散至整个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用户既沦为受算法实时监视的“数字囚徒”,也成为看台上肆意窥探他人的“监视者”,扮演着监视者与被监视者的双重角色,同时监视由瞬时监视扩散为超时空的全景监视.
近两年短视频平台与综合视频网站都在向对方的领域延伸,加速布局微短剧产业.对众多视频平台播出的典型微短剧进行研究后发现,微短剧在总体上表现出制作专业化、时长短节奏快、竖屏传播为主以及投入成本低等特征.微短剧行业也面临着诸多考验.除了内容品质不高、盈利模式不够成熟外,行业还缺乏一套完整的运作标准和规制体系.未来微短剧的发展,需要微短剧平台、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公众共同推进.
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后,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媒体资源,优化采编流程,优化经营布局,打出地方媒体融合传播与精致生产的组合拳,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坚持“融合必须彻底”、人才战略以及“内容为王”,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讲好本地故事,打造高质量融媒体产品.
县区级媒体深度融合后,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新闻的报道中已彰显出融合传播的强大威力.在梳理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传媒集团抗击台风“烟花”报道的经验后发现,县区级媒体对自然灾害新闻的融合传播,除了提前部署,防台风常识的及时普及和多媒并重,形成立体的报道矩阵外,还应该向上送稿,扩大抗台风的经验分享,以此来提升区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和综合竞争力.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存在的问题有资讯“追热点”、内容无差异、内容娱乐化与深度理性存在冲突、缺少对用户的运营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精准风格定位,倡导“人格化运营”;挖掘新鲜素材,创新信息生产;渠道互动搭台,跨界IP唱戏;严防算法滥用,把关信息审核.主流媒体承担着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应把握时代的变革,积极向短视频新闻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