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上的7座武侯祠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期间,去武侯祠逛大庙会,体验三国文化成为许多成都市民和游客的选择。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今天的武侯祠原本不是武侯祠,而是清初在刘备汉昭烈庙遗址上重建的奉祀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合祀庙。
   其实,三国以降,成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7座武侯祠,它们分别在哪里?其兴废又如何呢?
  
   【最早的武侯祠】
   丞相逝后70年方于成都立祠
   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后,开始成都没有建祠祭祀。当时朝廷认为:“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就是说,在成都建祠,不合礼制。一段时间里,百姓便“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
   成都有武侯祠是在诸葛亮死后70年。据宋人祝穆的《方舆胜览》载:“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桓温伐蜀,夷少城,犹存孔明庙。”李雄于西晋永安元年(304)称王。少城为秦时张仪筑,其范围约在今长顺街至东城根街,红光路与桂花巷之间。由于无资料,此祠的规模不得而知。桓温伐蜀在东晋永和三年(347)。祠宇当在此后荒废。
  
   【最著名的武侯祠】
   最“喧宾夺主”的丞相祠
   今天的武侯祠,实为君臣合庙。在唐宋时代,刘备和诸葛亮各有祠庙,并列于刘备墓旁。宋人任渊在绍兴三十年(1160)撰的《重修先主庙记》中说:“成都之南三里许,邱阜岿然曰惠陵者,实昭烈弓剑所藏之地。有庙在其东所,从来远矣,大殿南向,昭烈弁冕临之。东夹室以附后主。而西偏少南又有别庙,忠武侯在焉。”任渊的记载指出:在刘备墓东侧,即今天祠庙的位置上,有刘备庙、后主祠、武侯祠,三者约呈“品”字形相毗邻。此武侯祠始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推测可能建于南北朝。
   位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在唐宋时,是成都的一大名胜,前来拜谒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有的立石为记,有的吟诗抒怀。杜甫于上元元年(760)春来此踏访时写下的《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脍炙人口,在成都堪称妇孺皆知。武侯祠“宇第雄观”,与刘备陵庙相接,内奉诸葛亮像,蜀人四时祭祀,祠内香火兴旺。
   唐、宋、元三代,这一祠宇屡经修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来成都,他在拜谒了刘备庙与武侯祠后,认为祠庙并列不合君尊臣卑之礼,因此废去武侯祠。此后,刘备墓旁就只剩下刘备庙了,诸葛亮像移入刘备庙内。明代末年,那“君臣一体”的刘备庙毁于兵燹。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因其旧址重建,形成今天合祀君臣的武侯祠。
  
   【湮没在历史中的武侯祠】
   武侯故宅旁的祠堂
   诸葛亮在成都居家21年(214~234),有故宅留世,后人因其宅曾建祠。《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今为乘烟观,有祠在观内。”
   何以在武侯故宅建乘烟观,观内武侯祠情况如何?宋人魏了翁的《鹤山集·成都府朝真观记》记载曰:“出少城西北为朝真观。观中左列圣母仙师乘烟葛女之祠,观西偏为诸葛忠武侯祠与读书台。故老相传,为武侯故宅。唐天宝五年,章公兼琼始为观,奉名乘烟。乘烟者,以侯女于此乎轻举也。观尝废于庆历,复兴于文忠烈公镇蜀之日,重和元年始易乘烟为朝真。”由此可知,武侯故宅之祠当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前,章仇为剑南节度使时,该祠才圈入观内。
   这一武侯祠极少为人重视,而前代记载混乱,又往往将它与刘备墓侧的武侯祠混为一谈。《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载:“武侯宅在府西北二里”,而刘备墓“在府南八里”。故宅和墓旁的武侯祠是各在一方的。
   据唐宋人的记载,武侯故宅、读书台、乘烟观,都在“章城门路西”。章城门,是古代成都少城西北方向的一座城门。因此,故宅处的武侯祠在今城区的西北方。
   朝真观毁于明末,观西偏的武侯祠不见有明代人记载,可能在宋庆历年间(1041~1048)乘烟观荒芜时随之而废,以后没有重修。
  
   与杜甫草堂并列的武侯祠
   过去,在草堂寺旁有一座武侯祠。此祠屡见于明代文人的著述中,例如,何宇度的《益部谈资》说:“武侯祠在城西浣花溪上,与子美草堂相接,庙貌虽未颓坏,森森之柏不复存。”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说:“今武侯祠在百花潭,与草堂并列者,不知何代所增?”
   与草堂并列的武侯祠为明代中叶所建。诸葛亮在南郊的专祠被蜀献王朱椿废祠移像后,百姓便把刘备墓侧的昭烈庙称为武侯祠,“遂谓以武侯庙庙先主”。认为是刘备跑到诸葛亮的祠里来了。因此,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四川巡抚王蘖谷奏请蜀王,另辟一地为诸葛亮建祠。他说:“侯之功德大矣,不专何崇,不崇何称?”诸葛亮的功德是必须建专祠祭祀才相称的。蜀王同意后,就在草堂寺旁建起了一座武侯祠。此祠毁于明末战火,其他情况不详。
  
   诸葛井边的祠堂
   成都有诸葛井,见载于《方舆胜览》。这井可能是因诸葛隆中故宅有井而附会。据晋人习凿齿的《襄阳记》说:“襄阳孔明的住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葛井。”成都的诸葛井有二:一“在成都县西五里,浣花溪旁”,《明一统志》记载相传蜀汉诸葛亮欲通井络王气,故为此井;又一井在府城东门内,有祠,明杨名有记,今存。
   对此祠宇,《华阳县志》载:“就诸葛井为祠,乃明万历建,杨名有井祠记,在今城东锦江街。”20世纪50年代,诸葛井及祠均在。祠有房十余楹,内有孔明塑像。现在井已废,祠改作他用,去江南馆街尚可寻其遗迹。
  
   九里堤上的诸葛庙
   據《成都县志》:“九里堤,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以捍之……旁有诸葛庙。”还说:“在九里堤之南,名诸葛庙,创建年月无考。国朝乾隆九年重建。”
   九里堤是成都的一古老长堤,为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所修,宋成都知府刘熙古再建。人们为纪念刘熙古,将原来的龙神庙改为刘公祠(亦称刘侍郎庙)。明代天启《成都府志》才说是“诸葛亮筑”,称“诸葛堤”。由此可知,该庙为刘公祠改成,其始自年代不可能早于清代。庙宇规模不大,现在仍可见其轮廓。
  
   城北的丞相祠
   《成都县志》载:“县北二里簸箕街,名丞相祠,汉末建,国朝有培修。”此祠在成都第六中学所在地,尚有断碑可寻。明末已有此祠,其余不详。
   成都历史上的这几座武侯祠,虽然建有先后,各有兴废,但都与诸葛亮在成都的遗迹有关。孔明治蜀,遗爱于民。他死后,从街头的私祭,到官方的建祠奉祀,1000多年来,百姓对他的追思有增无减。
   (摘自《读者报》)
其他文献
河南的“小凤雅”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涉嫌诈捐、消极治疗到事后回应、澄清质疑,一再反转的剧情让公众的情绪跌宕起伏。尽管3岁的小凤雅已经不治离世,事件的真相也逐渐清晰,但这场舆论风波却值得深思。  当不幸降临时,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是很多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家庭的无奈选择。可以说,将点滴爱心汇成暖流,正是公益事业的价值体现。然而,一个面对未知病症全然无措的母亲,一群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爱心人士,
食用油怎么选?有人推崇进口的橄榄油,有人偏爱老家产的菜籽油,还有人专挑贵的买,究竟哪种油更健康?哪种更美味?小编在这里梳理一下:  1.橄榄油。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心脏病,有助增加“好”胆固醇、减少“坏”胆固醇,还富含维生素E,特级初榨橄榄油更是富含多酚,能够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过,橄榄油不适用于煎炸,发烟点也就是冒烟时候的温度较低,高温下营养成分容易丢失,所以拌沙拉最好。另
失踪多年的卫星再次出现,听起来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然而这种不靠谱事今天还真被科学家们给逮着了。2018年1月30日,一名业余的天文学家捕获到一个来自天空的怪异信号,随后他将这个信号报告给美国宇航局,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动用了一系列地面射电望远镜组成的深空网络识别了这个怪异信号,发现这个信号竟来自一颗已经失联已久的IMAGE卫星。
继80后、90后被逼婚后,如今95后也淌进了被逼婚的大潮中。中国式逼婚,正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痛点,事实上,它不过是件日常小事。 一  确实,中国父母逼婚很普遍,不信,随机问问身边的朋友心里就有数了。然而,从小到大,你被爸妈逼过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小时候,你被爸妈逼着好好学习,恨不能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除了必修科目外,你在本该玩耍的周末,还被爸妈押着去学习一门乐器。但是,这没有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历经多年震荡后,区块链伴随着行业应用的不断试水,正迎来政策的拐点。   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这一消息背后透露出的行业情况是,区块链已不再将数字货币作为唯一应用场景。自2016年起,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以外的行业应用迅速起势,已逐步形成包含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和综合服务的三大生态板块雏形。   今年1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区块链专利态势白皮书1.
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事实上
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话被国人视为礼貌用语,多用在“外面的场合”,即使教育小孩学会讲礼貌时,也是针对“外面的人”。在家里,尤其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这样的话语却好像派不上实质用场。什么原因呢?借用我从一个儿童口中得到的幼稚却单纯的解释吧:在家说“谢谢”“对不起”太肉麻了,说不出口。当被追问“为什么肉麻,说不出口”时,得到的回答是“都是应该的,不用客气”。   我的一位朋友曾带
每年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它提醒人們,要爱护自己的嗓子。  A型血更易患嗓音疾病  常见的嗓音疾病如急性、慢性喉炎等炎症;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声带器质性病变,常见的包括声带囊肿、声带白斑和恶性肿瘤。  而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上这些嗓因疾病。这是因为,A型血的人往往脾气火暴,遇事爱着急,遇到问题时,“嘴(手)比脑子快”。  “过度用声或用声不当,可以导致相应的劳损性嗓音疾病,最典型的是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深入研究抗疟机理攻坚“青蒿素抗药性”难题   自屠呦呦发现
2009年,摄影记者给他拍照,他立马开玩笑:“哦,给我拍遗照。”对摄影记者说:“你是有我遗照最多的人。”合影时他起身,“不坐,不然就像蒋介石了”。他今年(2009年)高寿七十有四了,请他保重身体,他飞快地回一句:“我会再活30年,活到104岁。”何也?那是宋美龄的去世年龄。这个与记者打趣的人,就是著名作家李敖。不过,他没能活到他理想中的104岁,于2018年3月18日在台北不幸过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