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廉银制度始末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养廉银,就是于正俸(常俸)之外按品级给官员们(主要是地方官员)一定数量的工作、生活补贴银两,以使他们具有合乎自己身份的经济力量,从而保持廉洁奉公,杜绝贪污受贿、营私枉法等现象的产生。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出现过给官员养廉银的做法,只是时断时续没有固定化、制度化,随着岁月变迁、朝代更迭,一直到清代雍正朝才形成制度,成为地方各级在职官员的一项基本固定的、大宗的收入。
  
  菲薄的官俸
  
  明清以来官俸是按年度依品级高低不等颁给的,其俸菲薄。据资料记载,清代的封疆大吏、堂堂的一品总督,年俸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而“亲民”的父母官、七品知县的官俸折合每月只有三两七钱银子。这就有些荒唐了。仅靠这么点官俸,官员们恐怕连养家糊口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用于名目繁杂的各种庞大开支。
  最基层的地方官知县是“一县之主”,掌全县的政令,所辖县地方的赋役、诉讼、文教诸事,都由他亲自办理,所以称为“亲民之官”。如此繁巨的工作。对某个人来说,无论从知识、能力、经验各方面来看。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并独立承担完成。所以,地方官员上任伊始,一般都要延聘一至数名熟悉地方事务富有专门经验的“幕僚”来辅佐军政要务或专职办理文牍、司法甚至钱粮事项,越是高级官员,幕僚人数就越多。
  与现代不同的是,清代皇帝只管官员的任命,却不管他们的“办公室”编制和工作班子的安排。从理论上讲,上任官员聘请师爷的费用是需要自己掏腰包的。为了使师爷同心同德、尽力任事,付给的薪酬还不能过于苛刻。据史料记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集馨奉旨补授四川按察使(臬司)时,请师爷三名,每人年束修都在千两白银以上。臬司是一省的司法长官,正三品。年俸一百三十两。这么点官俸只怕连请师爷费用的零头也不够。
  对州县官来说,延聘师爷的费用还不是最大的;更大而尤显重要的一笔开支是送“规礼”。清代赋税的大宗是地丁钱粮,由州县官催收后解送国库(藩库),他们的上司并不直接经手钱粮,但上司主官对属下官员有考核、参劾的特权。清代官员的考核,外官名“大计”,京官称“京察”,考核的形式和内容非常繁琐、复杂,但核心是上司评断属下。另外,各省长官(督抚布按等)还有随时参劾下属官员的权力。如此近于独裁的考核、纠参,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下级对上司唯命是从、巴结打点。这就是“规礼”的由来。“规礼”是地方官中的下属对上司馈送的礼金。“规礼”名堂很多,像三节两寿(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上司和上司太太寿诞)要送相当数量的节礼、寿礼。其他无固定的各类馈赠更是多不胜举。总之,不拿银子当灯笼,那你的仕途就是漆黑一团。
  至于生活上、工作上的额外支出也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作官要有官派,要遵崇朝廷的体制。出外必须骑马坐轿、差身鸣锣清道;起居则须下人端茶送水、前后侍候。这都要大把银子来支撑。如果仅靠那么菲薄的一点官俸,官员们真得“枵腹办公”了,那不显得太滑稽了吗?
  
  千里作官只为钱
  
  过去有句口头禅,叫“千里作官只为钱”。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挑明了封建社会作官赚钱是根本目的。
  清代雍正朝以前地方官贪污的途径很多,以州县官来说,大体上分为名义上属于非法和半合法两类。像“亏空钱粮”(将征收的税银欺吞或挪用,从而亏欠国帑),诉讼收贿,利用职务之便纳贿等,这些都属于非法所得。国家对这类犯罪有明文的刑罚。像“耗羡私征”就属于公开的、具有半合法性质的收入。
  耗羡,又称羡余,是清代的一种附加税。以补偿征税手续费、杂费及保管解运过程中的损耗所加征的若干钱粮。羡余中火耗所占比例最大。州县官从百姓(纳税人)那里征收的地丁钱粮大都是成色不等的细碎银子,而提解到藩库的必须是重量相等、成色一致的银锭。如此,州县官就要将征收的碎银重新熔铸,熔铸过程的损耗就是火耗。由纳税人承担。这就为州县官贪污中饱提供了一个机会。
  由于各地没有也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火耗率,由火耗所得的银钱上级也不过问,所以有些“不恤民命”的贪官污吏往往恣意提高火耗,横征暴敛,籍此鱼肉百姓。康熙末年鲁豫一带,火耗高达正税的八成左右,几乎使百姓完纳的赋税翻了一倍。
  雍正朝以前.耗羡都是由州县官私征私用。是州县官特有的、相对固定的大宗收入(其中相当一部分要孝敬上司)。
  过去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封建社会作官决不会成为赔钱买卖,由耗羡私征可见一斑。
  
  养廉银制度的出笼
  
  清代康熙朝后期,官吏贪污,钱粮短缺,国库空虚的情况愈演愈烈,而百姓抗粮欠税已经逐渐演化成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继康熙以后的雍正皇帝,是一个处事雷厉风行,敢于兴利除弊,很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雍正即位之初,就把清理财政、清查赋税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清查钱粮亏空,打击贪官污吏,充盈国库的同时,经过反复酝酿和精心策划,雍正又实行了前所未有的耗羡归公政策。这项政策规定州县官在征收地丁钱粮正税的同时。按一定比率征收耗羡(一般为10~20%),并随正税全部提解到藩库。
  耗羡归公,首先保证了国家赋税足额入库;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州县官横征暴敛、侵蚀国帑、贪赃营私等种种弊端,为澄清吏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耗羡归公,等于断绝了地方官的财路,若不给他们另辟财源,无异会导致新的贪污或变相贪污。养廉银制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笼的。
  按雍正的规划,耗羡归公后,“恐各官竞以养廉,以致苛索于百姓,故于耗羡中酌定数目,以为日常之资”。就是让各省从征收的耗羡银中提取一部分,发给从总督巡抚到知县巡检各级官员一定数量的银两,作为补贴。养廉银的数目主要视官职高低来确定。随着耗羡逐年积累,各官的养廉银也在不断增加,直至雍正十二年前后才基本固定下来,一般不再变化。雍正以后的历朝都相沿执行这种做法,发给的对象和数目都没有什么变化,以此成为制度。
  
  权宜之计
  
  实行养廉银制度以后,地方各级官员正当收入相当可观。高级官吏(督抚布按等)的养廉银数目最高的竟达到其官俸的一百多倍,州县官虽然少一些,但最起码也是其官俸的一二十倍。州县官养廉银之所以相对少一些,主要原因在于雍正大力犁剔“规礼”,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养廉银制度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用一时,不能保一世。雍正以后的乾隆朝,随着国家财政状况日趋好转,国库充盈,对地方官稽查、监察的力度减弱,贪污及变相贪污等封建制度的痼疾又发作得越来越重。
  (责任编辑/杨剑鸣)
其他文献
梁必业 江西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军事科学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魏楚子 邮票设计家,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设计的邮票有《罗荣恒诞辰90周年》、《毛泽东诞辰百年》、《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等。  李智(法名永智) 1937年生,郑州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高级美术师,少林寺院首任禅画大师、仪容酷似始祖
期刊
乐府《薄薄酒》是东坡先生名篇之一,在诗的序言中说:“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赵明叔字杲卿,州学教授,是苏东坡的亲密诗友。为人恃才傲物,放达不羁。  教授夫人贤淑有声,且通文墨,尤善持家,因而教授生活得融融乐乐,并无戚戚于穷苦之感。他从内心里感激妻子,常不免在朋友之间流露出来。然而正话反说,令人捉
期刊
说起西山梅岭(简称梅岭)。南昌人妇孺皆知。王勃的一句“珠帘暮卷西山雨”曾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到梅岭观雨赏雾。“西山积翠”、“洪崖丹井”南昌梅岭这两大胜景曾诱惑众多名人高士来踏青郊游和寻访中国古典音乐之源。“朝观东方云海日出。暮瞰南昌万家灯火,春赏十里火红杜鹃,夏纳百丈仙台凉风,秋品千峰野果琼浆,冬览万山玉树银花”,是现代南昌人周末或节假日在梅岭的一大享受。梅岭位于南昌北郊,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通
期刊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词)    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清·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小说)    万木冻欲折,  孤
期刊
提起厦门,很多人立即会想起鼓浪屿。不知你是否知道,厦门还有一条相思古道?  相思古道起于梧村山(古称向天狮山)西坡董内岩,止于梧村山后,约七、八里。古道两旁是漫山遍野的相思树,婆娑互倚地顺着山势向外倾斜。那是一种倾心的姿势,也是一种企盼的姿势。第一次是石刻版画家孙煌先生带我来这里的,他告诉我这是金榜公园新开辟的一个景区,趁现在这里知名度不高,游人罕至的时候,来感受荒径的清幽和生命的绿意将别有一番诗
期刊
“柳骨”,是人们对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独特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据史书记载,柳公权常全神贯注看屠户剔骨,又用心观察惊马、奔鹿、斗牛,将动物的骨骼结构及强劲姿态融注于笔划之间,其字劲紧严正,骨力遒健,故谓之“柳骨”。  人如其字,这位书法大家秉性耿直,刚直不阿,颇如其峻峭诤骨的书风,故人们爱“柳骨”,既是爱他的字,又是爱他的高尚人品。  柳公权得中进士后,初在地方上任小官。一次,唐穆宗出京游览,至一庙宇,
期刊
纪昀(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他是清代著名小说家,以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千古留芳。这位乾隆时期的进士,做过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大官。他也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在出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时,纂定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功绩卓著。  纪昀小时候十分聪颖,别人称他神童。六岁读私塾时,有一次去文具店购买笔墨。店老板见神童来了,很想考考他。于是说道:“我出上联,你如果能对出下联,那么笔墨就白送给你,怎么样?”纪
期刊
有几个历史人物,由于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其形象一直被人们误解。  孔子 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出色的教育家、思想家、文献整理家。是在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有极大贡献和有深远影响的学者。于是在人们心目中,孔子的形象往往是个文质彬彬的老学究。历来所绘画的孔子画像,几乎都是囿于此种模式的。其实,真正的孔子固然具有其温良的内涵和文雅气质,但更重要的是他还具有高大威猛的身材和结实壮健的体格,他是一个文武俱全的能
期刊
海内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北有黄陵,众所周知,而南有炎陵,知之者却甚少。  炎帝者,神农氏也。他在那布满沧桑的远古年代里,树立了一个为大家所拥护爱戴的部落领袖形象。教民耕种,织麻为布,刻木成矢,削桐制琴,日中为市,炎帝饱尝岁月熬成的辛酸苦辣。最后,在上山的一次采药时,因误尝一剧毒药草而死。  关于炎帝下葬,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跟着炎帝一起采药的胡真官,根据炎帝生前说的他死后要葬在南
期刊
二十世纪的科学大骗局    假冒伪劣是近年商品经济中的新词汇,然而在最讲真实的科学领域,二十世纪也出现了些轰动一时的假冒伪劣科学“成果”。  有“人造心脏”的木乃伊1991年,一些“科学家”宣称,在金字塔发现了一个拥有“人造心脏”的木乃伊,而且这个心脏至今仍在跳动,据称它是“黑水晶”制成的,但事实是,目前金字塔内所有木乃伊都已搬进了博物馆,没有人能在1991年从金字塔内部看到木乃伊。  诺亚方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