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观的再定义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由中国古代寓言“孔融让梨”引发的争论广受关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面对美国孩子的质疑,两者的分歧也引发了教育界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反思。
  不久前,一场关于重新定义传统教育的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就“现代社会病与传统文化缺失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传统文化在现实中所遭遇的曲解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对传统文化及教育思想进行再理解,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我不会让梨”
  一位中国教师在一群美国孩子中做了一个实验。老师讲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结果,美国学生的反应令中国教师大吃一惊。很多学生认为,孔融不应该让梨,因为没有必要,让梨是对别人选择机会的剥夺。“如果有人不愿意吃大的,就想吃小的,他让了梨,对方又不好意思拒绝,那不就剥夺了对方选择自己喜欢东西的机会?”一个美国学生甚至说,孔融让梨的做法会教小孩不诚实,这位学生说,“孔融有可能喜欢大梨,但为了让大家高兴,故意选择了小的。”这种不诚实还会引发其他问题,“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这是美国学生的主要看法。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教育界引起广泛讨论。曾多次参与中美幼儿教育交流的教育界人士刘洁梅说,“幼教单位差不多都会讨论这个事情,有的还为此开了研讨会。在北京一次教育会议上,一位负责教育的领导专门提到这个事,让教育工作者总结思考。”
  刘洁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曾在网上撰写大量关于中国传统教育误区的文章,对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社会的隔膜问题有深入研究。她认为,“这件事引起广泛讨论其实是教育的一个进步,表明大家对教育的态度更开明了,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进行思考,并不是一味接受,而在20、30年前,这种讨论是不大会发生的。”
  刘洁梅举了一个例子,在上海的一次语文考试中,一道考试题目为“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一名小学生写了“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名学生很不理解,说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的,这不现实,他认为自己的回答没有错。老师还是批评了他,孩子很委屈。孩子的父亲于是将试题与答案发到了网上,引起网友一片热议。“上海的这件事和发生在美国孩子身上的事情是一个性质,说明大家开始思考生活教育的各种问题,并能大胆提出来,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个进步。”
  重振经典
  在“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一事过去不久,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另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推崇传统文化,强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社会问题,原因就在于传统道德礼仪正在缺失。所以,需要重新对传统教育中的某些定义进行强调。”从事传统经典阅读推广教育的陈绍文说。
  陈绍文是重新定义传统教育讨论会的发起者。讨论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家长,探讨“现代社会病与传统文化缺失之间的关联”。会议的其中一个话题就是由“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引起,一位教育专家谈了对此事的看法:不熟悉中国文化,不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出现这样的误解和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孔融让梨”讲的是个“让”字,是一种谦逊相让的美德,不是指网上风传的教育程序性问题。
  来自山西一家教育机构的人士表示,前段时间风传的关于“孔融让梨”的事件,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曲解,是一种断章取义,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探讨是不负责任、没有意义的。经典被误读,可能坏处更大。
  他的这番发言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大家普遍认为,越是这样,越是在这种环境下,重振经典,越是有必要。主办方甚至提议,将此话题完善成一项提案,提交到明年“两会”,以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目前在中国,从事传统文化推广的机构有近千家,按每家影响一千人计算,已有数百万人进入阅读经典人群中。
  家长的分歧
  对于教育界出现的两种声音,学生家长则无所适从。
  《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一名8岁孩子的家长,这位家长姓孙,地点就在一家经典阅读馆旁边的茶馆。孙先生的女儿孙小美是这家经典阅读馆的种子学员,读经已经近4年。因为良好的韵律感和甜美的嗓音,她已代表这家读经馆参加了十几场比赛,并在一些活动发布会或演出现场做过演出嘉宾,孙先生对此颇为自豪。
  谈到对“孔融让梨”事件的看法,孙先生说,读经当然有好处,传统文化当然有可取之处,不然千百年来大家为什么学它?为什么推它为经典?网上的信息是妖魔化传统经典。“主要是看怎么理解,往片面想、钻牛角尖当然不行。”他说,女儿在待人接物上就比同龄时期的自己好,“她自己也喜欢,亲戚朋友也都说有进步,这没什么不好。”
  不过,孙先生的一位李姓朋友就对经典不以为然。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电话采访时,李先生表示,他认为传统经典出自信息相对单一的年代,有时代局限性,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与现在不一样。比如,那时鼓励“头悬梁、锥刺股”,就很值得商榷。“头悬梁、锥刺股是宣扬刻苦读书的精神,这没错,但其中采用的方法就很有问题,悬梁刺股,多恐怖,这样教孩子心理会出问题的。”
  李先生说,从学习方法上也不可取,“人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累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再集中精力学习,这样效果才好。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这个道理不会不懂吧?”
  他还认为,传统文化中宣扬的很多道理,都不大符合当下的社会形态。比如,朱子治家格言里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院”,现代社会就并不一定合适,“社会节奏这么快,有多余时间让孩子好好睡一觉,比什么都好。再说,现在也没有庭院可扫。”他说,现代社会还是要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不断调整。”
  再理解传统文化
  对于由“孔融让梨”引起的这场争论,教育专家孙晓云认为,争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文化差异。“你拿美国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来问中国孩子,同样会得到一堆奇怪的问题。”文化差异是避免不了的,“就像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大米一样正常。不能因为是南方人,就对北方的习惯不理解。”他说,最关键的是传统文化在推广中发生的问题。
  孙晓云说,一般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半来自家长和老师经验性的指导,这种指导大多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辨或科学的分析。一旦就其中某个细节进行论证,就很容易出现颠覆性的观点。“大家对孔融让梨的怀疑,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样的讨论以前没有人认真地提出过,大部分人不会深究,一旦有人较真,就很容易引起共鸣。”孙晓云在教学中也经常与学生讨论传统教育思想,学生们的答复同样令他吃惊。
  他举了“司马光砸缸”的例子。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司马光砸缸”是智慧的表现,是赞扬一个孩子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这种教育思想几百年来一直传承着。“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这么教的。”但当孙晓云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的回答却不一样。他们认为,这并不说明司马光有多聪明。学生们查找文献,证明司马光当时已经7岁,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用石头砸缸救人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司马光砸缸并不是一件标榜智慧的事情,更可能是宣扬一种勇气,一种把旧的观念、把完整的东西打破的勇气。对孩子来说,拿石头把一个高于他身高的水缸打破不是很难想到的事,而是一件不大敢做的事,所以,“砸破,打破,勇于破除”可能才是故事的本意,而后来却被曲解了。
  孙晓云对同学们的看法深以为然,认为他们说的可能更接近事实,因为在那个年代,“敢打破”比“会不会打破”更值得称赞。而对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姜太公钓鱼,同学们则认为表达的不是从容的心态,而可能是博爱前提下的一种布局。
  2月中旬,孙晓云在一次教育研讨会上发表了“传统文化的再思考”的观点。他认为,传统文化在现实推广中遭遇的误解和曲解,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现代人接受信息的方式较为多样,思考方式发生变化,对传统的东西习惯以批判的态度去对待。二是传统文化推广本身不得力,一些从业者自身就对文化内涵不理解,不理解当然做不到讲出精要。
  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薄弱。“大家把它当稀奇的东西看待,所以出现一点儿状况,就会引起争论。”孙晓云提出,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要再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做一次系统而全方位的研究和剖析,同时,结合现代传媒方式,将其合理有效地传扬下去。
其他文献
本刊6月9日刊发《北京“幼升小”或造更多留守儿童》一文后,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映,网友纷纷发声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  @Vista看天下 : #社评#【教育平权需破除城市“密集恐惧症”】过去一个月,对很多非京籍家长来说是煎熬的一个月,结局并不美好。因为北京提高了外地儿童“幼升小”的门槛,他们现在大概只有四種选择:一是让孩子回老家当留守儿童;二是让孩子进没有学籍的民办小学;三是让孩子辍学;四是举家离开
由中宣部组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中国梦”宣传重点项目的五集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近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該片由中央电视台和学习出版社联合摄制,多维度诠释了“中国梦”的历史成因和时代内涵,是全面解读“中国梦”的精品力作。全片分5集:《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其光盘由学习出版社、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版发行。
临近高考季,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 “高考新政”。这些政策甫一出台,便引发各方热议,其中,高考加分项的调整特别是“思想品德加分”成为焦点,引来重重争论。  对于此项“高考新政”,有学者、专家及家长提出标准难界定、权利寻租等质疑,也有不少人士持赞同意见,认为重视思想品德有利于在年轻人中传播正能量。一位从事中学教育12年的老师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思想品德加分实施起来很难,但我也不赞成取消这项加分。如
在“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形成之初,有媒体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探讨。他们分析出各式各样的原因。  其实,每个离开的人都知道自己离开的原因,当然,这个原因可能强大但不一定清晰,也就是说每个人并一定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离开。  易小云是2006年离开北京的,那时候正是“逃离北上广”话题初起时;周涛则是去年6月才从北京回家,但他又打算再次回到北京。  从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可能会更清楚地看出,真正促使
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走入“深水区”,到了这个节骨眼,财政持续的稳定的投入才是维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保证人人享有医疗的最基本保证。  中国9亿农村居民的看病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无论是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试点改革的意见》,还是紧跟其后的由国务院召开的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都传递出一致的声音:扩围至1011个的县级公
政府从主导征地的角色中退出,土地市场只能是开发商或企业去和被征土地的居民谈判。这样的话,征地效率和新城建设速度可能会大大降低。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发布报告称,该调查组2013年调查12个省、区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调查发现,90%以上的地级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城新区。  建设新城区在一些地方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出现的新城建设浪潮难言理性,
在南水北调的受水地中,首都北京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其供水安全是城市保障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多年来,北京的水务人士八方找水,勉力维持这个特大城市的用水。南水北调,江水进京,让他们可以暂缓一口气。  然而,北京的供水任务依然艰巨。作为一个已经从事南水北调相关工作20余年的老水务人,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最大的感触是:“在北京,水没有不关键的时期。水的问题年年有压力,一直就没有减压。”  北京市南水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汲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刚坐下,十堰市分管南水北调工作的副市长沈学强给我们念了这首诗。  陈毅在1957年作的这首诗,如今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注脚。在那之后一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正式作出了修建丹江口水库的决定。56年后,以丹江口水库为源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通水之年。  十堰市是丹江口水库坝上唯一地级市区,为此,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  通知指出,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似乎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亦是容易引发争论的话题。  轰轰烈烈改造后的北京前门大街,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开街以来,历经五年,人越来越少,店越关越多。这条被誉为中国传统商业与市井文化标识的老街,没落和冷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街上崭新的“假文物”正好昭示着改造的败笔。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利益链条中,如何保持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原真性,或许正是决策者们烫手的山芋。面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