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s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开展不易:学生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存在时代隔阂,其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止步情节,也不能很好地挖掘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从教学实践看,融入现代元素、设计系列任务单和引导学生借助想象与文本对话等,是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方法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和平发展年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代代传承。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开展不易:学生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存在时代隔阂,其阅读往往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止步情节,也不能很好地挖掘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尝试通过融入现代元素、设计系列任务单和引导学生借助想象与文本对话等形式,开展了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下面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教学指导为例进行阐释。

一、融入现代元素,消除时代隔阂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当下的学生已经很难体会在那个遥远的年代,革命英雄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伟大,也很难理解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亲情、友情的纯真。对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融入现代元素,以消除时代隔阂。
  (一)借力网络技术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含有数量众多的属于那个年代的词语,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对每个词语进行深入解释。此外,由于知识储备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困惑也不尽相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作品历史背景,是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难点,笔者设计了“寻找历史烙印”教学活动:
  1.自由翻阅作品,找出你不理解的、与苏联革命紧密相关的词语,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第   页)                   ______(第   页)
  ______(第   页)                   ______(第   页)
  2.依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语的含义,同桌间相互交流探讨。(阅读方法)
  3.借助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理解相关词语,全班进行交流分享。(阅读方法)
  在阅读中,学生普遍反映,遇到“沙皇”“公社”“布尔什维克党”等词语时,因无法理解会产生失落、厌烦等消极情绪,难以推进阅读进度。开展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泛读、跳读,最大限度地找出阅读过程中无法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对关鍵词的整理把握历史背景。同时,利用网络,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高效解决自己的疑惑,以便在短时间内建立对作品历史背景的认识。
  (二)借助现代生活元素
  当前,表情包俨然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表情包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跳脱了象征性符号的简化,通过抽象拟图、绘制的卡通图案、真人图片表情,来表达情绪。[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充满新时代特征的表情包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先请学生猜一猜各种表情包所传达的含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后面为保尔设计表情包提供素材;再请学生设计各种天气图标对应不同时期的苏联社会,如战争时期用表示下雨的图标,革命胜利时期用表示晴天的图标;然后结合保尔的成长变化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处于不同社会阶段的保尔设计表情包,并且说明设计理由;最后,各学习小组展示解说自己的设计,并推选最佳作品。学生的设计以图1的形式呈现。



  设计这一活动意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消除学生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心理隔膜,帮助学生主动了解历史背景,体会时代于英雄的重要影响。

二、任务驱动,使阅读不止于情节


  由于中小学长期侧重单篇短章教学,缺乏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渐渐对长篇名著阅读产生畏难心理,读书往往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或只浮于情节,不作深入思考。要让学生完成篇幅较长、字数较多的整本书的阅读,教师可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任务”,并加以指导,使学生在高速、高效的状态下完成整本书阅读。[2]为了改变学生阅读止步于情节的现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阅读任务单,尝试以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如:
  1.阅读1~2章,简述保尔少年时期的经历,说一说此时的保尔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2.阅读第8章,思考:如果此时的保尔还是车站饭馆那个暴躁、幼稚的保尔,面对俘虏他会怎么样想、怎么样做呢?
  3.阅读第9章,思考:保尔在一次次磨难中有了成长,此时的保尔在人生目标上有了什么变化?阅读这章中保尔和冬妮娅的对话,完成下列表格(表1)。



  这些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梳理保尔的成长史,感悟保尔的成长变化。为了更加明晰整本书中英雄保尔的成长变化,笔者又设计了以下活动:
  “保尔”这一人物作为新英雄被收入一款电脑游戏中,要想获得这一新英雄,需要获取有关他性格的碎片。请联系保尔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变化,补充下列碎片(如图2),以获取“保尔”这一新英雄。



  系列化的任务单可以引领学生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展开深入思考,从而突破红色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中学生止步于情节的难点。

三、借助想象与文本对话,挖掘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能让读者被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深深吸引,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生命的力量。为了更好地挖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现实意义,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走向保尔
  这是非常郁闷的一天……这天夜里,我在梦里见到了保尔……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给保尔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
  1.这天,让“我”感到郁闷的可能会是什么事呢?
  2.给保尔写信。
  活动二:我与保尔
  阅读《朗读者》第一期《钢铁锻造》,从文本中选择打动自己内心的片段,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进行朗读展示。
  以下是一学生的展示:
  选择坚强——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
  大家好,我是朗读者2号。今天我要朗读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中的片段,送给那个连续三次考试失利,但一次又一次爬起来继续奋斗的自己,也送给所有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同学。
  [朗读片段]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设计这一活动意在通过与小说中人物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对读者的鼓舞和激励,从而挖掘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影.“通读指导”促进学生“整本书”的有效阅读[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105.
  [2]孫雨婷.从网络表情包看视觉化语言及情绪表达[J].新闻知识,2016(10):78-93.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教学理念。语文学科的教学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型,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积极而理性地迎接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真正地去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若干对关系,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轉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实践新课程理念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要求语文教师做到:心中有核心素养,行动有操作良方;倡导语文教学个性和灵气,杜绝语文教学任性和随意。高中语文课堂的“群文教学”,不能简单等同于数量上的“多(群)篇”并教,更不是简单排斥单篇教学。整本书阅读,旨在弥补以往课堂教学对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缺失,但不能矫枉过正,“短篇”教学仍是高中语文的主流。高中語文个性化教学应严格遵循“教学有法”的原则,努力追求“教法无定”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名著自读中运用自制评价量表,具有能为学生提供及时详细的反馈、能助学生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为师生创设公平的评价环境、能助教师提升名著阅读的教学水平等作用。在学生阅读开始前,教师可使用自制评价量表,让学生明了阅读的目的、方法和评价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师生共同关注阅读的进度、展示阅读的成果、评价阅读的状态;在学生阅读结束时,教师可使用自制评价量表,让学生的总结、反思有据可循。   关键
期刊
摘 要:《水浒传》是语文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要求的必读名著。以从娱乐性、文学性阅读走向思辨性阅读为旨归,《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可采用如下策略:创新内容梳理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改变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指导精读细思,引领学生走向思辨性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思辨性阅读;《水浒传》  《水浒传》是语文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要求的必读名著。经典名著的阅读需要不断走向深入,这已成为共识。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受欢迎,契合《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从浙江省各地的中考试题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主要考查的能力有访问和检索文本信息的能力、理解和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反思和评价文本信息的能力等。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阅读能力;命题研究  近几年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深受命题者的青睐,以2019年浙江省各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例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文本,使学生在独立阅读与理解中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表达交流能力。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旨在通过专题研讨活动,加强当代青年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  本单元由三篇新闻通讯《喜看稻菽千层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
期刊
摘 要:学习任务设计是专题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的关键。但是,对任务的内涵与特征等缺乏深入了解,限制了教师在学习任务设计上的发挥。王岱老师在专题教学上开展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探索,她所設计的学习任务,灵活多变,切实有效,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征——真实、统整、具体,很好地诠释了课标所倡导的“典型任务”的典型性。   关键词:专题教学;
期刊
群文阅读,应是一种深度学习,即学生要通过围绕一个特定议题的不同文本的学习,获得深层次的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引导学生以“探诗文印记,访名士风流”为阅读任务,联读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陶渊明的《饮酒》(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三篇诗文,理解人物的精神力量与光辉人格,深入把握中国“士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一字入题  上课伊始,笔
期刊
摘 要:近两年浙江省各地市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编制,呈现出指向素养评价的情境化命题以及体现“以评促学”“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趋势,在评分方式上也多指向学生的思维品质。2020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备考,应以教材为本进行基于教学评一体的试题创编与训练,以实现轻负高效。   关键词: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题;命题研究  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选文特点及变化  统计2019年浙江省11地市的9
期刊
【设计意图】  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的双重叙事视角出发,探寻《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中的双重叙事视角,并以四个任务串连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双重叙事视角的切换中,深入理解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对往事的温暖回忆和冷静批判,感受“回忆性散文”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语段中“童年的我”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