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局部地区无症状结直肠腺瘤型息肉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f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腺瘤型息肉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早期发现腺瘤型息肉对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湖南省长沙、湘潭两地无症状体检人群结直肠腺瘤型息肉的检出率及分布特点,以期发现易感因素,从而进行早期筛查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行肠镜检查,且检出结直肠息肉的无症状体检者资料,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腺瘤型与非腺瘤型息肉间流行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9235名无症状体检者中检出结直肠息肉1584例(17.15%),其中腺瘤型息肉881例.腺瘤型息肉患者中男性708例,女性173例,与非腺瘤型息肉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45~<60岁为腺瘤型息肉最常见的年龄段,与非腺瘤型息肉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腺瘤型息肉检出者中,405例(45.9%)超重、353例非肥胖(40.1%)、123例肥胖(14.0%),与非腺瘤型息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乙状结肠(37.5%)是结直肠腺瘤型息肉最常见的部位,而非腺瘤型息肉多见于直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结直肠腺瘤型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发病与性别和肥胖程度无关,而与年龄有关,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筛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经济激励(pay-for-performance,P4P)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9年3-6月整群抽取海门区6个镇18个村和通州区平潮镇5个村,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村卫生室确诊并建档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名单中共抽取1100名患者.以实施P4P管理模式的海门区为激励组,常规管理模式的通州区为对照组,采用Mof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医生经济激励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激励组
背景与目的:肝切除术(LR)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都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PLC)破裂出血的治疗,但相关疗效结果报道仍有较大差异.目前,在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以降低院内病死率和改善长期生存方面仍未达成共识.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LR和TACE治疗PLC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以期为该病提供合理的治疗决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三所医疗中心收治的195例PLC破裂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LR组(64例)和TACE组(131例).用倾向性评分匹
背景与目的:Glisson蒂横断法与Pringle法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亦无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两种方法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在肝切除术术中阻断方式的选择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10月,收集关于Glisson蒂横断法与Pringle法肝癌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
背景与目的:肝脏纤维化是肝脏内一系列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反应,肝纤维化可能导致肝切除后出现肝脏再生不足或未再生.本研究探讨肝纤维化动物肝部分切除术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通路对肝功能及肝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用腹膜内注射CCl4方法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后,将其中32只行70%肝切除手术,并分别在术后第1、3、5、7天,每个时间点取8只大鼠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TGF-β和Sm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另外8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此外,以相同的造模方法,观察TGF-β/Sm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起病隐匿,预后较差,位居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3位.KIF4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其在HCC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分析KIF4A基因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价值,并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获取HCC相关的表达数据和临床参数,使用R语言和Perl包等软件分析KIF4A在正常肝组织、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和随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肝细胞性肝癌(HCC)仍然是难以攻克的难题,尽管在探索HCC的危险因素、分子特征以及流行病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在治疗HCC方面仍缺少有效手段.随着对HCC研究的深入,发现肝星状细胞(HSCs)在HCC的发生机制、发展以及预后等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笔者就HSCs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来调控HCC,以及针对HSCs这一靶点来预防和治疗HCC方面进行综述.
背景与目的: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居民体检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临床上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因其体积不随时间变化而明显改变,一般不需要治疗.然而大部分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术前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性质,有时不易与肝脏恶性肿瘤相鉴别.因此需要适时的临床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少见良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不同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发展与演变,以减少误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明确外科手术指征,进而避免过度治疗.方法:回顾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43例
背景与目的:铁死亡可作为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2 (AIFM2)是铁死亡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分析AIFM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关系,并探讨AIFM2在HCC中的调控网络.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AIFM2在HCC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AIFM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LinkedOmics数据平台的LinkFinder模块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与AIF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是由线性RNA经反向剪切形成的闭合环状结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且可在多种体液中检测到,具有结构稳定、高度保守以及表达具有特异性等特点,是肿瘤的重要调节因子.circRNA主要通过吸附微小RNA (miRNA)或者RNA结合蛋白(RBP)发挥“海绵作用”,进而调控下游靶基因表达,在多种疾病尤其在肿瘤中发挥重要功能,包括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和信号通路传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来研究发现,circRNA对肝细胞癌
背景 卒中后失眠(PSI)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度,甚至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复发.而西药治疗常出现不良反应,传统中医外治法“五音调神”可减少药物的摄入,减轻对身体的危害,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目的 探究“五音调神”法对PSI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PSI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干预方法为:聆听五行音乐结合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