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批评罗尔斯(Rawls)的正义论,说它要求把诸如收入和财富这样的基本生活要素纳入分配过程,从而使最少受惠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改善,就是说,它不管是否"每个人造出适合自己睡的床".①正如德沃京(Dwokin)所指出的那样,正是这种理论,依据基本生活品的公平分配,才是"有同情心的企图而冷漠的馈赠".本文认为,"幸运的平等主义者们"--正如安德森(Elizabeth Anderson)猛烈攻击的那样--他们忽略了罗尔斯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在分配正义中根据"纯粹程序正义"所起的作用;调节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之间的区别.当人们考虑这些特征时,罗尔斯的理论比"幸运的平等主义"看起来更为合理.
其他文献
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有丰厚的基础理论,形成一批成熟的部门美学.与大学德育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有审美学、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等部门美学学科.大学德育学吸收美
弗罗洛夫是20世纪后半期苏联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苏联哲学界人研究的先行者.他的人研究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的传统范式,在规范人研究范畴、提出人研究运思范
高等学校必须重视科技伦理教育。进行科技德育,对培育科技创新后备军的道德良知,把握高校参与科技创新正确的道德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德
从历史文化的深层看,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义利取向、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三方面的伦理向度,它们分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伦理前提、伦理保证和伦理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不
韦伯命题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追寻社会经济变迁背后的文化动因,要解读中国韦伯式命题就必须解读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在近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资本主
分类学关系、主题关联和基于情景的“填充槽”联系是重要的概念联系类型,它们在概念组织中表现出的倾向性差异,反映了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受语言、经验和文化背景影响的差异
现代美学的发展离不开试验与实证方法,实践美学也不例外.西方实验美学的三种理论模式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观点密切相关并相互对应:心理动力学模式-中国古代的
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某些偏差,反映在学术理论界,就是存在学术精神沉寂消散、渐趋失落的现象。胡锦涛总书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学术始终将道德伦理与社会政治作为话语主题之核心,儒家乐论即呈现出鲜明的伦理政治型特征.儒家认为乐"与政通",能折射出政治之得失与
马克思力图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进行历史和社会建构,马克思的名字在思想史上以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合著称.按理说,这与政治和政治哲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