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物的狂想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72889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老版《三国演义》,对一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官渡之战,袁曹对垒,一个曹军士兵捧着根玉米在啃,忽然一只长箭射过来,把他射倒在地,一名军官手执大盾扑过去把他拖走。当时看到这个细节我很感动,觉得编导真是用心,充分体现出曹军缺粮的艰苦卓绝。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史实错误。玉米一直要到明代才从美洲引进中国。三国时人,不可能吃上这么高级的玩意儿。
   今人描摹古代的文学作品,无论考证多么精细,总会不自觉地把当下的种种习俗带入古代情景——尤其是像作物引进史之类的冷门细节,一不留神就会犯错。这些小小错误其实无关宏旨,但细细追究起来,却也别有一番趣味。苹果、蚕豆是在元末方进入中国,马铃薯、南瓜、花生也是明清之交才初次出现,至于草莓,都快民国了才被第一次引进。我们所熟知的桌上佳肴水果,搁到古代怕是有一半都认不出来。
   和辻哲郎在他的人类学著作《风土》里认为,一个文明的性格,是人类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及民族精神的烙印,这种自然环境包括了气候、地理、水文、植被与农作物等因素。我就开始浮想联翩,如果那些作物和水果更早地被引入中国,会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如果蚕豆在宋代就出现了,苏轼会如何津津乐道地描绘一口酒一粒蚕豆的悠闲?如果草莓在唐代就有,杨贵妃在荔枝和它之间该如何抉择?如果辣椒在三国时期的四川就开始流行,诸葛亮会不会因为吃不惯辣食毅然决定北伐?马铃薯这么高产的作物如果出现在汉代,卫青和霍去病大概会把匈奴打得更远一些吧?如果南瓜自古就在中国长大,《诗经》那句会不会变成“投我以南瓜,报之以琼琚”?
   再想象得宏大一点,比如咖啡。咖啡豆原产东非,很早以前就开始在中东地区流行。如果它很早就被西域商人带入中原,咖啡会不会和茶一样,也成为中国人的传统饮品?要知道,咖啡喝了可以提神,苏秦不用头悬梁、锥刺股;祖逖也不必闻鸡起舞,一杯咖啡全解决了。诸葛亮日夜操劳,食少事烦,全靠狂饮咖啡吊命。于是咖啡在中华文化里,逐渐演变成了“勤奋”、“勤政”的代名词。儒家说咖啡好,提神醒脑,勤学必备;佛家说咖啡好,苦集灭道,感悟人生;道家说咖啡好,黑色咖啡,白色牛乳,正合阴阳调和之道。三教合一,都视咖啡为修行的一部分。说不定还会有闲人写出一本《咖啡经》,专门研究哪里的水最适合冲泡咖啡,哪里的糖最适合添加云云,并衍生出一整套繁琐复杂的“咖啡道”,甚至还分成了放糖和不放糖两大流派,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于咖啡在古代的名字,肯定也不会叫咖啡,可以叫做“苦沸”。苦者,言其味;沸者,言其泡法,可谓音意俱佳。
   这么想象下去,简直没完没了。你说这要是真的,该多么有趣呀。
  (赵丽娟摘自《课外阅读》)
其他文献
张喃喃是个天生的“吃货”,不过跟普通吃货不同的是,她总是记挂着美食背后的文化,还喜欢点评美食节目的风格,她坚信,美食应当是一种能唤醒人灵魂的力量。   张喃喃的父母安排她出国留学其间,她追看了不少电影,其中有一部是奥黛丽·赫本主演的《龙凤配》,电影讲述了女主角到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学厨的故事。这个故事感染了张喃喃,她说服了家人,积极地复习了半年,终于考入了蓝带学校。   在蓝带学校,张喃喃认识了一
期刊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对武则天的文艺范轻描淡写,对她的美貌却极致表现。真实的武媚娘究竟有多美不知道,但文才真是逆天的。武则天当政期间,极为重视用人,狄仁杰就是一个例子。史书记载,武则天与狄仁杰惺惺相惜,互相扶助。在女皇赠予狄仁杰的《制袍字赐狄仁杰》短诗中,她以“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勉励下属。   武则天的书法也写得一流。如今为人熟知的古代女书法家只有两位,一位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另
期刊
日前,《殷墟至宝:来自商王朝的遗珍》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近百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国宝重器集结登场,让大家一睹3000多年前的商朝王室遗珍。展览中除了有“长”得像“愤怒的小鸟”的青铜鸮卣外,还有大量的甲骨被展示出来,这些甲骨文的内容,囊括了祈雨、疾病、生死、婚娶、军事、祭祀 、田猎等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文字细细读来,非常有趣,比如我们常用的成语“目不识丁”其实就
期刊
刘栩可:不同于别的女生的欣雨、欣怡、欣妍……我叫刘栩可,不是很复杂,却也算是独一无二。栩,栩栩如生的栩,也算是我妈妈的姓(徐)的谐音,而我,也正如爸爸妈妈所愿的,很擅长画画。至于可嘛,自然是可爱的可,虽然长成了女汉子,哈哈。  @楼上:的确独特,栩栩如生的画,让人过目不忘。  Linday:我说我的名字源于粗心你信么?以前的新华字典里对“睿”的释义是“看得深远”,后面组了个词“聪明睿智”。然后我妈
期刊
英国研究人员唐·沃森在距离诺福克郡克莱海岸仅300米处潜水时发现了一片有着约1万年历史的史前森林,其面积可能达到数千英亩。她在海下发现完整的栎树,其枝干长度达8米,科学家认为这些树木自冰河时期起就藏在诺福克海岸一带了。   沃森说:“一开始,我根本不相信我看到的是真的!能够发现那些静躺了成千上万年的树木实在太神奇了。这就像《霍比特人》或《魔戒》里的场景,是一个我们未知的世界,地理学家都为之兴奋,
期刊
书友说:“给你讲个故事,你猜猜故事的主角是怎样一个人。那人在山间的屋檐下枕着胳膊休息,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猛地跳了起来,迅速弯下身子,把脑袋扎进自己的裤裆里,就用这个奇怪的姿势看山。他发现天空变成了湖水,山变成了浸入湖水中的影子。他越看越觉得新奇,甚至怀疑天地真的掉了个个儿!为了戳破自己的这个想法,他慌忙站起身,正过来看山,山便又恢复了原先的样子。他又弯下身子,从裤裆里倒着看山,这下,山又变成
期刊
在好莱坞,有一家名叫“四十亩地和一头骡”的电影制作公司,创始人是一位名叫斯派克·李的黑人导演。这家电影公司只拍黑人题材的电影,而且只面向黑人市场。从1983年起,斯派克·李自编自导,已制作了超过35部电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李氏电影”。   相比“环球”、“梦工厂”、“20世纪福克斯”等电影制作公司,“四十亩地和一头骡”这个名字显得既没气势又土得掉渣,而最“致命”的是,它的制作题材、观众群又是如此
期刊
《瞬间收藏家》是一本插画书,风格就像情节不很连贯的欧洲文艺片。“我只是个收藏家,我收集各个瞬间。”说话人叫马克斯,他面前站着一个小男孩。马克斯是个画家,某天他来到一座海岛,就住在男孩家的楼上。马克斯的画就是他所收藏的独特瞬间,通常浮现在醒与梦的交叉路口,好像谈话间的走神,或者弥漫的思绪被窗外冰雹忽然敲醒的停顿。   马克斯其实就是作者——德国插画家布霍茨在故事中的替身,他在画页之间用文字述说着,
期刊
传统印象中呆板死宅的科学家可能有一颗摇滚的心。   几天前,瑞典当地媒体报道,该国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5位科学家搞了个比赛,他们约定在发表文章时引用鲍勃·迪伦的歌词,还下了赌注。赌期到退休时,谁发的最多谁获胜。   号称喜欢摇滚的人不能不知道摇滚史上的重量级人物——鲍勃·迪伦。他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那首《答案在风中飘扬》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励志“圣经”。   这场以摇滚为名义的标题竞赛已进行多年
期刊
北京紫禁城在明清两代发生过若干起火灾,其中最著名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万寿宫,肇事者是大明嘉靖皇帝的宠妃尚美人。  起因很简单,就是快过大年了,紫禁城内放烟花娱乐,尚美人嫌外头太冷,非要回寝宫放不可,结果就把绫罗绸缎的幔帐烧着了。嘉靖帝事后认为,损失不大,除万寿宫坍塌之外,只烧坏了一些服饰和花瓶,以及一大坨龙涎香。  皇城重地,尤忧火灾,可整个帝国最高端的消防设施,也不过就是檐前屋后摆着的几十口大水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