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手游市场崛起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contr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和霸道总裁谈场恋爱,还是多了一个“蛙儿子”,游戏可能只是你选择蒙在真实生活上的一层滤镜
  2018年第一个月,我手机屏幕上来来去去的APP数量几乎和过去半年不相上下。新年第一周,为了关注被称作“2018年第一风口”的“全民答题”,我下载了当时动静最大的几家“直播答题”APP。体验了几天,没等文章写完,这组五颜六色的APP就被悉数卸尽,刺激没怎么体会到,反倒被满屏的“油腻”糊了一脸。然而,风口来得有多快,散得就有多快,比如你看,作为当时最活跃的“鼓吹者”之一,周鸿祎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在微博上为自家的“百万赢家”摇旗呐喊了。
  转眼便是第二波APP风光无限的登台时刻,不同于前者主打“撒币”,这轮流行的关键词是“认亲”,代表作是两款手游:一是《恋与制作人》,作为“制作人”的女主人公(你)与四个男主(身份分别是偶像明星、科学家、公司总裁、特警)之间的“恋爱经营游戏”,可归纳为“认男友”;二是《旅行青蛙》,一只小青蛙平时生活在小屋里,吃饭、写日记、做手工、阅读,但是他热爱旅行,作为玩家,你要做的就是帮助青蛙收集三叶草以及整理出行的包裹,然后要么看着在家自顾自忙活的他,要么在家里的桌上摆上吃的,等待他旅行归来,可归纳为“认儿子”。
  虽然一些分析认为,这两款游戏的走红意味着女性手游市场的崛起,但二者背后的设计思路大相径庭。
  《恋与制作人》情节设置更为复杂,大致属于养成类手游,“内容主要是抽卡牌,闯关,然后做任务,加经验升级,最后通关剧情。”无论是直接产生情感刺激的故事主线,还是配合养成的旁枝杂线,到了一定的节点,要继续完成这个玛丽苏式的情感探险,必须氪金(付费)。而相比之下,《旅行青蛙》的设置则简单得多,作为一款日语游戏,玩家并不会因为语言障碍而缺乏参与乐趣,作为典型的“放置类游戏”,不存在操作门槛,也不需要玩家花费多少时间精力,与偏硬核类游戏相比,这类游戏往往被视作为“懒人”量身定做,加上游戏立意的随性与独立,在国内被贴上“佛系游戏”的标签。
  作为“吃鸡”外2017年度的现象级游戏,《恋与制作人》背后的世界观虽然看似庞大,比如“红皇后假说”、“超进化人类”(evolver),但实际上和24年前首发的由日本科乐美公司出品的恋爱游戏《心跳回忆》以及后来的《爱相随》的内核是相同的,比起《恋与制作人》中的四人人设,无论是被誉为“全球第一套全年龄取向的恋爱养成游戏”的《心跳回忆》,还是后来同公司推出的《心跳回忆女生版》,角色都更为丰富。但作为国内手游市场对源于日本的“乙女向”游戏的首度本土化试水,这款游戏的爆红颇具典型意义。
  事实上,《恋与制作人》研发商“苏州叠纸网络”的上一个作品——于2015年5月20日正式上线的换装养成类手游《奇迹暖暖》——同样是话题产品。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苏州叠纸创始人姚润昊曾将“奇迹暖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抓住了被忽视的女性手游用户的强需求”。强需求的背后可能是“穿更多更好看的衣服”,也可能是“和更完美的人谈场理想中的恋爱”。
  显然,《恋与制作人》是又一款切中了女性细腻需求的手游产品,而且从数据上看,无疑锁住了相当多愿意为此而“氪金”的“强需求”用户。据产业媒体Gamelook援引业内人士反馈,“《恋与制作人》上线首周,单日iOS收入即达到了三十多万人民币。”据极光数据,这款去年12月底才在平台公测的游戏,截至今年1月7日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了711.13万,上线一个月以来,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了400万,用户群中超过94.2%为女性玩家,24岁以下的占比达73.7%。其中,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玩家超过57%。
  但同样被视作女性手游市场崛起标志的《旅行青蛙》则风格迥异。根据游戏页面的介绍,“这是款等待并准备物品让喜欢旅行的青蛙外出旅行的游戏,给青蛙带上随身物品,他会寄回游玩的照片,带回各地的特产。”与撩动“少女心”沉浸式背后的框架和走向控制不同,这是一款极为“随性”的游戏,没有宏大的故事线、复杂的人设、“逼氪”的设置,一切都在按照其自有的规律运转,你只是其中的一个齿轮,做好你该做的事情,然后关掉游戏,等待那个小世界自由运转并向前推进。
  相比《恋与制作人》通過情感幻想营造出的虚拟世界,至少从社交网络的反应看,这个小青蛙并不常出现的虚拟世界似乎以一种恬淡的力量给人更多的触动。这当然会因你对生活的体验不同而不同,对我而言,这种陪伴式的触动其实源于对一种简单关系的塑造,帮这只由你命名且随时可以改名的小青蛙打理后院,整理背包,看他简单的生活,盼望他带回的礼物,你无法预知他接下来会做什么,会去哪里,何时回来,在想什么,在写什么,在吃什么,能做的只是片刻注视以及不时牵挂,这是用碎片时间维系起来的一种陪伴关系。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喜欢把这只小蛙称作“蛙儿子”,但显然这种类似母子关系的体验仅仅是现实生活中母子关系的冰山一角,是去掉了繁复的日常和戏剧成分、撇掉了情感浮沫后留下的骨架——陪伴和牵挂。
  这种孤单生活之外对简单关系愉悦部分的享受也同样是这个成立于2007年9月4日的日本手游团队上一个爆款触动许多人的细微之处。如果说《恋与制作人》是一个技巧娴熟、目的明确的“朋友”,那么《旅行青蛙》所带来的情感连接则更为含蓄而绵延。
  《旅行青蛙》的开发商名为Hit-Point,开发过《收集猫猫》、《猫咪后院》、《狗狗后院》。根据当时《猫咪后院》游戏走红后的采访,这个曾在全球获得1500万下载量的游戏的开发团队只有两个人,而那时整个Hit-Point公司只有12名员工。
  游戏创意的产生十分偶然,因为团队的两个人都喜欢猫,于是他们想到可以设计一款以此为主题的游戏。游戏的主要场景是一户后院,通过购买一些猫猫喜欢的玩具放在指定位置,补充足够的猫粮,然后把游戏关掉,经过一番等待后再度返回,猫咪们就会来光顾了,你不用担心各种戏剧性变化,甚至可能留意不到每一位来者和过客。据开发者介绍,游戏在2014年10月上线初期,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反响,但是随着用户在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的“自传播”,游戏很快便登上了排行榜前列。
  有一个段子说,《旅行青蛙》的游戏实际上是“日本生育部门联合游戏公司开发的一款游戏,因日本生育率太低,挖掘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的。如果连续玩这款游戏超过一周,会被默认为生育意向8级以上,后台会给你发送一封3500字的长信,鼓励你亲自生一个娃”。也有许多人会在朋友圈或者公号文章里感叹因为一只青蛙感受到了“育儿的焦虑”,“体会到了做一个老母亲的感觉”,“儿行千里母担忧。”
  但事实上,无论是和霸道总裁谈场恋爱,还是多了一个“蛙儿子”,游戏可能只是你选择蒙在真实生活上的一层滤镜,或描浓或抹淡,其实无所谓过度解读,你想通过它看到什么,它就会给你什么,你通过它看到什么,也与它本身无关。而最终,当你对置身真实与沉浸虚拟的差别开始觉得无所谓,便可能是你卸载一身轻的时候了,轻按点叉,不带走一片云彩。
其他文献
从左到右:张淑贞、刘东风、谢云峰、樊其扬 图 / 北京乐退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这一天晚上是个例外——65岁的张淑贞拿过手机,打开抖音。过去,在这样从凌晨1点开始就没再睡着的失眠夜,她会从床上坐起来,望着窗外,思维异常活跃。生命的时间线浮现,她逆流而上,回忆年轻的往事,触碰那些不愉快的记忆留下的疙瘩;顺流而下,她想到了衰老与死亡,一阵恐惧感袭来。而这次,她没有多想,径直找到公司的抖音账号。  她最
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读本科时,瞿骏隔三差五搬个小板凳到老校区的大门口坐上一小时,看着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听上海爷叔、老阿姨们在那里吵架拌嘴、吹牛皮。  老校区靠着苏州河,沿河一带是老上海的棚户区。到深夜,他有时会顺着河岸兜马路——光线昏黄的路灯下,形形色色白天看不到的景象从各自隐藏的角落里冒了出来。    “你对生活越有感知,你对历史也越有感知。”忆起学生时代的自我训练,这位39岁的历史学教授津津
吴彦姝 1938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国家一级演员。18岁考取山西话剧团,成为话剧 《刘胡兰》 的主演,多次进京汇演。退休后重新进入电影圈,因 《搬迁》 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凭借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相爱相亲》 两度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优雅和侠气在80岁的吴彦姝身上合二为一。  母亲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主修中国文学,兼修家政,课堂上教的是“怎么做一个
沈复乘舟登场  从苏州三元坊附近的人民路转入沧浪亭街,石板路与葑溪傍行。傍晚将近6点的光景,沧浪亭与可园的游人已散,偶尔有几人徘徊,不甘心地询问还能否参观。穿制服的人在关闭的可园门外架上灯光,攀在高处调试。两三个保安在桥头百无聊赖地抽着烟,顺便同水果摊老板闲话:“你怎么把别人的位置占啦?”载着青梅、黄梅、乌梅的车子靠停在桥头,旁边是一架旧式骆驼担子。沧浪亭的门不时打开,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上了妆的男
“你也被普雷纳神父摸过吗?”一次老友聚会,朋友的发问让少年时期被性侵的阴影又漫上亚历山大的心头。  年少的亚历山大自我消化了好几年才鼓起勇气将遭遇告知父母,而家人的反应是:你都17岁了。现在,他成了一位成功的银行家,看报时发现普雷纳依然在里昂教区任职。愤怒与恐惧驱使他向教会申诉,并幸运地得到了妻儿的支持。普雷纳与他会面后,爽快承认了当年的性侵行为——不止一次、不止一人,但没有歉意,反而诉说恋童的痛
让英拉滞留国外,才是对军政府最有利的选择  1月5日,泰国前总理英拉·西那瓦被拍到现身英国伦敦著名的Westfield商场,并与一名女顾客合影。英拉当时身穿杏色外套、手挽粉红色名贵鳄鱼皮手袋,笑容满面,看起来心情不错。显然,英拉已经逃亡到了英国,至于她是以何种身份待在英国则没有定论,有说是申请政治庇护,最新的说法是申请了英国的企业家签证,这份签证足以支撑她在英国停留3年零4个月。  英拉是泰国前总
“哦原来面包师傅很累”  人物周刊:回过头看,从出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至今,有哪些角色对你的表演产生过决定性影响?  张震:拍《牯岭街》时才13岁,表演是什么,那时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但其中有几场戏令我印象非常深,自觉这是表演,并且表演是很有乐趣的。  之后是《爱神》。在那之前,我的拍摄经验不多,心思也不在当演员上,整个人是比较年轻、浮动的状态。拍《爱神》之后,开始对演戏有了目标,心想如果将来可
陶晓清  台湾资深广播人,作家亮轩(本名马国光)之妻,音乐人马世芳之母。从1975年开始陆续在自己的节目里播放年轻人的原创歌曲,引领了197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被誉为“民歌运动之母”。从广播圈淡出后,她在2010年取得了加拿大海文学院的谘商证书,成为合格的心理谘商师,是海峡两岸心理谘商课程的领头人物。图/七七  1975年6月6日,台湾歌手杨弦和胡德夫在台北中山堂举办新作发布会暨“中国现代民歌之夜
一部14分钟的短片如何改编成140分钟的电影,《调音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9年前,法版《调音师》问世,先后荣获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和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这个豆瓣评分9.2的故事短小精悍,在十几分钟内将男主角懦弱的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紧张和胆怯,一个苦练15年钢琴的年轻人在比赛中失利。重新振作后,他选择假扮盲人钢琴调音师,利用他人的同情和信任谋生,并享受着窥视他人隐
真实被杀死了  人物周刊:《第三度嫌疑人》里只有兩次杀人,题目的意思却暗示了有三次,那么第三次是哪一次呢?  是枝裕和:你怎么认为?  人物周刊: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的理解是三隅借司法制度杀死了自己,第二次看觉得律师认为是自己杀掉了三隅。你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是枝裕和:这个片名让人能想到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就是很好的事情。也许会有人从司法角度思考,觉得是死刑这个制度导致了第三次杀人。你的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