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视域下的单元比较阅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三篇现代写景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各尽其妙。对三篇散文进行比较阅读,可从“意象”“行文”“格局”三个视点来探查其散文特质,进而探讨从“景—情”这一关系来定位这几篇文章是否合适。
   关键词:比较阅读;现代写景散文;意象;格局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單元,选取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及文言文《赤壁赋》《登泰山记》。其中前三篇为现代散文,后两篇为文言散文。
  如果将前三篇写景抒情的现代散文名篇看作一个整体,在比较阅读中领略山川风物描写之美,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就会发现,从写景散文这一文体出发,三篇现代文呈现出整饬、非连续与碎片化书写的不同风貌,即使都是情景交融,也异彩纷呈。
  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我们从“意象”“行文”“格局”三个视点来探查三篇文章的散文特质,进而探讨从“景—情”这一关系来定位这几篇文章是否合适。
  一、意象
  (一)朱自清的学者品位
  朱自清以“荷塘”和“月色”为中心选取了几组典型的景物,这些意象可以分为三组实像和二组虚像:荷塘(荷花、荷叶、荷波、荷香)、月色(月光、云、树影)、周边(路灯、小路、杨柳、灌木、蝉鸣、蛙声)三组实像,以及比喻意象(舞女、珍珠、星星等)和想象意象(妖童媛女)两组虚像。整体看这些意象较为传统,在中国古诗词中非常常见。这些意象透着清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的君子风度和雅致的审美品位。意象精致而恰切,但突破不足,有些拘谨。
  文中说“这两天心里颇不宁静”。通过体察意象能从中看出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吗?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里暗写心底的波澜。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隔”字写心理沟通之难,孤独;“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与前文美景不和谐,恰映射出杂乱、暗淡和恐惧的心绪。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不匀称”暗示“不宁静”,“都”写无处躲藏,“重重”写身心闭锁之深。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可怜的月光是“漏”过来的,“阴阴”的“烟雾”朦胧而迷茫。
  “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两句写出作者浑浑噩噩,孤独落寞。
  江南“采莲的事情”真是有趣,“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引用《西洲曲》的句子:“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清”谐音“情”,作者的感情却非平静如水,而是孤独和苦闷。所以他说:“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从以上分析可见,美景之下,作者的内心“不宁静”。
  (二)郁达夫的文人审美
  郁达夫生于浙江富阳,《故都的秋》以南方人的经历写北国的秋色,自然带有比较的意味,将故都北平的秋色与南国的秋色进行比较在情理之中。文章一开头的“特别地”三字就是比较的“起范儿”,将各地的秋与北平的秋比较,由面到点,视线聚焦。
  紧接着“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将江南的秋与北平的秋比较,突出北平秋的“烈”。
  写“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将“名花”“美酒”“半开、半醉的状态”与北平饱满的秋味比较,突出北平秋味的“浓”。
  将“陶然亭的芦花”等名胜的意趣盎然与北平寻常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枣”的萧索落寞比较,写出秋意的“清、静”。
  这样多层次、多视角的比较,层层聚焦,摇曳多姿,形成了郁达夫独特的个人审美视角: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以颜色论,则为素冷。“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或“在破壁腰中”的“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与之匹配的秋草也要“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光线是暗淡的“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以声音论,则为静寂。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冷冷的秋雨、微黄的秋枣都透着静寂。文章清冷的基调透着中国文人画的疏朗写意的境界和日本人常有的幽玄物哀的意味,而这些能够让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综上所述,郁达夫笔下的秋意是饱满的、纯粹的、冷色调的。
  (三)史铁生的平民沉思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为什么说地坛“荒芜但不衰败”?荒芜不就是衰败吗?二者不矛盾吗?
  《我与地坛》第三段有这样的景物描写:“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景物的特点是自在坦荡,生机勃勃。这是自然界的生物自然的样子,也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它们不是人为的亭台楼阁。
  作者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地坛?最开始是“废弃”。因为这与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是一致的。这个古园,也就是地坛,“荒芜冷落,如同野地”。作者为什么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个“近”不仅指地理上的近,还说地坛的状况与史铁生的状况很接近。
  史铁生自从那个下午无意中走进了这个园子,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仅仅是地坛提供了一个闹市中宁静的去处吗?作者在地坛中想通了一些人生的道理。这与第三段中的古柏荒藤,引述小说中描写的蚂蚁、蜜蜂、蝉蜕、露珠,以及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落日、雨燕等有重要关系。这些自然意象“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这是生命的味道:苦涩的舒适、安稳与和谐。这些平常而卑微的生命意象启迪了作者,也促成了残酷的青春与命运的和解。   二、行文
  (一)清华园的圆圈:传统文学的严谨
  《荷塘月色》以游踪为序,由实而虚,形成了实际路线与心灵轨迹的双重闭合的严谨环路,而关于作者对荷塘景物的描写历来有褒有贬。
  吴周文在《谈〈荷塘月色〉》中说:“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
  唐弢在《晦庵书话》中说:“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
  余光中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评论说:“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如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
  总体而言,三位的评价是中肯的,朱自清在写法上还是传统和拘谨的,传统文人的朴实落寞和《诗经》《楚辞》的古韵氤氲其间,给人形单影只之感。
  (二)总—分—总的呼应:对比中的虚与实
  同样是首尾呼应,郁达夫则善于运用比较的手法来写。作者为什么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的到底”?因为“南方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第二段先写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倒数第二段依旧对南国之秋勾勒:“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这与文首呼应,同时再用对比强化故都浓郁的秋意。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故都的秋》的文眼,句子顺序是否可以颠倒过来?不能。因为这是郁达夫的感受顺序,愈转愈深。作者按照这个感觉顺序来选材,描写。作者先写高而碧的天空,写青天下的驯鸽、槐叶下的蓝牵牛花、疏落尖细的秋草,就是写“清”的感觉:清新、清凉、清爽、清疏。接着,写槐蕊、秋蝉,就是写“静”,写秋雨、秋枣么就是写秋的“悲凉”——所谓绚烂之极是静寂。在行文中郁达夫采用以情驭景的方式,夹以议论,在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思绪驰骋中浇胸中块垒。
  (三)从学者到平民:文人笔下的景与调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骨干成员,主张严肃文学和学术态度以及“为人生的艺术”。文学研究会以本土派在京作家、教授为主,朱自清还与叶圣陶、夏丏尊等人主编中学教材,办《中学生》杂志。他的散文带有经院派学者的整饬与拘谨,无论是《春》《背影》还是《荷塘月色》,都是严谨、规矩的学生模范文,所以规范中也少了一点散文的随性和自在,其方向是“关心社会,温柔敦厚”[1]137。
  郁达夫是创造社的核心,创造社这一批日本留学生很傲娇自恋,都喜欢文学,而且看不惯国内文学,主张“文学就是为艺术”[1]139。他的散文透着文人的优越与不羁、自负与纵横。许子东认为郁达夫前后期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是带写实风的浪漫派”[2]。其作品往往是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剪裁和拼贴,带有很强的诗性。这位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华兹华斯、托马斯·哈代、施笃姆和屠格涅夫影响的作家,“追求田园牧歌式风景画般的诗味风格是他作品抒情风格的刻意经营所在”[3]。
  史铁生则在哲思中孕育作品,无论是《我与地坛》还是《病隙碎笔》,对生命和生活的彻悟都十分有见地,仿佛是受了加缪影响,而行文的跳脱随性、自由不拘,描写往往呈现碎片化的复调形式(如第一部分的三组景物描写)则是受了巴赫金、罗伯·格里耶、博尔赫斯的启发。[4]这些描写中折射着思想的锋芒。
  三、格局
  相较三篇写景散文,在格局上,《荷塘月色》因写个人情愫和小天地而格局拘谨。身居北平,住在清华,也只是在一个池塘周围打转,时间的纵横逃不出空间的逼仄。《故都的秋》立足北平城,格局要大得多,而且旁及江南,常常与南国比较,行文恣肆,但飘忽有余,深邃不足,流于感性和表现。《我与地坛》时间涉及四百年,写景虽然都是地坛的景物,却是自然的永恒形象,比如落日,雨燕、雪天、古柏……描写沉着、细腻、坚实,读来有芥子之微却滴水藏海之感,更由于涉及生命体悟,格局较大。
  在抒情手法上,三篇文章都借景抒情,或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或反复渲染。《故都的秋》是因情选景;《荷塘月色》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我与地坛》是反复渲染,寓理于景。三文各尽其妙,也透露出作者各自的审美偏好、艺术特质和时代幽光,让我们体味不同的“景—情”意蕴。
  当然,作品的腔调格局还和个人气质、时代风云以及具体际遇有关,不只关涉文学流派、创作主张和写作技巧。三篇文章虽是写景小品,更是作家的情怀暗度和人格的侧影投射,应深加体味。
  参考文献:
  [1]许子东.许子东的现代文学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
  [2]许子东.郁达夫风格与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J].文学评论,1983(1):72.
  [3]朱洁.郁达夫所受外国文学影响探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91-95.
  [4]毕文清.论史铁生作品中的西方文学与西方文化资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属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高中阶段是多数学生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生活的最后阶段,家乡文化将成为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印记,伴随他们走向外面的世界。这一单元的学习
期刊
摘 要:中考作文题的命制,除了要追求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之外,还应追求试题的温度。提供让不同类型考生进行选择的可能、创设与考生生活相融合的情境、搭建能指引写作方向的支架,是命题者可以采用的三种策略。   关键词:作文评价;中考作文题;命题策略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不仅具有选拔性质,也对初中教学起着导向作用。中考试题命制必然要追求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中考作文题的命制亦然。除此之外,笔
期刊
摘 要:为了规避浅阅读,阅读教学需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具有批判性、整合性和迁移运用性等特点,因而以学生问题解决为驱动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实现深度学习,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深度学习;阅读教学;问题情境  现实中很多学生的阅读质量堪忧,他们的目光总在文字的浅表游走,不能深入文本的内部逻辑结构。这是典型的浅阅读,是一种囫囵吞枣式阅读。  当前,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深度学习有所
期刊
摘 要:以单元目标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把一个单元作为基本教学单位,以单元目标为根本导向,有效联系、组织、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研读教材,确定单元目标”“重组融合,分解单元目标”“明确课型,落实单元目标”是开展以单元目标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单元目标;教学方案  以单元目标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把一个单元作为基本教学单位,以单元目标为根
期刊
摘 要:“逆向设计”是一种根据学习结果和评估证据规划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科“大概念”理解的设计。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可围绕学习主题“冒险英雄”,根据课标教材、哲学议题、文学母题、学生认知确定预期学习结果,再以辩论会、独幕剧和故事会作为表现性任务,师生共同制订评价指标明确评估证据,然后以冒险动机、冲突选择、英雄之旅三个议题规划学习体验。   关键词:逆向设计;单元整合教学,冒
期刊
摘 要:对学生而言,学术著作《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都有别于以往的阅读。要想引导学生探索读书方法、建构阅读经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实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就必须厘清教学实施的依据、明确教学的整体规划,然后可以以任务单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以实践性为主导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学术
期刊
摘 要:在理念变革、教材全新的背景下,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找到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转型路径。基于教材运用多种语境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从讲授转向指导和师生协作,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一条切实路径。   关键词:情境创设;语境;教学转型;《雨巷》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
期刊
摘 要: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完整学习的有效形式。它包括如下三个教学环节:基于主题的整体阅读,建立课文之间的深度联系;基于单元课型特点,着力思考阅读方法的习得与运用;以读促写,训练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这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阅读;思考;表达  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完整学习的有效形式,它不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而是站在整个单元整体的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18个 “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将文本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考量,凸显“群”学习的语文学科理念。在“任务”和“群”的指引下,高中语文的群文阅读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任务(点)的指引下,联动群文(面),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对接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践群文阅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
期刊
摘 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将“三苏”的三篇《六国论》组成群文,通过精读苏洵的《六国论》、比较阅读三篇《六国论》、拓展写作“我的六国破灭观”,能帮助学生理解论说文的观点表达,并学习用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渐发展自己的辩证性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