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与发展——主观幸福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命题,心理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类幸福。主观幸福感研究始自上世纪60年代,研究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部机制,从哲学思辨转移到科学实证,从理论研究转移到社会应用,从学术研究转移到幸福感提升,激发当代"幸福革命"。早期重点是调查幸福感,主要是沿着人口统计维度进行实证调查,侧重比较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差异;中期重点是解释幸福感,理解幸福感形成的内部机制,主要有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两种理论框架;近期重点是测量幸福感,更加重视幸福感理论与测量的互动,建构出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三种测量模式;现代的重点则是应用幸福感,融入社会发展体系,成为重要的社会指标,具有诊断、调整、互补、发展功能;未来的核心是提升幸福感,力图把幸福感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充满温暖的幸福体验,实现人类幸福的最大化,创造幸福的社会。
其他文献
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采用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南乐村濑浩屯为个案,对该屯私人互助行为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濑浩屯社会关系构成、私人互助的类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也腾飞迅速的发展,大部分群体的收入有所提高,生活已经开始步入小康。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建构一直是教育的时代要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教材的可自学性进行分析,构建了教材可自学性的评价体系,并用该评价体系对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球的
近年来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在目标导向、课程定位、内容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应采取如下措施推进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突破"传统安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较好地落实新基础教育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学生在努力“翻转”的
本文采用ansys15.0对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层进行了力学分析,对工程实际中的桥梁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处理,建立的合适的有限元几何模型,主要研究上下沥青铺装层厚度及材料的弹性模量
目的比较抗凝、静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3医院就诊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
为了解决大量育种材料筛选过程中,品质性状测定工作繁重的问题,选用45份毛葡萄种质资源,对果实的出汁率、水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酸、单宁、蛋白质6项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
本文通过理论与模型分析,提出了职务升迁停滞对于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影响。
<正>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工会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主要任务。顺义区各级工会组织将深刻学习领会,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履行好职责使命,在各项工作中深入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