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侯及名先生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父亲、著名画家侯及名先生91岁诞辰,也是他逝世8周年。最近我们在整理书房时翻出了老人家一些旧物,睹物恩人,不禁又回忆起当年一起生活的日子,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特别是看着那些墨气淋漓的画作,仿佛又看到他泼墨挥毫的情景。
  
  生平事略
  
  侯及名先生1920年生于河北临榆(今秦皇岛市),幼年随父亲到沈阳。家中早年经营皮货生意,家境还算富裕,后因一场大火,家道从此衰落,他在沈阳完成丁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1940年为躲避日本人来到北京,同年考取了中国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他青年时期喜爱中医,曾想上医学院,将来做个医生,但在父亲的极力反对下,只好转而学习历史。不过,对于医学的爱好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研读了大量中医书籍,通晓诊疗方法,亲朋偶有小恙又不想跑医院的,往往请他诊断、开方。在他的众多藏书中,除了历史、美术书籍外,最多的就是医书。因此,从德胜门到安定门再到东便门,他一直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本草堂”。老友郭亮也好中医,书房名“甘草堂”,他们请老朋友、书法家陈叔亮题名,陈老笑称:“两个中药铺!”
  1944年他大学毕业,考取了中国大学史学研究所继续深造,主攻汉代史,授课老师有齐思和、邓以蛰、王静如等著名教授。研究所授课宽松,每周只到校一次。其时,正值北京铁路局的前身——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招生,他随即报考进入铁路工作。1946年他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学校聘他为讲师,教授中国通史。此时,因为家境已衰落,相对安稳的读书生活结束了,他必须想办法谋生。中大的课程很少,收入微薄。而铁路工作虽非所愿,但毕竟有份稳定的收入,于是,他只好放弃了讲台,从此一直到退休被中央文史研究馆聘任,他在铁路部门工作了大半生。
  由于母亲郭氏工女红,能画草虫,受此影响,侯及名幼年即喜绘画。中学毕业后,他曾经在渤海国画研究所学习绘画。大学时期,邓以蛰(邓石如后人)先生开设的中国花纹艺术和书法、篆刻课程,更是使他深得教益。进入铁路部门工作以后,曾经的专业被放下,绘画成为他工佘的最爱。他先后师从北京多位著名画家,如从胡佩衡学山水、李鹤筹学工笔花鸟、邵逸轩写意花卉、徐燕孙画人物等。名师指点,加上他的钻研,终于成就了他的画家之路。
  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侯先生的绘画很早就已崭露头角,并跻身于著名画家之列。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团体——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我们偶然翻到的一张1954年《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第二届展览会目录》中,就有他的三件参展作品《落坡岭》《西山野溪》《牡丹》。当时参加展览的都是在现代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名的画家,如齐白石、何香凝、陈半丁、吴镜汀、陶一清、潘絮兹、白雪石、娄师白、郭味蕖、陈少梅、秦仲文、吴光宇、胡佩衡、关松房、李苦禅、于非閤、王雪涛、徐燕孙、董寿平等等。1953年,毛泽东主席60诞辰,正值新中国建立不久,为了表达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他与齐白石、陈半丁等100余位画家向毛主席献画,作《人寿年丰图》,此画现收藏在中央档案馆。1956年,为纪念建军30周年,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徐燕荪、胡佩衡、秦仲文等30余位著名画家集体创作《万里长征图》,他担任“娄山关”一段。这幅宽54厘米、长达4400厘米的煌煌巨制,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最后完成,长期湮没于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库房中。50年后,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中被重新展出,引起轰动,现已成为军博的“镇馆之宝”。而参加创作的包括侯先生在内的数十位画家,今天多数已经离世,健在的只有寥寥数位。
  侯先生更多的创作活动是与铁路息息相关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曾在京、津两地铁路局和北京火车站工作,当过车长、调度和美术员。“文革”时期,由于他是在日伪时期就参加了铁路工作,再加之他的硕士学历在当时的“劳动人民”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数次被下放到列车段、行李房劳动改造。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绘画在他的生活中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60年代初,铁道部在八达岭筹建詹天佑纪念馆,他被借调去搞陈列。借此机缘,他往来于关山数载,画了大量长城题材的山水作品,完成《关山万里图》长卷。这时期,他还被全国总工会借调赴福州筹建林祥谦烈士纪念馆,他创作的描绘林祥谦烈士家乡风貌的山水画《祥谦公社》,正是这段经历的写照。
  1965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调到北京火车站工作,在美工室负责站容布置。期间,天津美术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曾有意调他去教书,均因北京站的“挽留”而作罢。他利用在画界的广泛交游,请来许多著名画家为北京站留下了众多墨宝。1992年出版的《北京站珍藏书画选》中收录的李苦禅、李可染、阿老、黄胄、白雪石、陈大章、霍春阳、吴冠中、秦岭云、孙其峰、溥松窗等人的作品,其中很多是在他的联络下创作的。
  “文革”以后,绘画界的活动日益频繁起来,侯先生的绘画才能得到更多的发挥,声名也日益显著。他早在1959年就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他又成为了首批会员。1980年创作的山水画《水库之舂》被荣宝斋制成木版水印出版,1984年作为名画家被邀请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二年又加日中国民主同盟会,1985年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成为“文革”以后首批受聘请的馆员,此后,他随文史馆多次赴全国各地釆风、写生、办画展,艺术创作进入了最盛期,留下的作品也最多。
  侯先生一生勤奋,早年在中大研究所对汉代史研究用功颇多,留存至今的有《汉代官制考》、《汉代的经学》等论文。洋洋万余言,以精工的蝇头小楷书就,其学养和用功可见一斑。后来专心于绘画,更是废寝忘食。“文革”前,故宫博物院每年秋季都要将古代绘画名作展出几日,他就利用休息时间拿着画具,带上两个馒头、一个小板凳在绘画馆对临,一坐就是一天。当时,故宫内参观者很少,很多时候就是他与保管员两人,时间久了就熟悉起来,保管员见到他就打招呼:“侯先生又来啦!”当时他白天上班,晚上作画常常通宵达旦,困了就在座椅上打个盹,而不脱衣上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在我们的印象里,他几乎每天都要作画,画毕必要悬起看效果,稍有不满,毁弃重来,直到满意方才题字、盖印。晚年他患上美尼尔症,手臂颤抖,已很难写字,但还要画,经常是积攒几张画后让我们来题字。李可染先生有“废画三千”的名言,体现了他创作的认真态度。以此算来,侯先生的“废画”又何止三千?
  侯先生为人谦逊、敦厚,又乐于助人。他的画广受欢迎,曾经有一段时期每日求画者不绝,甚至还有人慕名来信索画,他几乎很少推诿,都是 认认真真的完成。有时我们不得不劝阻,他则不以为然。他热心公益,当时一些重要的公益活动,诸如抢救国宝大熊猫、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北京亚运会、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等等,他都积极响应参加,捐赠画作。他还曾经不计报酬的为铁道部老年大学、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老干部局等讲课多年,颇受欢迎。当时,他在社会上已享有名声,社会活动曰多,但备课示范毫不敷衍怠慢。后来,他据此讲义编成《寿世画宝》,详述梅、兰、竹、菊、松的画法,成为老年入学习中国画的一本颇为流行的教材。
  
  艺术成就
  
  侯及名先生在绘画界是公认的多面手,山水、花鸟、人物诸画科均有很高的建树,书法、篆刻亦风格独特,功力不凡。他虽然没有留下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但从平时聆听他对画理的述说以及绘画实践,可一窥他的画论主张和美学追求。
  他在艺术上主张广收博取,天地造化皆为我师。他在绘画上的师从是开放性的,曾经师事的老师胡佩衡、邵逸轩、李鹤筹、徐燕孙,均为近现代开宗立派的大家。但他不拘于一家一派,而是广泛吸收各家画法为我所用,除了上述各家外,他学习、吸收的画家还有很多,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以及许多同时代的画家,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只要有所优长,均在学习之列,在艺术上没有门户之见。就是已“功成名就”形成自己风格的晚年,他仍在不断地学习、吸收,常见他尝试一些新的画法,说这是学习“某某”,而这“某某”既有当代名家,也有晚辈新秀。在他眼里,艺术是不以名声论高下的。所以,观他的画你很难说出属于哪家哪派,但又绝不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他已经把前人的营养经过咀嚼消化吸收了,笔墨间洋溢着自家的意趣。
  与许多传统的中国画家一样,他早年在摹古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对宋元人的院体花鸟一路最为垂青,曾经临抚了大量作品,如《黄筌写生珍禽图》《崔白寒雀图》《赵子昂幽篁戴胜图》《林良灌木集禽图》等,形神兼备,颇得原作神韵。这为他的花鸟画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后来的写意花鸟,用笔简练、传神,寥寥数笔形神毕现,无疑得益于早年扎实的“童子功”。
  纵观他60余年绘画道路,在画法风格以及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面貌,概括来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中以前为早期,主要为花鸟和人物画创作,以工笔为主,工写结合,题材主要为写生花鸟和历史人物。花鸟画受宋元院体及李鹤筹影响,或摹古,或写生,工笔细致,画风典雅。除上述临摹古人之作外,《荷塘秋色图》《国色天香图》《白菊图》等也是代表作品。《荷塘秋色图》描绘早秋荷塘景色,设色淡雅,无论是零落的败叶,还是伫立的小鸟,均刻画得细腻而生动,反映了院体花鸟重视写生的特点,体现了他在学习和继承传统上的不遗余力。人物画除继承传统外,亦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50年代,受前苏联美术影响,中国美术界提出改造国画,提倡素描、写生等画法。他虽然早年受的是传统画法的训练,也开始学习一些西洋画法,如素描、写生、水彩等,因而这时期的人物画具有中西画法结合的特点。如历史人物画《司马迁像》,基本上属于传统的工笔一路,但也加入了一些西画的表现方式,如画面体现出明确的透视关系,面部、手等以色彩渲染作明暗处理,具有写实效果;而衣纹、服饰则完全以白描线条勾写,凸显笔墨特点,体现了中国画的写意性。两种画法结合颇为和谐,完全没有生硬、勉强之处,繁简、虚实相映,体现了他运用技法的自如。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他进入了创作的盛期。在前期技法、素材上所做的大量准备,这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工作的关系,这期间他走访了全国许多的名山大川,积累下大量的写生素材。最为突出的是山水画的创作,将写生与创作结合,留下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又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作品。这也是他与同时代画家共有的特点。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评判一个艺术家和他的风格特点,无不要将其放在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考量,从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到毛泽东的“文艺为王农兵服务”,都反映的是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代表作品《祥谦公社》《鼓山胜迹》《太行朝霞》《关山万里图》等,都是在实地写生的基础上创作的,有再现,有取舍,有借景,有创造,运用的是传统的山水技法,表现的是当代风光,你可以从中看到宋元名家乃至清代四王的笔法,但又分明是状写胸襟、讴歌时代之作。《祥谦公社》是以传統小青绿画法表现当代新风貌的典型之作,反映的是闽东的新农村景象,远山葱茏,田合掩映,江水蜿蜒,一片片稻田预示着繁荣丰收,运输船队穿梭繁忙,高压电缆飞架山间。画面没有图解“大跃进”的热烈,抒发的也不是古人“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的卧游之情,而是以抒情的笔调为新时代由衷地唱着赞歌。《关山万里图》大部画于六七十年代,有数幅最后完成于1990年,前后达30余年。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数十幅汇成一长卷,发挥了他精于文史、长于写生的特点,每一段或诗,或题记,在写生的基础上融入创作,将万里长城及沿途风光融入山水长卷,首次表现长城以及现代风物,在中国画创作中可算是一次创举,是他中年山水画的代表作。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观后,以80高龄写下了数千言的长跋,赞叹称绝,并详述长城历史渊源,考据翔实,是最早的关于古代长城研究的论文之一,加之书法精妙,与是图可称“三绝”。
  80年代以后,侯及名先生在创作上亦进入成熟并形成鲜明个人风格的时期,在山水、花鸟、人物画创作上全面开花,而深厚的传统功底成为他尽情挥洒的保证。此时期,他更注重发挥中国画的写意性,表现笔墨韵味。在花鸟画题材上十分广泛,从传统的梅、兰、竹、菊、松,到各种花鸟、鱼虾,就是一些前人没有涉及的题材,他也能随手画来,表现出极深的笔墨功力。用笔泼辣,造型概括、简练,不拘于形,突出笔墨情趣。齐白石老人在论述中国画“形…‘意”关系时有句精妙的总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期世”。侯先生用他的作品对此做了形象的注解,笔下的花草、鸟虫,已不拘于枝叶、羽翼的逼似,而是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品格、情操,不是反射似地描摹,而是状写,是石涛所谓的“不似之似”。同样,他这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虽然多以真山、真水为范本,但创造多于表现,画出的是他心中的山水,《石林胜景》《庐山四景图》《龙门石窟》《云冈大佛》等,可为代表。人物画还是遵循着他一如既往的为历史人物塑像的传统,但在表现形式上,更多的专注于笔墨。也许是晚年心态趋于平和,这时期的人物如《布袋和尚》、《钟馗》等,均是一副憨态可掬的形象。
  侯先生在老一辈国画家中是学历最高者之一,由于深厚的学识和素养,造就了他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艺术特色,在传统上他扎实、厚重,在创新上他善于发展而不怪异,在动辄就以出新、创造为大旗的各种画风、画派良莠充斥的今天,他的这种严谨的艺术精神就更显得珍贵。
  
  名号考证
  
  90年代初,《北京日报》的记者采访侯先生,被老先生谦逊的性格所感动,写下一篇题为《羞于言已的老前辈》的专访。侯先生一生谦虚谨慎,言行低调,少事宣传,但他的作品在生前、身后都广受欢迎,在他逝世多年后仍是如此。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大量的有关侯先生的生平介绍中,存在着许多讹误。侯先生生前对此并不在意,他只在意在艺术上如何再前进,但作为家属的我们有义务给予澄清。
  侯及名,生于1920年,逝于2003年5月26日,享年83岁。他一生作画除署本名外,多署名号,最为众所知的是“友墨”、“云谷”,现存的大部分作品均署此名。特别是“友墨”,从现存资料考察,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1993年的20年间,他的绘画作品大部分署此号,因而许多人只知此号。从1993年起,他改署“云谷”,直到逝世。此外,他还用过巨石、惠园、留园、澹园、蓟园、石林翁等号,多为偶然用之。“巨石”是迄今所知他最早使用的号,大概在四五十年代。他的画斋名亦有多个。他1940年定居北京,四十余年间曾在宣武门、德内大街、成贤街、东便门、索家坟等多处居住,于是,就有了丹青书屋、开卷楼、缘竹盒、本草堂、蓟门草堂、海淀居等多个斋名。
  有人说,侯先生经常改名,影响了他的知名度。但我们以为,他在不同时期不断改变的名号,正体现了他在艺术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出新的努力,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其他文献
近十来年,中国油画艺术迅速发展,市场异常火爆。但在繁荣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油画的保护与修复。这项工作完全落后于中国油画的发展速度,如果不加以重视,中国油画将走向自我毁灭和有病无医、有医无药的尴尬现状。油画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目前在中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修复理念和修复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修复市场更是鱼龙混杂,使油画修复工作在发展的初期就有被歪曲的意味。  油画是由画层、画
期刊
2月21日,鉴古堂东京日本桥店开业。日本桥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品集散中心,店铺林立,客商云集.事业扩展了,藤文浩也更忙了,上海、北京、东京来回飞。  与藤文浩洽谈艺术品投资的银行、基金与日俱增。他敏感地意识到,目前市场出现了较明显的现象,即从个体的投资收藏,转变为资本投资。对于象牙雕刻近一两年行情突起,藤文浩并不吃惊,“象牙雕刻价格的增长潮流是伴随着翡翠、琥珀、珊瑚、犀角等珍稀材质艺术品一并而起的。”
期刊
兴起于清代后期的象牙浅刻艺术,是牙雕艺苑中一朵清丽绝俗的奇葩。浅刻是牙雕中久有的技法,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器上已见运用,唐代牙雕中著名的“拨镂”工艺,也是在茜色的象牙器上浅刻花纹。明末清初之间,在象牙笔筒上镌刻具有版画风格的阴文线刻书画,也是当时的一种典型风格。清代的牙雕,一向被认为分做南北二派,北派以北京民间与清官造办处牙雕作坊为代表,南派即广东牙雕,二派均以立体制作为主。具有文
期刊
去年秋拍,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的“宽以居藏文房珍玩”象牙雕刻专场无论是总成交价,还是单件成交价,均创造了中国市场的纪录——69件作品成交91.3%,总成交价6628万元,明代象牙雕刻观音像拍出1792万元,成为中国市场单件象牙雕刻刻交易的最高价。今年6月,古天一再推第二场宽以居藏文房珍玩专拍。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该公司专家孙皖平,请他介绍一下当前象牙雕刻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前景。  孙皖平指出,珍贵稀有
期刊
北京古玩城有几家专门经营猛犸牙雕刻艺术品的店铺。在一层并不显要的位置,有家名为艺兴猛犸雕刻的店铺。老板刘振生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这一点与其他经营古玩的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刘振生走上经营猛犸象牙这条路,或许与曾在北京象牙厂工作的哥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  猛犸学名Mammuthu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哺乳动物之一,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纪大冰川时期,距今300万年—
期刊
乾隆六十年(1795年),86岁高龄,已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宣布传位于已被秘密建立皇储的时年已35岁的皇十五子颐琰,改元嘉庆,定翌年为嘉庆元年。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在太和殿前举行了盛大的禅位典礼。然而,实际上,从授受大典过后,直至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辞世,这3年多的时间堪称乾隆皇帝以太上皇的名义实行执政60年后的新的训政时期。事实证明,这种训政除了礼仪上的某些差别,以及其身
期刊
在北京古玩城,那一间间不经意路过的店铺中,也许就有古玩行里的“大人物”。凌琅阁主人林少杰即是一例。  林少杰是业内颇具知名度的经纪人,外国古董商们熟知的Michael。凌琅阁经营的范围主要以竹木牙角等杂项文玩为主。在象牙收藏领域,林少杰可谓是国内外的佼佼者。林少杰缘何有这样绝对的话语权?或许正是因为他已经与这些精美古朴的象牙雕刻打了30余年的交道。  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福建晋江的林少杰,就学时正
期刊
古代玉印具有佩饰和凭信的双重功能,也是佩印者地位和财富的体现。到了汉代,玉印成为流行时尚,精美程度达到了鼎盛。自明代文人篆刻入印以来,到清代乾隆时期,文人治印之风大为时尚,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在此基础上壮大起来的玉印文化在清代文人思潮的推波助澜下,达到了足可与两汉玉印章相媲美的焕然一新的艺术境界,从而形成了华夏玉印史上自两汉以来玉印文化的第二次空前繁荣局面。一时间,从皇室到民间,不论达官显贵、文人
期刊
中国嘉德是内地象牙雕刻最重要的交易平台之一,无论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均居内地首位。自1994年首场瓷杂专场拍卖至今,象牙雕刻就是每场拍卖都有的品种。该公司历年的象牙雕刻拍卖,基本反映了内地的交易行情。  据雅昌艺术网数据,中国嘉德自1994年11月至2011年3月,上拍象牙制品(包括使用了象牙的工艺品)约2316件,成交1884件,成交率81%,总成交额约7522.02万元。按年代搜索可知,成
期刊
象牙作为美观的天然材料,早在上古时期即为先民所爱重,从而施以雕琢刻镂,寄托审美的情趣,用来装饰生活、供奉神灵、标志阶级。这些牙雕工艺品作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载体,无论在那个国家或民族,初无二致。由于象牙具有财富和身份标识的属性,作为一种被上层统治者所占有的贵重物质资料,很早就发展出成熟的加工工艺,用于制作奢华的实用品和装饰品。先秦古籍《周礼》中谈到:“以九职任万氏……五日百工,饬化八材”。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