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从<出山>的評論談起》一文的不同意見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自从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赵天同志《从<出山>的评论谈起》一文以后,编辑部收到较多的来稿,对该文表示了相同或不同的意见。现在,我们将这部分来稿作一综述,以供读者参考。来稿中与赵天同志文章基本相同的意见,为节省篇幅,就不再重复叙述。大部分来稿都认为,赵天同志提出应该慎重地鉴别现实生活和文艺作品中新旧思想的道
其他文献
<正> 听了几位比我年青的同志的发言,被他们思辨的才华与智慧的风貌,深深地吸引了。我自惭弗如。要好好地向青年同志学习。我感到,对某些有争议的作品,如《聚会》、《在同一地平线上》,自己的看法与有些青年同志是有差异的。当然,我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正如有同志认为,这类作品也是青年题材整个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时间延续性来看,这类作品的出现,已经成为可以留传下去的、阅读和研究的对象,成
<正>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我们作个无神论者,不要信神信鬼、疑神疑鬼。但是,我们的一些作品却在搞造神,而且步步升级,到了“四人帮”的治下,文学几乎变成了神学。信神信教本来就是一种愚昧。在漫长的
<正> 我们的文学家,正在满腔热情地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塑像。在这方面,能够迅速、及时反映生活的报告文学,又一次首先获得了成功。陆柱国同志的《好孩子》(载《边疆文艺》一九七九年第六期)就是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如果要问:这些作品在塑造人物上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贵的经验?我想用三个字来概括:新、真、亲。何为新?就是人物的精神面貌新。打开这些作品,你会感到一股青春的气息迎面扑来;你会看到一批生龙活虎般的英雄儿女站在面前。他们多是十几、二十几岁的青年,
<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国庆30周年之际,银幕上也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随着思想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的深入开展,电影的生产力正开始获得解放。今年国庆上映的一批新片,尽管数量还不够多,艺术质量也不是尽善尽美,仅就其恢复了元气、恢复了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恢复了艺术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个主要特色来看,确实取得了高过人们予期的成绩。电影创作初步扭转了落后、贫困、被动的局面,显示了重新勃发的艺术生命的活力和进一步走向繁荣的趋势,怎么能不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呢!欣喜之余,仅就这批新片在创作
<正> 《文学评论》1981年1期刊登了栾贵明同志《陈亮、陆游集拾遗》一文,文中辑录了陈亮、陆游的已佚的诗文,为研究陈陆二人提供了新的资料,这种辑佚工作是很有益的。唯文中所收《故宋朝奉大夫主管仙都观陈公墓表》实非陈亮的作品,墓表称“公姓陈,讳沂……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享年八十……公以绍定四年七月卒。”绍定四年即公元1231年。陈亮卒于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比陈沂早死三十多年,怎么可能为陈沂作墓表呢?
<正>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了。亚洲文学史研究中最吸引入的题目莫过于考察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深刻的决裂及其原因和意义。分析把两个时代截然分开的这种决裂还能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伴随这种决裂出现的许多现象的本质。关于这个题目,我以前的研究曾涉及较大的范围,如文学进程中作家所起作用的变化、对过去的遗产、即对文学传统的新态度,
<正> 教育的直接报酬是教育收益的一部分,它是由教育所带来的、直接的、可计量的个人报酬。尽管私人报酬应根据现在和将来从教育得到的满足来计量,但是,数据和概念上的疑难迫使研究人员仅仅从收入或工资方面来计量教育的私人报酬。
<正> 近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的效益问题引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愈来愈大的注意。这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首先是受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所决定的。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度熟练劳动者的比重提高了。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需要量的增加,引起了教育经费的激剧增长。目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经费已占国民总产值
<正> 编辑同志: 拜读贵刊一九六三年第四期郭绍虞先生《关于<文赋>的评价》一文后,获益匪浅,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以及《文赋》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郭先生的大作提出了很多新鲜有益的见解,这对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由于我们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在阅读过程中,有些论点还不甚了然,理解不透,因而产生了一些疑
<正> 在现代经济学中,消费和投资是非常熟悉的概念,因而,其含义通常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在凯因斯的收入决定论中,消费和投资作为家庭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经济部门的支出,其作用是与在国民收入核算时用以测算它们的方法完全相对应的。这有助于形成一种普遍接受的观念,即消费和投资是彼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