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测试摩擦因数

来源 :物理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jan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生活中易得的物品,利用智能手机设计了测试两物体之间静摩擦因数的实验.并探究了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正压力对静摩擦因数的影响.更进一步地,采用动力学方法测试了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析比较了同种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大小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实验室常规器材制作低成本欧姆表演示仪.此演示仪与教学例题结合使用,可达到理论与实验的契合,轻松突破本节重难点.此演示仪的表盘大,视觉效果好.通过制作低成本欧姆表演示仪,学生能够增强实验探究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了学生能进行分组实验,改进了伽利略斜面实验装置,利用不锈钢角度斜槽作为运动轨道,在斜槽末端焊接一个挡板固定器,斜槽上标出刻度.学生用电子秒表计时,验证不同物体从同一斜面下滑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且比值相同.而且斜面角度越大,比值越大.
结合网络调查问卷,详细统计和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师演示教具开发现状,并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具开发的建议.
结合教学实际,将物理学史融入大学物理教学,从史料的制作和推送、具体融入方法和学生小论文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说明了物理学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偶然符合法测量符合分辨时间的数据处理为例,对作图法、最小二乘法、奇异值分解的总体最小二乘法、顾及自变量和因变量误差的总体最小二乘法和正交总体最小二乘法5种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分析了其在物理科学研究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动生电动势可以从电磁感应的现象、微观产生机制、电源电动势的定义与能量转换和守恒观几个维度来分析推导,将涉及力学、能量、恒定电路、电磁学知识.由表及里,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深层次建构物理知识网络,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一步落实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
以”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为例,从生活实例引入,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经历”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的探究过程,最终形成结论,使学生经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
对于实验测量获得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像以往课堂那样直接给出肯定的结论,而是对实验得到的测量结果先进行分析,提出猜想,然后再从物理学功能关系的视角出发,由能量转化与守恒规律,理论推导得出与猜想一致的结果,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证与理论探究的科学发现过程.借鉴物理学家们科学研究的思路,既充分体现功能关系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又有利于学生从能量角度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整个探究和发现过程,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对物理规律的数学公式表达
用等效替换的物理思想深刻理解和直观快速解决一类典型刚体定轴转动问题,并推广至刚体平面运动的非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问题的标准解法是隔离物体做受力分析,列方程组然后求解.但标准解法步骤繁复容易出错,另外解的过程主要依靠数学推导求解方程组,不利于理解问题的物理本质和意义.而使用等效替换思想解决这类问题时,把直线运动和定轴转动的复合运动转化为求解单一直线运动问题,或者转化为求解单一定轴转动问题,再将整个系统看成一体求解,从而极大简化了求解过程,并帮助更直观深刻地理解问题的物理本质和物理意义.
基于一道福建高考题给出的轨迹图样展开联想,文章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推导,得出轨迹线方程,并采用C语言编程模拟,对参数进行不同取值,得出不同参数值下的轨迹图样,为教师和学生们解决配速法的题型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