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也能生机盎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面对新课改,新理念和新思维像一股春风为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也“动”了起来。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和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导致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无法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欲望和兴趣,也因此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生活的切入点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有时候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取舍,能让思想品德课更生动、精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教材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设置的内容联系国内外重大时政、社会热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构建、形成及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比如九年级教材第七课《学会合理消费》,在教学中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如“家庭电器的对比、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百姓生活十大变迁”, “十月黄金周旅游购物热潮”等,真实的教学内容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生活实际、家庭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引导他们思考“带来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等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社会巨变的原因,从而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合理的理才和消费观念。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已有资源,对已有的资源做切合实际的适当改变,有针对性地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材的利用率,而且也使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为学生的知行融合搭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二、巧建课堂和生活的桥梁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而且现阶段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大量吸收信息,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念新颖。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台海局势,提起伊拉克战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它内容。
  因此,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在今年的九年级课堂教学中,我大量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采用时事演讲、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模拟答记者问、时事专题讲座、时事点评等形式灵活地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如我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大;利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让学生理解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利用“西藏3·14打砸砍烧事件 ”和“两岸‘三通’的实现”使学生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利用“三鹿奶粉事件”和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引导学生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三、妙用教学媒体,优化课堂
  传统教学手段的贫乏性和单一性,致使思想品德这门本来应是内容最丰富、讲解最精彩、最能联系实际、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学科,变的刻板、枯燥、沉闷。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播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诗画、图表、佳作、音乐、录像、影视等,这些新鲜、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唤起美感,引起共鸣,陶冶身心,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变成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使“说教”这一名词从思想品德课中永远消失。
  如在讲述《树立科学发展观》一课时,我先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入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漫画“举不动”“垃圾包地球”、世界人口对比图等资料,以及材料“大自然的报复”,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明确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而树立环境保护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而在讲述《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这一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08年初的雨雪灾害”和“5·12汶川地震”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动人的场景: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各级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抗灾战斗和慰问受灾群众;各职能部门坚守岗位;新闻记者深入现场,及时报道;各族同胞自发组织捐钱、捐物,及时送到灾区,特别是播放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的讲话,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不屈的民族精神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四、创设教育情境,体验感悟生活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通过开展参观、访问、调查、交流、看电视、讲故事、听报告、开辩论会、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动学生发掘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表演,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知识、体验情感,体会学习乐趣。如在讲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职工下岗、贫富悬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同时在课堂上展示党的十八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讨论交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理解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一事实,认清社会发展的现状,自觉承担历史责任。
  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更清晰,要求更明确,内容设计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从课堂单调如一的枯燥乏味到精彩纷呈,生机盎然。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生活素材,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奏响生活的乐章,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所喜欢的课程,让思想品德教育在欢乐愉快中收成丰硕。
其他文献
基于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出现的不合理现状及对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状况的分析,我认为传统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够高效带动班级管理,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发展的现状、整个社会发展,家庭发展的现状。我根据这几年班主任管理的经验对新时期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了如下探索:  一、充分重视尊重、平等教育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尊重。这说明,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学
期刊
摘 要: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学习状态、心理状态、思想状态等由于还保留小学时的水平,因此往往不能及时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初中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不管从心理上还是心理上。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应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一新生的班级管理做出详细规划,从初中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及良好学习习惯,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关注与关怀,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环境,得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接壤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周围民情十分复杂,既没有城市秩序井然、文化厚重,也没有农村的传统淳朴、憨厚忠直。其主要表现为:人际较淡,私心较重,赌风较盛,物利心强,关心挣钱大于关心教育,对儿女的教育责任常常推给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过程、思想表现、品质问题疏于过问。  一、城乡结合地区的学生表现  1.责任感和价值感的丧失。没有集体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看不到读书的价值,不少
期刊
我是一位普通初中生物教师,已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对于管理班级我感觉,所教科目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需要责任、良心和付出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一、防患于未然,是我的工作原则  每接手一批学生,我都要仔细观察和认真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特殊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爱。今年新生入学后,我们班级有这样一个女生,作业经常完不成,每天放学时都有几个头发染成黄色或红色的社会成年来拉扯她,班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就像荷叶上的露珠,他们是美丽可爱的,但又是十分脆弱的。我们要像保护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用我们诚挚的爱,宽容的心给学生营造温暖、自由、快乐的班级氛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生活,在我们的眼中不应该有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区别,只是他们的特长、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只要
期刊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而巧妙的应用心理效应于班级管理中,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管理艺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学原理,激发整个班级健康向上与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调动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变被动为主动,共同创造与维护良好的班级环境。  笔者作为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心
期刊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的核心,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听从我们的教诲。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优质高效的教学班集体呢?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所以,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尤其注重细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接下来,我将从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以及工作心得几方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注重细节——精心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期刊
摘 要:努力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因为,我深深明白,家长会是班主任的一把金钥匙,班主任要拿好,用好。家长会开好了,家校才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合力,推动班级工作全面发展;家长会开好了,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德才兼备的大道上茁壮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 家长会 家校合作  班主任,承担着一班学生全面发展之重任。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取决于学校、家庭产生的合力。因为,学生的进步与家长的努力、付出有很大关系,学生的发展
期刊
暑假学习时,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在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深刻认识到只要怀着一颗真心去细细解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以大手拉小手,以童心换同心,孩子们也会用纯洁的心灵给予热烈的回馈。有了这样的信念,我的心塌实了许多。  分班之后,熟悉情况的老师就告诉我,你们班的张帆表现挺差的,经常打架,与同学不团结,是个特难管的小家伙。我的心立刻揪了起来,这么难缠,可怎么
期刊
我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我也呆在学校里最苦的岗位上。谈到班主任工作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曾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曾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班主任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学生的问题真是层出不穷,有时真让人焦头烂额,有时又觉心力交瘁。在纷繁复杂的大小事务中,班主任的我实实在在地工作,可有些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就难啊,尤其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更是不好做啊!不好做那也要做啊“被逼”之下只好变变自己的策略想想“绝招
期刊